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2018-07-27杨伏兰
杨伏兰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必经的跨越之路,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引人深思,教师的困惑、家长的焦虑、幼儿的不适应如何消除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幼儿、小学、家庭、幼儿园四位一体共同努力解决。
一、做好幼小衔接断层问题
(一)创建新的社会关系
幼儿的人际关系会随着新的环境而改变,产生新一轮的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幼儿在入小学后,前往陌生的小学环境,重新建立新一轮的人际关系,认识新老师,结交新朋友。在新环境,需要家长引导和幼儿自我适应能力调节,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幼儿即将离园时刻,家长要做好幼儿的准备工作,用谈话、聊天等方式,引導幼儿去认识幼儿园老师与小学老师不同之处,为断层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家园同步引导一些孩子前往同一所小学,用结伴抱团的方式改变他们进入小学前的焦虑。让幼儿园毕业后还能在一起的孩子们携手共进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意识,营造“自豪的小学生”氛围。
(二)教学方式的呈现需要多重讲解
幼儿教育是以一日活动方式贯穿幼儿教育课程,采用游戏等途径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直接形象的学习经验。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师要以引导幼儿感知、思考、表达和创造,让幼儿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
与小学积极配合,开展以“参观小学” “模拟小学上课的活动”等实践探知活动,进行适应小学学习方式的调整,做好幼儿的前期心理工作,培养幼儿规范正确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和书写能力。通过创设小学教育生活性的“我是小学生”等活动帮助大班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充实感性的学习经验,在自觉学习的氛围中养成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其认真学习的品质能力,以饱满的情绪情感踏入小学生活。
(三)行为规范从小抓起
幼儿自启蒙阶段就对常规教育及行为规范约束得较为严格,约束方式都是幼儿教师督导讲述。而小学教师采用的是幼儿自我约束去管理自己,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重新认识自己,以客观的方式进行遵守行为、集体规范意识。而怎么将幼儿的行为规范进行一个较好的过渡,家长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衔接教育。用支持者和监督者的身份,设置符合小学生活的学习课程安排表。用能够“坐满35分钟”“自己整理小书包”等规定,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做到上课能认真听讲,不开小差,课后能按时按量完成家庭作业,对自己的文具书包能够自己整理等。其次,用倾听、谈话的方式多和孩子谈论小学的模样,消除孩子内心的顾虑与担忧。
二、幼小衔接家园共育
(一)幼儿园需要怎么做?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借助专家专业水平和直观形象的案例,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究竟衔接的是什么?例如,明白幼儿园与小学的第一差别在于学习环境差异;其次,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制度不一样等。
(二)家长需要做的有哪些?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家长时刻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保留幼儿对事物的新奇感和求知欲。要以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多交朋友”“陪孩子读书聊天”等方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学习。在制度中提高规则意识及遵守规则的能力,初步养成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大多数家长都会在孩子进入小学的这个学前中,对孩子期望较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优秀,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将幼儿期的自由、活泼的性格抹杀,让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孩子厌学、惧学。
(三)幼儿教师应该做什么?与家长及时进行交流,教师需要将课程如小学时间段进行改革。例如尝试以一节课45分钟时间上课,让幼儿意识到进入小学后,必须要上满45分钟课,不能随意下位上厕所,必须在重要的时间段解决如厕、喝水等问题;让幼儿意识到课间十分钟的宝贵,促使幼儿在独立和自主性的教学中提升有意注意和学习的持久力,在有始有终的学习时间中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其次,教给幼儿较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技巧,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会用协商、轮换、合作的方式尝试解决内部矛盾,在愉悦、轻松的社交环境中掌握遵守群体生活规则要点。
(四)小学教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幼儿园教师的鼓励和家长的陪伴下,幼儿入小学不是件难事。但仍建议,小学教师不要用学习成绩和各项试卷去评判幼儿的好坏,应该采用具体形象有趣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用趣味性和灵活性强的教学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要让刚入小学的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养成较好的习惯,用温馨的笑脸和适应小学的环境来相迎新生,这样便能顺利地实现幼小衔接。
总之,在幼儿园、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幼儿会在科学、正确的幼小衔接中适应小学生活,达到幼小衔接工作的真正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仁县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