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牵正散辨证施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临床疗效观察

2018-07-2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面神经患侧通络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刷牙漏水等,属于中医学“面瘫”“口眼歪斜”的范畴。本病好发于冬季、夏季,20岁~70岁人群易发病,其发病率为20/10万~42.5/10万,患病率为258/10万[1]。中医学认为,面瘫是由于经气亏虚、风邪袭络引起,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临床上风痰阻络型面神经麻痹多见。本病急性期的治疗尤为关键,但稳定期及恢复期的治疗亦不容忽视。若治疗欠及时,会影响病人的容颜,甚至会给病人造成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初期疗效尚可,但对于稳定期及恢复期疗效欠佳。因此,有必要寻找价廉效优疗法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可以调节面部,甚至全身的气血,疏经通络,祛邪扶正,可以减少面部后遗症;牵正散具有疏风祛痰通络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一定疗效,如《医方考》(明·吴昆)亦云:“中风、口眼斜,无他证者,牵正散方主之”[2]。但二者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是否能起到叠加作用,目前尚存疑问。本研究探讨针灸联合牵正散辨证施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16 年 6 月—2017年10月晋中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22岁~77岁(50.31岁±10.86岁)。将自愿入组的7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及《Clinical practice》[3-4]。诊断标准: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或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障碍,乳突部疼痛,外耳道或耳郭部感觉障碍。中医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采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规范》中关于面神经麻痹的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性别不限;能坚持针灸;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伦理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继发性面瘫,如继发于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腮腺炎等疾病者;对针灸疗法恐惧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血液病、糖尿病者;具有盲、聋、哑、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者;近1周内使用其他疗法治疗者;针刺部位有感染、溃疡、瘢痕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两组在急性期(1周~2周)均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输注,前3 d 10 mg/d,4 d~7 d减量5 mg/d。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针灸联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取穴与治疗组相同。

1.5.2 针灸治疗 取穴:阳白透鱼腰(患侧)、颧髎透迎香(患侧)、颊车透地仓(患侧)、地仓透水沟(患侧)、牵正穴(患侧)、翳风(患侧)、合谷(健侧)、内庭(患侧),颌唇沟歪加地仓透承浆(患侧)。以上组穴为基础针方。本病发病初期(1周~2周)为急性期,采用选择患侧穴位和病变远部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稳定期(2周~3周)仍采用患部透穴方法。选择0.35 mm×(40 mm~65 mm)毫针(华成牌,SD18A0104),病人仰卧位,术者进行常规消毒后,用夹持进针法垂直刺入皮下,透刺上述穴位,并施以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边运针边与病人沟通,进针深度及运针强度以病人有明显的得气感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15 d,合谷、太冲常规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面部阳白、迎香和下关、地仓分别接通G6805-2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60~100)次/min,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3个疗程。

1.5.3 牵正散加减治疗 组方:白附子10 g,全蝎8 g,白僵蚕8 g,蜈蚣8 g,地龙8 g,钩藤10 g,白芷9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9 g,细辛3 g。年老体弱者,可加黄芪10 g,党参10 g,以扶正祛邪,补益气血;风痰壅盛者,可加天南星5 g,半夏10 g,化痰散结;表虚自汗者,可加桂枝9 g,黄芪12 g,固表止汗;口苦咽干者,可加柴胡10 g,黄芩9 g,菊花12 g;痰浊瘀血阻滞脉络者,加水蛭9 g、白芥子9 g,1付/天,水煎早晚服,1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依据国际上通用的H-B量表分级评判评分,Ⅰ级为正常,计0分;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计1分;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计2分;Ⅳ级为中重度功能障碍,计3分;Ⅴ级为重度功能障碍,计4分;Ⅵ级为完全麻痹,计5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左右面颊对称;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外观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中重度以上功能障碍者恢复至中度功能障碍者;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 结 果

2.1 病例完成情况 治疗组38例,失访2例;对照组38例,其中有3例未满疗程自行中断治疗。最终治疗组实际纳入36例,对照组实际纳入35例。

2.2 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针灸治疗。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3个疗程后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两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在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4。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625.72±4.9448.82±2.291)2)对照组3525.76±5.5140.12±6.21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中风、中经络范畴。《金匮要略》云:“久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认为面瘫是外风侵袭面部经络,导致面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5]。本病的中医治疗以“疏风祛寒,化痰通络”为主。在急性期,西医主要以抗炎、抗病毒及消除面神经水肿等对症治疗为主,虽然糖皮质激素经济价廉,但本病静止期及恢复期时间长,若长期大量使用西药副作用大,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贫血、乏力等,甚至危及生命[6]。近年临床研究显示,中医中药在此病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独特优势。《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取肝经原穴太冲熄内风;“面口合谷收”,且阳明经经络走向在面口部是交叉的,故取健侧合谷补充面部气血。既有局部取穴,又有远端取穴,肝脾同调,疗效显著。现代研究亦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分期治疗疗效优[7]。针刺地仓后能加强神经反射活动,从而使其支配的肌肉恢复正常功能,进而恢复口角正常的运动,纠正口角斜[8]。颊车能调节阳明经气血,面部属脾胃,故能治疗面瘫。针刺阳白穴,可以刺激面神经颞支和额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神经组织新陈代谢,增加额肌肌力[9-10]。牵正散组成为僵蚕、全蝎、白附子3种中药,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附子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从而提高免疫力,有抗炎的功效[11]。《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牵正散具有疏风、祛痰、通络的作用,临床上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一定疗效,如《医方考》(明·吴昆)亦云:“中风、口眼斜,无他证者,牵正散方主之”[2]。

本研究在急性期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后,应用针灸联合牵正散施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取穴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可祛风通络,疏调经筋。牵正散以白附子为君药,味辛温,善治头面之风邪,能很好地散寒祛风;僵蚕、全蝎善于搜风通络,能上行头面部阳明经,起到祛风止痉的作用。牵正散药少而精,靶向效果明显,故能治疗风痰阻络引起的面瘫。

猜你喜欢

面神经患侧通络
更 正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耳炎2 472例术中面神经情况及处理分析△
面神经术中监测在耳神经和侧颅底外科的应用现状
通络醒脑泡腾片经Nampt/SIRT1/FOXO3途径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