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的卓越教师职前培养
2018-07-25张家颖衷明华
张家颖 衷明华
【摘 要】 阿德勒认为心理学与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且长期尝试与把个体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实践当中。根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高校在培养卓越教师时,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互动环境,通过积极补偿作用、运用“合作法则”、建立交友式关系三方面入手帮助卓师生在职前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职后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关键词】 卓越教师;职前培养;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教育问题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阿德勒提出,教育并不是由教导者去鞭策,而是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育成。这样的教育模式对未来教育具有一定意义。笔者将以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为例,拟引进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试图从中找到合适的理论支撑,把个体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出高校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相关举措。
1 以积极补偿作用克服自卑感
可能有人会问,卓师班的学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不正代表了他们相对其他的同学在教师潜质上更有优势?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自卑心理?其实,自卑感是一种人皆有之的一般性感受。人类从孩童时期就怀有自卑感,且毫无例外。孩子对于自己心里想做却因肉体没有能力做到时,比如拿拿高处的东西等,体会到了自己的不完美,便自然而然地产生自卑感。换做大人也是一样的,当大人面临具体问题情境时,无法实现目标时的无力感,对自己所具备的条件感到不满与失望,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到缺乏重要性等等时都会产生自卑感。不过,怀有自卑感并非就是一件坏事。阿德勒表示,自卑感是个人成就背后的潜藏推动力,是一种激发个人通过具体行动弥补各种缺陷和不足,使得原先的不完美趋向完善和卓越的力量。而人对与克服自卑时所作出的努力和付诸的行动称为补偿作用。当然,补偿作用并且只能在人产生后自卑感实施,如果外界提供条件帮助使人提前主动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补偿作用,人便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的潜能,在面对具体情境时的可能产生的自卑感便会减少,对于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更有信心。因此,在进行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时可以为卓师生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增加积极补偿作用。
以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卓师班为例,作为卓师班的学院相较其他普通班的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条件,学院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实训室供化学卓师生学习和研讨,当大一的普通班学生沉浸在各式各样的社团、娱乐活动时,卓师生却开始接受各式各样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开始接触微课制作,这样的提前的补偿作用的结果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微课比赛不像其他同学一样临时上阵,信心满满,表现出色,载誉而归。
2 建造以“合作法则”运作的共同体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要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就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采取有效地完成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与就业工作、交友与人际关系、恋爱与婚姻。人生来便具有与人合作的潜能,但必须通过后天的训练和教育才能得到发展,而最好的学会合作的场所便是称为“班级”的共同体。不论是什么年级的学生都需要通过“班级”这个共同体学习“合作法则”,所以“合作法则”的学习对于未来的老师的师范生尤为重要,卓师生也不例外。而教师只有真正在以“合作法则”为准则的共同体中生活过,才能在一个新的共同体中更好地运用“合作法则”。因此,在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上要注意营造以“合作法则”,即横向关系为基础的班集体,建造人人都是对等的班集体,没有竞争,没有赏罚。阿德勒强调,一个共同体可以有竞争对手,但是没有与竞争对手竞争的必要,也不应该去竞争。
在化学专业卓师班采取的是“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这种管理机制看起来是以“竞争法则”运作的,但是从卓师生的成长心得来看,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没有竞争,而是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帮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同向卓越教师的目标迈进。
3 建立以交友式的师生关系
阿德勒提出,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不论是哪一个学生都需要借由结交朋友,来学习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的能力。最初学生学习交友的场所便是学校,交友关系的学習离不开老师。因此,阿德勒强调,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交友关系,这种交友关系是以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信任为基础、以尊重学生、如实地看待学生为前提,以提供学生朝着自立发展的协助为目标的一种关系。踏入大学的学生同样也需要与教师建立交友式的关系,而且大学生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对自己需要的、自己想要的、自己能做到的东西更加清楚,交友式的关系的建立也更容易。在流动的教师、流动的课室的大学环境中,卓师生在职前需要固定的亦师亦友的教师与他们共同学习如何以信任、尊重、协助与学生相处。
在化学卓师班中采用了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借鉴了医生培养当中的“住院医生”模式,让学生进行“住校教师”的锻炼,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的指导、常规教学的传帮带,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做“微课题”研究。这样的双导师模式对于交友式关系的建立具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后期在课题、科研等的选题上得到充分体现,不再是单向的任务式的研究,而是双向的兴趣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将.个体心理学的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2.
[2]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叶小燕译.被讨厌的勇气 二部曲完结篇——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M].台北市:究竟,2016.11:152-56 140-150 17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