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风险及管理对策分析
2018-07-26崔雯雯
谈 琳 崔雯雯
(泰州市人民医院输液室,江苏泰州 225300)
小儿属于一类特殊的群体,血管较细,实施静脉注射时将会增强穿刺的难度,且小儿容易哭闹不安,导致实际输液时存在一定的外渗率,某些患儿甚至需要每日进行多次输液,降低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1-3]。为此,加强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便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预防针头滑脱、堵管等不良事件[4]。本次研究共收治了102例门诊就诊患儿,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0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常规组中女性23例,男性28例,年龄8个月~8岁,平均年龄(4.20±1.24)岁;实验组中女性24例,男性27例,年龄8.5个月~8岁,平均年龄(4.35±1.30)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儿给予传统的护理措施,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给予简单的用药指导等。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内容为:
(1)加强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小组成立,组员包括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护士长等,且由护士长作为负责人,对护理程序进行制定,将风险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导致风险事件的相关因素,便于将防范措施进行制定,每周应全面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前一周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及时完善不当的护理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日常培训考核工作,便于将其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使得护理风险降低。
(2)全面评估风险安全隐患:上网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询,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隐患分析,小组成员应分析引发静脉炎、堵管、输液外渗异常、针头滑脱、导管折断等现象的发生因素。分析患儿出现静脉炎的标准为:0级表示无相关的临床症状,1级表示皮肤发白,水肿最大直径<2.5 cm,皮肤发凉,2级表示皮肤发白,水肿最大直径在2.5~15 cm之间,皮肤发凉,3级表示皮肤发白,水肿最大直径在15 cm以上,皮肤发凉,存在一定的疼痛感(轻至中度),4级表示皮肤发白,存在半透明状,存在炎性渗出,伴有肿胀、淤斑等症状,水肿最大直径在15 cm以上,轻至中度疼痛感。
表1 两组患儿异常情况分析比较[例(%)]
(3)提高工作责任心:护士长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加强风险识别的防范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儿科护理人员需具有娴熟的操作技巧与爱心,给予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加强临床观察与巡视制度,对于任何能够导致组织受损的危险因素,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加强观察,分析局部皮肤颜色是否存在发红、苍白、肿胀等症状,血管是否存在条索状改变与痉挛等症状,依据输液的通畅性、患儿的表情、哭闹声等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痉挛、静脉炎、外渗等现象,依据实际情况将留置针拔除。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发生异常情况的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后的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0.05),见表 1。
3 讨论与结论
分析对小儿给予静脉输液时造成异常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医院日常管理工作有欠缺,宣教力度不足,对于患儿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诊断[5];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前与输液后未接受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对于静脉的留置针无法做到准确操作,导致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且日常医院的工作十分繁忙,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足,对穿刺的成功率造成了影响[6-7]。另外,小儿属于一类特殊的群体,血管较细,可能会造成血管选择与进针位置错误;且置管时间较短等。另外,对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有效避免反复进行穿刺,将患儿承受的痛苦降低,但是由于患儿的家属对于疾病治疗与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的认知,患儿又普遍活泼好动,容易哭闹不安,导致配合治疗的难度较大,进而使得护理风险提高[8]。
因此,应积极加强相关的预防措施,组织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日常培训中勤进行静脉穿刺演练,便于有效规避护理风险[9]。加强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强化培训制度,对穿刺的技能严格掌握,定期对护理人员加强考核。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便于提高对静脉穿刺的认知度,利于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效率[10]。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风险管理措施,得知该组发生输液外渗、静脉炎、针头滑脱、堵塞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实验组护理方案便于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将异常情况发生率降低,优化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