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审视角谈工程结算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措施

2018-07-27孙秀丽

价值工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解决措施

孙秀丽

摘要: 通过从宏观上探讨影响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一些风险因素,就此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达到了更好地发挥审计“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Abstract: Through discussing some risk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engineering settlement audit from macroscopic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better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audit "escorting".

关键词: 工程结算审计;审计风险;解决措施。

Key words: engineering settlement audit;audit risk;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7-0096-02

0 引言

近年来,党和政府的决策体现出了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在大时代背景下呈现出职责定位更高,审计范围更广的新特点。工程结算审计作为高校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规范工程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开展好工程结算审计也是保障审计监督及服务职能得以有效落实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作为从事高校工程审计工作的内审人员,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顺应大趋势,从宏观上总结反思制约审计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识别影响工程结算审计的风险因素,并敢于开拓创新,寻求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最优措施。

1 工程结算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1 信息不对称风险

目前,大部分高校工程审计人员配备少,很难长期派驻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审计,更多的是依据业务部门提交的建设资料以及询问方式进行审计判断。对于工程结算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议问题,如果结算时间与施工时间隔离比较久,又难以进行现场取证,只能由业务实施部门以及监理人员进行确认,但是依靠现场人员记忆及主观有选择性地描述就很难百分之百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导致制约审计人员做出客观的审计评价,审计工作质量和进度都得不到保证[1]。

1.2 审计方式风险

目前很多高校的审计部门,不论对大型建设项目还是小额修缮工程,全部按项目进行结算审计。通过调研交流发现,很多高校有新校区建设,同时学生宿舍、教学楼和食堂等原有建筑物限年已久,需要不断改造装修,工程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工程结算审计事项,即便是小额修缮工程,也要花费和大型建设项目一样的审计流程,除了对结算资料、送审工程量和价进行审核,还要组织开展看现场,召开结算对数协调会等,牵涉审计人员很多精力。基于此,若是工程审计人员,不论项目风险大小,眉毛胡子一把抓,则很难保证在基建工程这种高风险领域发挥出最优作用,影响审计效果。

1.3 审计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风险

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的一种工作状态是,按照上级及学校要求按部就班地被动开展工作,工作思维及工作理念落后,对于工作的主动思辨不足。实践中,经常遇到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结算审计项目上重复发生的情况。

例如结算审计过程中,不同的工程会反复出现因为资料不规范或是施工单位漏报等情况,而要补交资料的现象;也出现过因同一合同条款理解争议,而导致工程结算久久不能定案的情况。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善于总结问题,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在审计工作方法上有所调整。

1.4 外购服务风险

目前,审计队伍力量远小于审计监督全面覆盖的要求,特别是高校工程审计人员现状,很难支撑当前全过程审计的要求。很多高校委托社会审计资源来开展部分审计项目。但往往执行效果却差强人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部分咨询公司通过压低投标费率的方式中标,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成本因素没有配备足够资历的人员参与项目当中;另外咨询公司中标具有随机性,后续未必会继续中标招标单位的项目,导致工作过程中相互配合性及责任性都不强;其二,通过招标选择的咨询公司,其与施工单位串通的风险加大。另外,因社会服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视角不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审计人员主要注重和擅长工程计量计价审核等基础性技术工作,就资料做鉴证,缺乏监督意识。例如,只要是竣工图上有的或是業主签字确认的资料,社会审计组织一般都予以认可,对有无实质性内容欠考虑。而内部审计在关注上述事项同时,也要关注决策程序合法性、业务部门的现场管理缺陷等问题。

2 提高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解决措施

2.1 信息不对称风险解决措施

信息化是新常态下转变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效率的一个新驱动。面对当前繁重的审计任务,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及时掌握工程项目实时进展情况。可通过结合BIM技术,构筑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2],将每个工程项目从前期立项报建、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资料纳入信息系统,特别是重要事项、特殊节点、隐蔽工程、关键控制点等资料及时上传,实现实时信息共享,促使工程资料随工程实施进展整理成档,有效避免传统工作方式中工程档案资料不规范或丢失的问题。信息系统的构建会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但资料的搜集录入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高校可以借助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开展专业性实习项目,借学生之力进行资料的搜集上传。

另外也可以尝试开展跟踪审计月报,选取优秀学生,对每月施工现场完成的工程量清单内容、进度情况以及一些特殊事项,比如材料进场检验、隐蔽工程作业等进行拍照记录,保证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来源。通过实时跟进,拓宽了审计信息来源渠道,缓解审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对项目的全过程跟踪。

2.2 审计方式风险的解决措施

在人力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要切实真正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出最优作用,就不能只局限于按常规惯例来开展工作,要在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的方式上进行创新,根据不同需要安排不同形式的审计项目。

一是专项审计,对一定金额范围内的低风险项目,例如合同额50万元以下的工程,适当放权给业务实施部门,由其负责工程結算审核,内审部门则适时安排小额修缮工程专项审计,重点关注小额工程各阶段的经济管理活动,确保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内部控制审计、造价审计等重点。

二是重点项目结算审计,对于50万元以上的工程分别按项目进行结算审计,在扎实做好基础性审计工作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工作绩效,重点通过审核工程量和工程计价等来有效控制工程结算审计质量;通过建立在审工程的结算进展情况综合台账及单项工程分项台账,来积极推动结算审计进度;深度挖掘同类项目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更好地为业务部门提供改进意见。

2.3 审计方法风险的解决措施

对于影响结算质量和结算进度的争议问题,审计人员应及时记录,定期归类整理,分析原因,并向业务部门适时反馈,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例如对于施工单位在结算过程中随意补资料问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审计部门完成资料的签收手续后,施工单位再补送资料且增加送审金额的,按补送部分核定额的10%扣减工程款,用于支付结算审核咨询费”或是“结算过程中,对于增加工程造价的工程签证单等资料,有漏掉时施工方自己承担损失,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补交”等条款对这类问题进行控制,避免每次结算审计,都要被动地来处理诸如上述同类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审计人员不能只局限于发现问题,就审计论审计,而是要从完善制度层面分析总结发现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促进学校更健康地发展。

2.4 外购服务风险的解决措施

教育系统通过邀请招标等方式,整合一部分社会审计资源,选择一批规模大、信誉优的社会审计组织形成资源库,各高校共享。并在后续工作中,通过优胜劣汰逐步剥离那些力量薄弱、挂靠性质的单位,进而达到既节约了时间又保障了审计效果的双重作用[3]。审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专业性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并不能完全代表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要从整体上保证委托审计的质量,还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委托审计工作制度,明确好社会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并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审计结果,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对出现审计质量问题的,有相应处罚措施。另外,建立外购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审计项目结束后及时总结并吸取经验,确保后续外购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

3 结语

基建修缮工程类项目,特别是工程结算事项,一直都是高校的高风险领域,置身时代大潮流,作为从事工程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更应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审计工作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变化,新特点,及时主动总结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经验,研究现有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隐藏的风险,敢于大胆改革和创新,提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促使内部审计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斌.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24-25.

[2]陈宇.新时期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5):3-6.

[3]朱婵.我国政府公共工程审计现状及模式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3:36-38.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解决措施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