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18-07-27周小红
周小红
一、带入情境,感悟师爱
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课文1~6小节,然后创设“捉蜻蜓——议蜻蜓” 这样的情境。
首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捉蜻蜓”的情境,问:“陶老师从村里走出来,看见了一群小朋友在捉蜻蜓,你们能想象和描述捉蜻蜓的情景吗?”让学生担当角色,成为课文中天真无邪的孩子,感受到捉蜻蜓的快乐和艰难。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此艰难地捉到蜻蜓,孩子们一定会视如珍宝不舍得放掉。如果是其他老师或许会疾言厉色地训斥,但陶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使学生迫切地希望阅读下面的文字,这一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为情境的延续做了铺垫。接着继续用语言描述推进情境,由“捉蜻蜓”到“议蜻蜓”。笔者说:“陶老师缓步走过来了,来到我们中间,他做了什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陶老师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慈爱”“抚摸”“拉着”“坐”,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谁慈爱地抚摸过你,结合日常观察、思考,凭借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陶老师和我们平等地坐在田边,那么亲切和蔼,把现场作为课堂,和教师拉家常似的交流。这种由课文联系生活的教学方法也正切合了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然后,引导孩子比较朗读陶老师的话:“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对比朗读,在情境中品味、理解语言,从而体会陶老师的循循善诱。最后,找出课文中表现孩子无拘无束和陶老师亲密无间的词语——“七嘴八舌”,并相机模拟这一情境,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并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整体感知这部分。
二、凭借情境,启迪心智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课文的7~10小节是重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创设了“说蜻蜓”的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突破重点。
讨论合作,完成表格。出示这张表格,在情境中进行语言描述:陶老师最爱孩子,也最懂教育,他不会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让孩子放飞蜻蜓,而是引导他们继续观察,深入了解蜻蜓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认真听听陶老师是怎么说蜻蜓的。接着播放7~10小节的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寻找答案。汇报交流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補充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形象、深入地了解蜻蜓的知识。
自主探究,引导质疑。 在初步了解了蜻蜓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如“‘据说是什么意思?”“蜻蜓为什么吃尾巴?” “陶老师话语最后的省略号省掉蜻蜓的哪些知识?”组织学生结合课前了解的资料,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实现学习互补,学会自主探究,体会陶行知教育的严谨态度。
凭借情境,担当角色。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贴近,“担当角色”这种形式能让学生深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于是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扮演陶老师,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孩子,结合课内外所学到的知识向笔者介绍蜻蜓。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肯定和引导,由于学生的角色转换,他们思维活跃,不但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蜻蜓的深入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喜爱蜻蜓的情感,感受到陶先生教育的艺术。在情境中,把思想的引领与语言的训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涵咏词句,自读自悟。最后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词语,如“取过”“高高举起”,体会陶老师这样的动作就是为了把蜻蜓的美让我们看得真切。“小心地翻过”则是表现出陶老师对生命的爱护。
三、拓展情境,放飞想象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说,“想象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想象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嫩芽。要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发展他们的想象便是一把金钥匙。”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时,创设出“放蜻蜓”的情境,这样问学生:“陶老师用怎样的语气提出要求的?”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商量的口吻”,读出“商量”的语气。再通过“还给”一词感受陶老师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接着,让学生放飞蜻蜓,并根据一组蜻蜓飞行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看到飞行的蜻蜓,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在这里紧紧抓住想象这把金钥匙,给学生提供一个练习说话的舞台,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从表现陶先生一系列动作的词语中让学生感受先生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陶先生的娓娓而谈的讲解中感受他知识的渊博,并联系课外阅读中陶先生的其他故事,如《四块糖的故事》《拆表的故事》等,感受到他育人的艺术,由此想到了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陶先生的教育方法正体现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魅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