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治疗效果
2018-07-26汪来水
汪来水
(安徽省宁国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安徽宁国 242300)
在临床医学上糖尿病以及肺结核都是较为常见以及发作较多的疾病,并且糖尿病和结核病还可以相互影响。研究数据显示[1],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比结核病患者的数量要高出4~8倍,并且由于糖尿病和结核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发生结核病的患者是因为患有糖尿病而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最终患上了结核病[2]。在临床的研究中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人数是非糖尿病结核病的3~6倍,并且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换上结核病的概率要远远的低于糖尿病血糖浓度控制不好的患者[3]。为了探讨和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本院就近几年来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作为选取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3.43±12.15)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10±12.1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取研究对象的时候,应当对患有精神疾病以及伴有严重肝肾疾病以及严重脑梗塞等内分泌失调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
1.2 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对结核病进行治疗时主要使用2HRZE/4HR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在强化期对患者使用异烟肼0.3 g/次/d,利福平0.45 g次/d,吡嗪酰胺0.5 g/次/d,乙胺丁醇0.75 g/次/d,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然后在使用异烟肼0.3 g/次/d以及利福平0.45 g/次/d,进行为期4个月的巩固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当对患者的肾功能、胸片以及痰液结核杆菌进行观测,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口服降血糖的药物。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采用结核病常规饮食合并糖尿病常规饮食治疗方进行治疗,并有相关的营养师对观察组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使患者的血糖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1.3 评判标准
将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对照分析。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判断。然后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情况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当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若症候改善率超过80%,则可判定为显效。若患者在治疗后症候改善率超过50%,则可判定为有效,若患者在治疗后症候改善率小于50%,则可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有49例2型糖尿病并结核病患者痰菌转阴,痰菌的转阴率为98.0%,对照组中有37例2型糖尿病并结核病患者痰菌转阴,痰菌转阴率为74.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数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的2型糖尿病并结核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结核病是世界上的传染病中威胁人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有相关数据显示[4],目前世界上共有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而我国就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尽管我国在防治结核病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国的肺结核疫情的下降情况依旧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的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生活质量开始上升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了我国的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有数据显示[5],肺结核的高发人群也由年轻人群转向了老年人群,和已知的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段相差无几。根据大数据显示,全球的糖尿病以及结核病的发病率以及患病率每年都在逐步上升,并且同时患有糖尿病和肺结核的数量也是在每年不断的上升[6]。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老年化,必然导致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结核病的数量上升。
研究显示[7],糖尿病可以和结核病之间相互作用,根据该研究的结果显示,糖尿病和结核病相互影响的点以下几个方面:(1)致使患者体内的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可以是患者长期的处于一个高血糖的状态,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以患者的机体内的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受到影响,从而使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的吞噬效率以及融菌率降低到一个非正常水平。并且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虽然会导致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的生长得到提升,但是同时也会导致患者体内的其他病变细胞的生长得到提升[8]。(2)患者的脂肪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并发高血脂,甘油三酯上升,甘油三酯在代谢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种甘油的物质,该物质可以为结核杆菌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重要的碳物质来源[9]。(3)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的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质非酶糖类向其他的物质进行转换,最终导致患者的机体产生各种生理上的病变[10]。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患者当中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的痰液转阴率比血糖浓度控制不好的患者要明显的高出很多,所以血糖浓度控制的明显程度可以明显的对结核病的治愈效果造成影响[11-12]。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先将患者的血糖浓度进行控制,才能使患者的后续治疗方便进行。而在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可以明显的对患者血糖浓度进行控制,从而起到提高患者痰液转阴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的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善情况比较(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