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及构成

2018-07-27王冬梅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构成服务体系

王冬梅

摘要: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能够提高国民素质。近些年来,我国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我国公共事业也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鉴于此,本文对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及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征;构成

一、文博事业的特点

文博事业的特点主要有:人自身的特性、服务性、公益性、教育性及民生性等。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博事业的主导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够通过发展文博事业,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挥文博事业对大众的重要引导作用。文博事业作为一项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包含人的本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等特性。政治文化思想来源于生活,具有个体性,思想的完美碰撞能激发文博事业的新活力,促使文博事业生活化、民族化。文博事业本质上是服务事业,所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博事业是以群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本质具有公益性,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及文化诉求。通过融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文博事业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从而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文博事业的管理应当以民生为基础,不断对其进行改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文化博物馆为人民群众免费开放,使其走进博物馆,了解民族文化。随着文博服务不断深入基层,文博事业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服务于民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二、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分析

(一)受众的平等性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通过公共服务创新来提高国家软实力,充分利用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断打造中国文化品牌。保障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受众平等性是其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就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公共服务功能,每个人在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前都是平等的个体。平等性也包含着受众偏好的平等性,也就是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

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与发展必须是一种有感情的文化服务,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生的,必须要时刻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偏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公共服务。

三、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能够提高国民素质。近些年来,我国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我国公共事业也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与构成要素,只有充分了解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内容,才能够不断谋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效益。

(一)财政投入机制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的随意性较大,缺乏长远目标规划和有效的考核和约束机制。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经费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逐步达到不低于财政总支出1%的水平,但在不同地区之间仍有较大差异,建议通过立法予以保障。同时,积极探索将财政投入以直接拨款为主转为购买服务、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以奖代补、设立基金等的多种方式,更为灵活、高效地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

(二)服务职能体系

服务职能体系主要包括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条件、服务评价六个层次。第一,服务主体是指公共服务供给方,主要包含法定义务主体和自愿义务主体;第二,服务客体是指公共服务的需求方,也就是受众全体,主要是指中国国民;第三,服务形式主要是指非排他、非盈利、非竞争的服务形式,向全体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贯彻公益性原则;第四,服务内容主要是指不断升级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硬件设备、加强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拓宽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范围;第五,服务条件是指实现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主体,也就是相应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这些都是实现公共服务的必然条件;第六,服务评价是指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切实将公共服务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实现与时俱进发展,充分结合社会群众和上级部门的建议与意见,从而推动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朝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三)管理职能体系

从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职能分析,其主要包含公共教育、文化建设、信息、政策、资金服务、文物咨询与鉴定等。第一,文化建设服务主要是指通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从而丰富人民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第二,公共教育是指针对不同受众全体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包含国民教育、校园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公共培训;第三,文物鉴定与咨询是指提高各种文物鉴定的精准性与科学性,这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各种文物的了解,并倡导人民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第四,信息服务是指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来推广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不断丰富公共服务职能;第五,政策服务是指动员全体社会人民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鼓励社会资本与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公共服务事业;第六,资金服务是指采用支付维修保护费用、信息化建设、安全保护、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等资金来源与资金共同参与,也就是PPP构建形式。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需求也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些年来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与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相吻合。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实现文化宣传与推广,是提高我国国民文化的重要渠道。我国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创新,逐渐扩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范围与职能。但前提是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与构成,这样才能够找出创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张启春,李淑芳.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范围、标准和方式[J].江汉论坛,2014,(04):123-130

[2]马艳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07):137-144

[3]张永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4,(04):38-43

[4]馬云华,刘佳云,孙昱丹.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14,(10):123-131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构成服务体系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