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教学能力发展中心 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018-07-25贺加来陈攻

关键词:教学能力发展模式

贺加来 陈攻

【摘 要】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依托高校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实现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 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能力;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01

一、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立的意义

信息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方式的高校教师,是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师教学能力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依托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探索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与模式,一方面,顺应当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研究与实践的客观要求,为今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有效运作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促进高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实现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二、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现状

教学发展中心起源于美国学术委员会的一项教师发展决议案。它是由高校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或依据本校未来发展目标而自行建立的,其宗旨都是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答教师教学中的疑惑,解决遇到的困难,提供提升教学必需的技能与手段,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教师追求教学卓越,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由国外现状可知,教学发展中心的研究多为实践性、经验性。

在国内,教学发展中心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也效仿、学习、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设立了类似的组织机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教学能力的发展)。在大陆地区,也有不少本科院校建立起类似的组织机构,少数高职院校也正在模仿本科院校建立了教师能力发展中心,摸索其运行模式、发展思路、开拓与发挥其功能。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外高校教学发展中心是在与我国完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发展和运行的,其实践经验虽可借鉴,但需要慎重考虑国情与文化差异的本质问题。只有立足于实践,立足于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特征,创造性地发展教学发展中心,才能真正引领教师走向卓越,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反观目前国内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现状,其做法多以参考国外经验模式为主,对其有效运作及支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可供借鉴参考的本土化成功经验模式。

三、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

教学发展中心是一个集教师发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师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师发展促进机构。教学发展中心是以服务为宗旨,服务于教师成长,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教学的改革创新,是教师成长之家。本科院校教学发展中心成立已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是高等教育,二是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成立了教学发展中心,那么高职院校借鉴本科院校的经验,成立并建设教学发展中心这个平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非常必要。依托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促进中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它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是教师获取资源的宝库,是教师的“家”。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是今后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导向。教学发展中心的重点突出建设内容包括:(1)开展教师培训。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2)开展教学咨询服务。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满足本校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3)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着重研究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策略与技巧,提高教学能力;推动营造重视和研究教学的氛围,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文化;推广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4)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会同校内有关部门,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的考核、检查、评估和交流,确保教学改革卓有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5)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本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高水平师资,集成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

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模式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并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为探索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厘清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型是基本前提。文献分析发现,国外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聚焦于“应用模式”“推广策略”“实施途径”等方法建议层面,而且多倾向于依托“校本”或是“跨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展开研究。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教师学习社群,开展“跨校”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已初见端倪。调查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自身的教学信念与自我认识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强。在国内,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基本处于引进和了解阶段,缺乏本土化的自主研究意识,即绝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主要以介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实施策略与模式等为主。就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领域内许多新的、有意义的问题而言,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还不够。而且,对国外经验的比较、分析、创造性吸收还很不足,缺乏对已有经验模式“移植”的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致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的可行性也由此受到一定的质疑与批判。另外,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分类、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原因、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等方面,且这些研究多是经验式或是建议式的描述,总体上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外,对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信息时代需要教师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本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涵括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研究能力三大基本能力,其基础来源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原理与教学方法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基础、发展、创新三个阶段,教学能力的发展源于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平台的支持。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提供多元化的技能培训与指导;(2)提供多样化的优质资源与案例;(3)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服务。包括:中心简介、新闻动态、培训与研讨、热点与专题、成果培育、案例建设、咨询服务等模块。

五、结束语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方法交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政策导向,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形成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机制与实践模式。但是,有关信息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模型与教师教学发展结构模型的构建、以及教学发展中心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案例培育与绩效评价等问题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讨。

參考文献:

【1】王中向.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5—9.

【2】李勇,骆有庆,于志明.国外著名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经验与借鉴[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6—9.

【3】教高司函[20121107号.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Z].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发展模式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