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27周拥军
周拥军
随着新课标的应用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今已被许多教师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但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研究、分析和改进,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研究解决的措施,以真正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太注重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将学生简单地分为几个小组,只注重形式上的分组,而不考虑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要避免让小组合作学习停留于形式上,而要关注更多深层次的问题,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当前,很多教师都只是被动地在班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形式,而没有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讨论,以让他们的观点碰撞,迸出思维火花。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引发了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乃至数学的反感,从而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只注重形式,并没有将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这两者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生的参与情况不均衡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且每个学生都不一样,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的都各不相同。而很多教师却经常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比如,虽然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成为听众,导致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难获益,甚至不如听课的效果好。而且很多教师缺乏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导致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通常教师认为好学生就能代表整个小组,只重视好学生的表现,却忽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由于小学生本身控制力不强,经常出现几个学生同时开小差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措施
(一)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注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化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保证班级学生的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最大的收获。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换他们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改进评价方式和手段。比如,在讲解射线的定义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什么是射线,并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情况下,学生并不能积极参与到真正的合作交流讨论中。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较弱,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是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让学生学会思考与合作交流。其次,要引导学生大膽发表自身的观点和见解。讨论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在热烈而有效的讨论交流中既能激活思维,又能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一些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让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并积极投身其中。
(三)指导合作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不断优化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将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积极应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措施,比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模型,然后让学生思考有关圆柱或圆锥的物体以及相关的特点,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思考、合作、讨论、交流中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横峰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