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2018-07-27陈敏敏
陈敏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如同一塘死水,教师是课堂的统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关系对立紧张,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资源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机械,学生学到的是死的知识,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得不到保证,学生的成长必然是畸形的。因此,教师务必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品德素养的源泉永久新鲜灵动。
一、精创柔活的教学氛围,激活师生情感
柔和而生动的教学氛围是激活师生情感的基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柔活氛围的前提,只有这样,师生才会关系和谐,平等对话,友好互动,师生之间才会实现情感的交流,学生的情感才能得以提升。创建柔活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倾听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柔活的教学氛围需要生活气息,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趣味情境,用真实的生活情景来激活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 “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为了教育学生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乘车情境表演。在演一演中再现生活中的乘车场景,我和学生共同演绎情景剧,我当司机,学生做乘客,当汽车到站点时,我提醒乘客说:“先下后上,不要拥挤。”等候汽车的小乘客依次上下车,看到有一位老大爷上车,我连忙说道:“请给年纪大的乘客让个座。”小乘客们争着让座,弘扬了尊敬老人的美德。生活化的情境营造了柔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绽放活力。
智慧的教师善于建立通向学生情感世界的桥梁,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形成浓郁的教学氛围,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二、精选鲜活的教学资源,激活师生思想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鲜明的方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性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选用原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职业的敏感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选择教学资源,以有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我们要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以顺应社会发展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别于原先的品德课程,要使师生思想永不落伍、永葆新鲜,教师就要与时俱进,用鲜活的知识去充实学生的头脑。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
例如,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笔者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资源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结合当下实际,优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意义,懂得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与行动指南。在教学“秋游回来”一课中,笔者引入省文明委倡议的“八礼四仪”中的“观赏之礼”和“游览之礼”。在教学“家里来了客”一课中,笔者适度渗透“言谈之礼”与“待人之礼”内容,笔者相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八礼四仪”内容,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道德教育资源,充分浸润了学生思想,使他們的言行与时代同步,让教学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学生道德品质充盈生机。
三、精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活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采用单向灌输的讲授法,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效果自然低效。现代课堂呼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互动是课堂的生命力。”互动激活一池春水,让师生思维的湖面泛起涟漪,互动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互动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除了需要良好的情感氛围作为基础外,还要有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作为动力支撑。笔者精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活和助推师生积极互动。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师的首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设备进入课堂,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为师生互动“推波助澜”,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力四射。
例如,在教学“逛商场”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学好选购商品的知识,笔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商场视频,直观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兴趣,唤醒生活经验,将学生带入商场情景。电化教学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支撑,学生根据商场情景有感而发,畅谈购物经历,互相交流选购商品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购物能力,笔者还借助各种商品模型,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在模拟购物中笔者也加入学生的活动,与他们交流分享购物经验,提高购物能力,提升购物品质。多种手段的使用,让学习气氛变得浓郁,师生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灵动。
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活力,必须源源不断地向这一方塘中注入活水,使其永远保持流畅灵动。让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精创柔活的教学氛围,精选鲜活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教学手段,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永远绽放活力。(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