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2018-07-27研究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选取2001年2015年于我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且超过24个月的70岁以上高龄病人60例进行长期定期随访采用心脏超声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比较分析置入双腔起搏器和单腔起搏器病人的心脏功能改变同时进行生活质量评价随访结束后置入双腔起搏器的观察组与置入单腔起搏器的对照组相比心功能分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心脏超声示随访结束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低于同期观察组05对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单腔心脏起搏器双腔

: 研究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选取2001年—2015年于我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且超过24个月的70岁以上高龄病人60例,进行长期定期随访。采用心脏超声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比较分析置入双腔起搏器和单腔起搏器病人的心脏功能改变,同时进行生活质量评价。 随访结束后,置入双腔起搏器的观察组与置入单腔起搏器的对照组相比,心功能分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示,随访结束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低于同期观察组(P<0.05);对照组随访结束后LVEF、LVESV均显著低于置入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结束后一般状况、社会能力、情绪水平、舒适程度和SCL-90评分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单腔起搏器相比,双腔起搏器能够减少对长期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各类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疾病病人的治疗中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70岁以上高龄心脏疾病病人人群中置入各类心脏起搏器的比例不断增加[1-3],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多项研究发现心脏起搏器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心脏功能降低表现具有相关关系,并引起广泛关注[4-7]。目前对于高龄病人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影响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选取2001年—2015年于我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且超过24个月的70岁以上高龄病人60例,3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人纳入观察组,26例置入单腔起搏器的病人纳入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病人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价,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1年—2015年于我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的70岁以上高龄病人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70岁~89岁(79.2 岁± 3.2岁)。全部病人均具有心脏起搏器置入的适应证,且心脏起搏器维持时间超过24个月。剔除: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病人,具有器官功能衰竭肝肾功能严重异常,临床资料不完善病人。60例病人中,3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病人为观察组,26例置入单腔起搏器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严格按临床研究规范进行,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临床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后,分别于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进行定期随访,随访至病人死亡或因任何原因放弃心脏起搏器时终止。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

1.3 观察指标与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治疗前及手术后全部病人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随访期间定期向病人发放问卷,观察评价病人置入心脏起搏器前和随访结束后的一般状况、社会能力、情绪水平、舒适程度等4个方面,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分数为0分~100分,100分为生活质量最高。于病人入院前和出院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评分),分数为0分~100分,100分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2 结 果

2.1 两组置入心脏起搏器前后心脏超声结果 组间比较,置入前两组LVEF、LVESV、LVEDV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LVEDV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F、LVESV均显著低于同期间观察组(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置入心脏起搏器前和随访结束后相比LVEF、LVESV、LVEDV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结束后LVEDV与置入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ESV均显著低于置入前(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置入心脏起搏器前后心脏超声结果 (±s)

2.2 NYHA分级结果 与置入心脏起搏器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心功能分级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置入前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 例

2.3 生活质量评价 随访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置入心脏起搏器前各项生活质量评价及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一般状况、社会能力、情绪水平、舒适程度和SCL-90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s) 分

3 讨 论

心脏起搏器通过使心肌感受到电脉冲刺激产生收缩,是治疗房室传导阻滞(AVB)、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严重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以及各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临床手段之一。近年来70岁以上心脏疾病病人置入各类心脏起搏器比例不断增加[8-9]。多个临床研究显示,起搏器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心脏功能降低等表现具有显著相关性[10-12]。Pan等[13]研究发现,对于长期置入心脏起搏器病人,双腔心脏起搏器定期超声引导下优化对于左心室逆向重构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高龄病人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影响心脏功能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较少。

为了研究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和26例单腔起搏器长期置入的高龄病人进行研究,并进行长期定期随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结束后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心脏超声显示对照组LVEF、LVESV均显著低于同时间观察组;对照组随访结束后与置入单腔起搏器前相比LVEF、LVESV均显著降低(P<0.05)。分析研究结果,双腔起搏器对于长期置入起搏器高龄病人与单腔起搏器相比能够提高心脏功能,其结构基础与提高LVEF相关,具体机制可能为促进左心室逆重构[14]。同时随访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长期置入单腔起搏器高龄病人相比,长期置入双腔心脏起搏器的高龄病人对于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相对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对象选取范围受到地区、数量等多种因素限制,对于其具体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与单腔起搏器相比,双腔起搏器能够减小对长期置入心脏起搏器的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具有更好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单腔心脏起搏器双腔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措施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心电图检查在鉴别心脏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启动与感知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智能手机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自制双腔T管在胆道探查术后的应用体会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利与弊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依从性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