APP下载

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有效途径

2018-07-27胡云峰陈皖芬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纪委高校

胡云峰 陈皖芬

摘要:本文就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纪委;同级监督;改进途径

同级监督在党政负责人监督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转变传统的监督模式,将事后监督转变成事前监督、阶段性监督变成全过程监督、突变性监督变成经常性监督,转变了因为上级监督而导致的滞后性,对监督工作起到重要意义。但是,现在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有“虚监”、“漏监”等情况的发生,只有去除存在的弊端才能更好的完成监督工作。

一、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存在的问题

(一)党内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纪委监督体制中,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只是进行业务工作上的领导,对于人、财、物都是通过同级党委来进行管理执行的,不利于纪检工作的展开。这种体制的存在决定了纪检干部在进行检查监督时,对案件查处等工作的开展缺乏独立的权限,甚至还要看领导的态度来决定,检查监督工作容易陷入被动与受牵制的状态,监督功能难以真正的发挥出来。

(二)监督工作缺乏独立性

高校纪委是党内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同级党委领导工作具有一定制约性,大多都处在依附的地位,缺乏独立性,监督工作难以顺利展开。高校纪委监督缺乏独立性就会导致纪委监督受制于党委的行政权,学校监察、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监管、纪检干部的配备、调动以及任免等都是同级党委意见起主导作用,对于人员编制、工作生活待遇以及相关经费等则全是由同级党委行政来决定的。纪委虽然作为党内的监督执法机构,但是工作必须要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来开展,在进行惩处时,有些案件会涉及到党委成员之间的“关系网”,“官官相护”的现象比较普遍,案件查处过程比较艰难。这在一定基础上就决定了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工作中的难度,其中以监督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压力最大,不利于监督工作的开展。

(三)主动性受制约

纪委在进行监督工作时,如果得不到同级党委的认可与支持,那么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一是纪委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机会少,也没有稳定的培训经费保障,导致纪检干部能力提升不足,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局面往往束手无策;二是职责定位比较空泛,二级学院纪检干部配置基本上是兼职,纪委触角延伸不足,在日常工作中难以突出重点,常常出现人少事杂现象,导致干部工作缺乏成就感;三是心理疏通渠道不畅,纪委干部工作繁重不能向组织叫苦,任务艰巨不能向组织叫难,经费不足不能向组织开口,只能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四是学习教育活动经费紧缺,长期以往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有效途径

(一)确保纪委独立性,增强权威性

传统的监督体制就是“双重领导”,高校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两方面的同时领导,但实际上,现在高校纪委主要还是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凡是涉及到人员的任用、调动、干部提拔和经费等方面,都是由同级党委来决定。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工作体制,解除高校纪委监督工作中受到的束缚,还原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才能更好的进行同级党委监督。一是上级纪委领导变成垂直领导,在对人、物、财等方面进行具体化、制度化管理,使纪检部门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增强自身的独立性、权威性,这样减少各方面受到的约束,进而认真负责的履行监督职责;二是要将纪检部门权力合理化下放,扩大其具有的立案权、同意权以及处分权。明确党内规章制度,确定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履行的职责,将职、责、权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党纪政纪要求下,对违反党纪政纪的有关干部进行查处,以解决职责与权力不能统一的矛盾;三是要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合法监督权力,确定工作人员的调动、奖励、任免以及薪酬各种福利都不能受监督客体的影响,改变以往受制约的情况,解除其存在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对同级党委行政班子进行监督。

(二)调动同级监督主体主观能动性

高校监督工作的实施主体是人,同级纪委是同级监督行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监督工作的成功与否主要就是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现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主观方面来讲就是对同级党委监督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实施有效的监督。对于怎样增强同级监督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可以进行教育激励,努力提高同级纪委监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增强他们积极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以及较真意识,激发他们的强烈责任心以及坚定的事业心,树立坚定的工作目标,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二是任用激励,在对于纪委监督工作人员的任用时,要选择有强烈正义感、不畏惧强权、敢于硬碰硬的同志来任纪委的领导职位。同时,上级纪委和党委也要对敢于依法监督的同志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让符合同级监督整体价值的行为和人员都可以在精神或者物质上得到激励,形成与荣誉、物质、晋升系统相联系的驱动机制,营造更好的监督工作氛围;三是责任激励,要加大同级纪委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实施有效监督的责任,对于因为监督不力而发生违法违纪的案件要实行连带责任,要在工作内部形成强大的工作压力,致使更有效的推动同级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大同级监督约束力

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工作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力,没有处罚,那就只能是软弱无力的监督,因此必须要加强同级监督的约束力,必须要实行严格责任追究。一是要合理界定同级纪委双重领导体制的权责,加强同级纪委的独立性,进一步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对同级监督工作中的手段以及职能权限进行合理、系统、整体的配置,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使其具有对同级纪律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审计监督的整体协调、综合运用功能;三是要建立具有监督程度的机制,程序的建立需要存在一定的“度”,在超过这个临界值就可以启动这个程序,例如民主测评不合格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加强同级监督工作的约束力。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脚步的逐渐推进,政府也加大了对高校财务资金风险、校区建设等方面反腐倡廉的管理力度。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贯彻落实监督工作,促进廉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启浪.钟美珠.高校纪委監督同级党委的弊端分析.[J].管理观察.2009(3)

[2] 姚峥.周东旭.“同级监督”步履艰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1)

猜你喜欢

纪委高校
重建纪委和检查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衔接机制
关于如何完善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探究
抓好三项工作扛起纪律大旗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