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2018-07-27,
,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高血压本身并不凶险,但是其所引起的并发症可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有肾脏、心脏、脑、眼底等,而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出现可提示早期的肾脏靶器官损伤[1]。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微量白蛋白尿和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发生密切相关[2-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是一种新型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标志物,其比单一检测中性粒细胞或血白细胞计数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炎症反应非特异性标志物,常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有关NLR和hs-CRP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早期肾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5]。本研究分析NLR和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MAU的相关性,旨在探讨NLR和hs-CRP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MAU,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42例)和高血压合并MAU组(38例)。原发性高血压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6岁~75岁(51.47岁±7.78岁);病程2年~11年(5.41年±1.23年)。高血压合并MAU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5岁~76岁(52.03岁±7.81岁);病程3年~12年(5.89年±1.25年)。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诊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近2周应用过影响血常规的药物者,如类固醇类、免疫抑制剂等;合并严重的脏器器质性功能障碍者;伴血液急性感染者或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记录年龄、性别、体重、吸烟等资料。并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2 500 r/min下离心,留取上清液放入冷藏室待测。取病人清晨第1次尿的10 mL中段尿,送检。其中MAU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压取同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肌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生化指标均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上述各指标间的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MAU组的收缩压及MAU、NLR、hs-CRP、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2.2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MAU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将有差异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比值高、hs-CRP水平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LR的OR值最高(P<0.05)。详见表2。
表2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MAU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2.3 各因子和MAU相关性分析 收缩压、舒张压、NLR、hs-CRP均与MAU呈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NLR与MAU相关性最强(P<0.001)。详见表3。
表3 各因子和MAU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多器官组织发生并发症,主要靶器官损伤中50%为心脏损害,10%~15%为脑损伤,10%~20%为眼底损伤,10%为肾损伤[7]。由于心脏、脑损伤发生率较高,且有典型症状,肾脏损伤发生率低往往被忽视。有研究报道,高血压是引起肾衰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AU出现是预测早期肾损害发生的重要指标[8-9]。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增加肾小动脉的压力负荷,进而导致缺血、缺氧,最终发生玻璃样变[10]。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引起肾损伤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可能参与了前期高血压的发生[11]。高血压肾损伤主要表现为肾皮质变薄、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纤维化及肾实质缺血。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肾损伤过程[12]。既往研究报道,hs-CRP是引起高血压病人出现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MAU呈正相关关系[13],本研究结果也支持此观点。有学者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可作为炎症标志物,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密切相关,相比白细胞计数,NLR预测价值更高[14-15]。NLR是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其综合了两种白细胞亚型的相关信息,降低了其他因素影响单一细胞风险性,使得其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既往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NLR越高表明预后越差,其可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16]。但是有关NLR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早期肾损伤的研究鲜有报道。
NLR和高血压存在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MAU组的NLR、hs-CRP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01),且NLR、hs-CRP均与MAU呈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在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病人中存在NLR增高现象,提示NLR升高可能是引起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损伤的诱因。刘建峰等[14]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者的NLR比值高于高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临床上常用于反映肾功能状态的灵敏指标。NLR与高血压病人早期肾损伤有密切关系,其比值变化可反映肾功能的变化[17-18]。本研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比值高、hs-CRP水平高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LR的OR值最高(P<0.001),表明NLR高、hs-CRP水平高均是引起高血压病人出现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LR预测价值更高。
NLR高、hs-CRP水平高均是引起高血压病人出现MAU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NLR、hs-CRP均和MAU呈正相关关系,NLR相关性要强于hs-CRP。但是临床上对于NLR的取值范围尚未统一[18],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其正常范围,加之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临床还需加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