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排名四大知名榜单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2018-07-27毕鹤霞

高教探索 2018年5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指标体系

毕鹤霞

摘要:大学排名是评估高等教育投入、过程与产出质量的方式之一。研究选取国内四大知名排行榜指标设计进行比较,纵观中国四大知名大学排行榜评价体系沿革和特色各有侧重点。从指标设计数量来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属网大榜评价指标最多;三级指标则是中评榜数量最多。从高等教育三大职能来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均覆盖在四大排行榜指标设计中。从高校投入和过程指标来看,中评榜指标兼顾了高校师资力量、学生情况和声誉的替代性指标,全面诠释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关键词: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2017年1月24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发布。“双一流”建设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任务。

众所周知,大学排名是评估高等教育投入、过程与产出质量的方式之一。排名可以提供比较的信息并增进对高等教育的了解,它可以提供一种市场观点,以作为政府、认证机构以及评价机构有关评估工作的补充。大学评价对一所大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大学评价指标所体现的价值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同时,大学排行榜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引导学生择校、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内大学排名中,我国存在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网大榜、中国校友会、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10多个机构、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也有不少排行榜仅发布过一两次,未能延续。除了学术机构推出的排行榜之外,商业机构的排行榜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公众眼球。业界影响力较大的是武书连版中国大学排行榜(简称“武书连榜”),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简称“中评榜”)、校友会版中国大学排行榜(简称“校友会榜”)和网大版中国大学生源排行榜(简称“网大榜”)。由此可见,排名对大学科研教学水平提升、形象推广与其在与国际合作对象的行销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排行榜的三大基本要素是:评价指标合理、基础数据可靠可比、指标权重确定合理,这三个方面在社会学、经济学界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讨论和研究的空间。本研究基于上述基本要素,选取国内四大知名排行榜(武書连榜、中评榜、校友会榜、网大榜)进行比较研究。

一、国内外大学排名体系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大学排名研究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标准,以英文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针对相关大学在数据、报告、成就、声望等方面进行数量化评鉴,再通过加权后形成的排序。世界很多教育机构都有针对国内外大学、商学院或MBA的排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商业影响。当前几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分别为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THE世界大学排名、荷兰莱顿大学世界大学排名。

国内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研究排行榜单创建研革、排行榜演变特点、指标体系发展沿革,各有侧重点,其体系比较参见表1。

以综合实力为主的武书连综合榜,始于1997年,最先对大学分类进行排名。带有非主流色彩的武书连一流榜,着重高等教育的规模,以“规模制胜”,重在考量产出。

站在消费者视角,以高中生生源质量和大学生社会声誉为主的网大生源排行榜,始于1999年。

校友会榜基于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主要特色在于以质量指标、累计性指标为主,侧重从“校友成就”与“学术成就”对中国大学进行选优排序,体现贡献率与影响力,强调质量,更注重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它以衡量高校的人才与科学贡献能力为评价指标,从投入产出指标对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分层分类并衡量其综合竞争力,侧重从反映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端办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中评榜始于2004年,分类排名与专业排名并举,根据高校办学条件或自身条件将大学分为两个层次,即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按照高校科研竞争力可分为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医药类大学等八种类型,并对这些院校进行排序;此外,还依据大学所属地域的不同来对高校进行划分,实现同类比较,分类评价。中评榜从投入产出指标对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分层分类并衡量其综合竞争力,较之其他三个榜单更全面、具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给出了更精准的指标设计。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基本判断:第一,在现有研究中,普遍缺乏关于大学排名校际间微观理论框架。第二,在现有研究中,国内研究尚存不足,相关研究亦需补充高校调研样本和实证基础。第三,在现有研究中,国外研究可直接借鉴的成果不多,国内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待加强,且在已有研究中,缺乏针对大学排名校际间位差差异性比较的系统研究。

二、国内四大排行榜大学排名指标设计

根据历年四大排行榜各级指标的原始数量,针对历年四大榜单进行简单的比较,如表2 和图1所示。

从指标设计数量来看,一级指标属网大榜指标最多,为6项;二级指标依然是网大榜最多,为19项;三级指标则是中评榜数量最多,高达50项,而网大榜并未设计三级指标观测排行。从高等教育三大职能来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均覆盖在四大排行榜指标设计中。四大榜单一级指标设计相同点在于都涉及了高等教育第一和第二大职能,区别在于第三大社会服务职能只有中评榜有替代性指标的设计。

如表3四大榜单一级明细指标所示,武书连榜一级指标设计依据高等教育前两大职能,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网大榜将人才培养职能用新生质量(产出指标)指标替代,科学研究用学术指标替代,不同的是纳入师资和科研经费两项投入性指标;校友会榜吸纳了高等教育的前两大职能,纳入了师资力量这项投入性指标;中评榜一级指标分设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一级替代性指标基本覆盖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不同的是用办学资源作为投入性指标,重点大学以学校声誉作为产出性指标衡量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由此可见,中评榜在四大排行榜指标设计中更为全面而具体。

三、国内四大排行榜投入与产出指标比较

(一)四大排行榜投入指标与过程指标比较

高校投入和过程指标可以反映一所学校的整体状况,根据四大榜单综合分析,表4 显示了四大排行榜指标体系情况,从指标分布数量上看,从多到少,指标总计依次为中评榜18项、网大榜12项、校友会榜7项、武书连榜6项。

由图2所示,在投入类指标中,四大榜单均有覆盖人力指标,而在物力和财力指标中,武书连榜和校友会榜均未涉及,网大榜和中评榜纳入了这两项评价指标;从过程类指标来看,只有网大榜和中评榜指标涉及师生比,武书连榜和中评榜均未设计该指标;而对于教授授课情况、专业布局/结构、课程设置、班级规模、管理队伍等衡量指标,四大榜单均未涉及;在过程类指标中,四大榜单均设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高等教育职能替代性指标,对于效益指标武书连榜尚未涉及。纵观四大排行榜指标体系最低指标,研究显示,中评榜较之其他三大榜单,在投入类和过程类指标选择中覆盖面更广,科学性更强。

(二)四大排行榜产出指标体系比较

大学排名投入指标可以反映一所学校的一般情况,產出指标则更能提供关于高等教育机构或专业的声望和质量更为精准的评价。

根据四大排行榜产出指标汇总,我们用十项指标替代高校产出竞争力,它们分别为:研究生创新环境、杰出校友、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留学生与本科生比例、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精品课程、教育部优秀教材、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各类国际性/全国性竞赛获奖数。四大排行榜产出指标体系分布如表5所示,研究发现,中评榜在十项指标中有八项纳入其排行指标,武书连榜和校友会榜分别只有一项,而网大榜没有依据产出性指标排名。由此可见,从指标设计而言,中评榜更侧重于衡量高等教育的产出,在排名产出指标上对高等教育结构质量给出了更精准的指标设计。

(三)四大排行榜产出科学研究指标的分布

在产出性指标中,四大榜单设计的观测科学研究指标共有11项,分别为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社会科学索引SCCI、中国社科引文索引、CSSCI、国家级奖励成果、中国专利奖、Nature&Seience论文、科研产出。

图3显示了四大排行榜科学研究指标的分布情况,从评价替代性指标来看,网大榜替代性指标居多,为4项;从指标选择来看,四大排行榜在科学研究指标选取上差异性显著,共同点是没有选择CSSCI论文作为观测点,差异性在于评价指标甄选有别。武书连榜偏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网大榜依据索引类文献排行,校友会榜根据成果、专利和国际自然科学类论文评判,而中评榜将科研产出一项总体指标作为替代性指标排名。

(四)四大排行榜重要指标比重

研究发现,四大排行榜重要性指标尤为值得关注,在投入和产出替代性指标中,四大榜单根据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替代性指标进行排行指标权重各有倾斜,表6和图4从师资力量、学生情况、声誉三方面比较了四大排行榜重要指标所占比例。

从师资力量指标来看,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网大榜、中评榜、校友会榜,武书连榜对师资力量指标尚未涉及;从学生情况指标来看,武书连榜指标占总体权重的57.09%,位居第一,其后依次为中评榜、校友会和网大榜;从声誉指标来看,武书连和中评榜一般高校指标权重中尚未涉及此项,网大榜权重占总体的15%,中评榜重点高校占11.2%,而校友会榜只占6.67%。

纵观四大排行榜重要指标比重,不难发现中评榜指标设计兼顾了高校师资力量、学生情况和声誉的替代性指标,指标设计兼顾高校投入与产出情况,全面诠释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参考文献:

[1]张小亚,崔瑞锋.中美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比较——网大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比较[J].江苏高教,2003(6):54-57.

[2]武书连,著.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挑大学·选专业[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363,372.

[3]陈怀芳.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20-30.

[4]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EB/OL].[2017-08-18].http://www.orz520.com/a/education.

[5]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版)[EB/OL].[2017-12-28].http://gaokao.xdf.cn/201601/104 02914.html.

[6]邱均平,董克,等编著.大学评价与求学成才丛书:2017~2018大学排名与高考志愿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93.

[7][8]阮冬玲.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5,30-31.

[9]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及指标体系[EB/OL].[2017-12-28]. http://www.pgzx.edu.cn/modules/yuanxiaopinggu_d.jsp?id=945.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