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化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18-07-25姚嘉欣衷明华
姚嘉欣 衷明华
【摘 要】 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本文解释了卓越教师和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内涵。由于师范生学习科目较多,教师与学生人数差别大,学制较短,缺乏教育实践类课程等问题,文章从UGS协同培养模式、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双导师联合培养、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四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培养卓越化学师范生的模式。
【关键词】 化学;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1 核心概念
1.1什么是卓越教师
《辞海》中,“卓越”意为优秀,突出这里,卓越被视为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特别高度的评价。由此可得,卓越教师就是教师群体里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许多普通教师身上没有的特质。关于这些特质,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流派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如美国强调卓越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社会性发展;英国强调卓越教师要善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其健康和幸福感负责。2014年我国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我国教育部提出“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这是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总体目标,也是对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是,关于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意见的差异没有公认的质性标准和客观的量化边界。很难精确地判断在哪些方面,优秀到什么程度的教师属于卓越教师。同时,这种静态的卓越观也无法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给出有效的建议。
1.2什么是教师教育职前培养
教师教育,从概念的涵义上讲,“教师教育”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对教师进行教育”,二是“关于教师的教育”。前者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后培训或教师继续教育,后者包括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实际上,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等若干。
教师教育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从顺序上看,囊括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从内容上看,除了学科专业教育外,还包括通识性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的教师专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从办学模式上看,具有开放性、协同性、非定向性等特点。
本研究所指的“职前教师教育”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在顺序上是职前培养,在层次上是本科教育,在形式上主要是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为中等教育提供合格师资的教师教育。
2 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建立起完善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然而,纵观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大体遵循“理论先行、实践跟后”的原则。具体表现为职前教师先是完成理论学习,再以此为基础展开1个月或2个月不等的教育实习,提高教学技能。仔细分析传统职前教师教育模式不难发现,其陷入了理论和实践不可兼得的尴尬境地。
对于高等院校师范生的培养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习科目较多,开设课程不够合理。在学分制的背景下,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次数有限。第二,教师与学生的人数差别大,教师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并且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学制较短,体现在师范生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2个方面,特别是教育实习,就像上面所说的,实习时间短。并且实习与学生的考研、教师招聘考试、毕业设计时间重叠,学生的实践性知识获取有限。第四,缺乏教育实践类课程,课程中能够体现师范性质的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很小。
综上所述,鉴于传统职前教师模式的困境,培养专业型的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必须加强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重视“实践之中的理论”指导职前教师教育,使职前教师不仅积极吸收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还能掌握行动研究的方法,反对教学实践是经验的‘摹写,成为反思型的实践者,形成个人的教育智慧。
3 模式与实践
卓越化学教师的培养是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引领示范型教师为目标,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采用小班教学、双导师制及UGS协同模式专门培养。在初期实行时,即面对全体大一化学师范生,通过心理测试、学生的口头表达、语言、粉笔字的书写、现场提问及特长展示等方面的基本素质,选择20%的学生编制成卓越班。培养工作主要有确立培养模式、设置课程、实践活动3方面。
3.1培养模式
(1)UGS协同模式培养。这种模式是由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教育实际中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与资源配置优势,积极协调地方教育实际与大学教学实践;大学主要的角色是具体了解地方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各种变化,提高对地方师资利用高师院校力量和资源支持的能力,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USG模式是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促进一体化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教师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改革。
(2)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粤东基础教育论坛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同开展“5+2+1全程教育实践”模式的实践。前面的“5”是指用累计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教学技能强化训练;中间的“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基层中学进行“住校教师”锻炼(即: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究、一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后面的“1”是用累计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化学教育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教育硕士招考或找工作就业。
(3)双导师联合培养。大二以前校内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的指导;大三以后校外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常规教学的传帮带。此外,请校外导师给学生开设教学经验、前沿教育理念讲座,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做“微课题”研究。
(4)卓越班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越班学习。
3.2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各类化学实验等专业性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一般性课程外,卓越班的课程与普通班的课程没有本质不同,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其教学实践课包括:军事训练、社會调查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化工见习、微课题研究实训、毕业论文等。
3.3实践活动
大二以前在校内为主,只要听公开课和讲座。校内导师引导卓越班的学生明白成才目标,针对个性差异,在学习方法、选课、读书及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并为卓越班的学生创造创新性实验及教学研究条件,指导学生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习、训练及竞赛活动。从大三开始,由校外导师负责卓师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强化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帮助卓师生了解基础教育现实,提供一线教学困惑或问题,指导卓师生进行微课题研究及完成毕业论文。
在考核评价方面,以双导师为主作为评委,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各类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考核,对其中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课程学习不合格或活动出勤率较低的学生予以诫勉谈话、补考,根据结果确定继续学习或退出卓越班课程的学习。卓越班系列课程、讲座等允许其他感兴趣的、有志于加入卓越班的学生参加,综合考虑导师、硬件、学员退出等情况,随时考核补充其他师范生进入卓越班,参加后续学习。
参考文献:
[1]高双军.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王伟,姚如富.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化学学科为例[J].大学化学,2016,31(09):15-19.
[3]丁星.湖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4]曾碧,马骊.基于UGS模式下的卓越教师培养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