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汉语新闻语篇的“首都/国家代政府”转喻研究

2018-07-25叶碧慧江晓红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汇报移情指代

叶碧慧,江晓红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新闻语篇中“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屡见不鲜,如“The conflict is a regular focus of North Korean propaganda and media,which accuse Pyongyang’s wartime enemies Washington and Seoul of carrying on the fighting by continuing to push for the North’s overthrow.”,句中Pyongyang(平壤)、Washington(华盛顿)和Seoul(首尔)分别指代朝鲜政府、美国政府和韩国政府。Brdar&Brdar-Szabó[1]在对英语、德语、匈牙利语和克罗地亚语等4种语言的新闻报道中所出现的“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当新闻记者用某一国家的首都来指代其政府时,就是想表达他们对新闻事件以及相关政府所采取的立场、移情或离情的程度。通过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新闻作者希望采取局外人的视角,拉大与事件及相关政府的心理距离,从而能够客观地、情感上中立地、或离情地谈论该国政府(尤其是他国政府)的活动。一份媒体在观念和情感上跟政府立场越接近,就越少使用“首都代政府”这种转喻形式。地区性报纸为了表明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反对意见也可能使用这种转喻形式[2]。Milić&Vidaković[3]专门研究了克罗地亚语当中“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情况,发现克罗地亚首都Zagreb(萨格勒布)较少用于指代政府,克罗地亚语更倾向于使用“地点代机构”或其他结构上的或认知上的表达方式来达到同样的交际目的,作者还发现新闻记者的处所或立场,即“指示中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汉语新闻语篇中是否存在“首都代政府”转喻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对汉语新闻语篇中“首都代政府”转喻、使用频率有多大、“指示中心”是否影响“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移情如何体现等问题进行探讨。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陆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以及香港的《文汇报》。

二、“首都代政府”转喻和移情理论

“移情”的概念是由语言学家库诺(Kuno)提出的,他将移情定义为“说话人将自己认同于……他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中的一个参与者”,他认为“移情”就是说话人与其所描写的事件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4]。库诺认为,说话人总是从某一个视点或某一个观察角度对事物的状态进行描写,所以“移情”也可以定义为观察事物的视点或角度。而且视点与说话人距离越近,则该点的移情程度越高,反之,移情程度则越低[5]。。冉永平[6]认为,多数语境下的人际交往需要说话人从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或从对方的需要出发,替别人着想,充分理解或满足对方的需求。本质上,使用“移情”策略的目的在于缩短交际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彼此间的情感趋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所期待的交际效果。而使用“离情”策略则是为了拉大双方的心理距离,凸显心理趋异,或体现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反感,制造心理空间。Davis[7]指出移情是深思熟虑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主动尝试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某种认知努力、通过某种方式对他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信念等进行理解。因此,语用移情的关键是说话人能从认知心理角度理解他人,是受主观性调控的认知过程[8]。语言具有主观性,即说话人在说一段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自己所说的话的评论、立场、态度和感情[9-10]。

诸多研究已经很好地验证了“首都代政府”转喻经常见诸于英语新闻报道[3],特别是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媒体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就是为了表明自己采取某种态度或站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话,以彰显自己的情感偏好和认识倾向。可见,“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能产生许多额外的语用信息和语用效果。

Brdar等[1]研究了“首都代政府”转喻,他们选取英语、德语、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全国或全球发行的日报各2份,结果发现英语新闻中“首都代政府”转喻使用频率最高,英语和德语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他们认为使用客观存在的政权所在地首都来替代原本充满主观行为的政府机构,可以更离情地、更中立地或者是更客观地对新闻进行报道,可以体现新闻报道者不介入事件的中立态度,或者是对该政府所持的批评态度;不管是用于指称本国政府还是他国政府,都是如此。克罗地亚首都Zagreb、匈牙利首都Budapest(布达佩斯)极少用来转喻地指代各自的政府,而Washington、London(伦敦)、Berlin(柏林)作为转喻频繁使用于英语、德语语料库中,特别是Washington更是经常见诸于美国的媒体,用以指代美国政府。这些转喻的使用表明新闻记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以及相关政府所采取的视角、移情或是离情的程度。这种标明立场、表达移情的背后机制便是概念隐喻“关系是邻近”。因为在记者与读者之间、记者和地点之间通常存在某种距离,这种距离与他们在Langacker[11]的移情等级中的地位是相对应的。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作者,处于指示中心地位,在移情等级中地位最高,读者次之。而话题中的地点(起着转喻功能、指的是某一个抽象的实体)在移情等级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因此,如果记者对该地点假设一种局外的视角,那么就能增加心理距离,这样他们便能够客观地、情感上中立地、或离情地谈论某一国家的政府(尤其是他国政府)的活动[1]。这类转喻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于指称他国政府,因为当提及自己国家的政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距离来保证这类转喻的使用。然而,如果一份报纸或一篇文章对政府采取的是批评的立场,情感距离就会加大,首都的转喻使用就会更加频繁。可见英语新闻报道的作者使用“首都代政府”这种转喻形式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或者是出于某种主观需求,通过新闻反映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综上所述,“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语言的主观性的体现,是新闻作者注入自己的主观意图和情感、传达褒贬或中立等各种不同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新闻作者所处的指示中心与首都的距离越近,移情程度就越高,情感上与首都所指代的政府就越接近,那么就越少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反之,新闻作者与首都距离越远,则情感上与政府越疏远,移情程度就越低,“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则越频繁,越能客观、中立地对事件进行报道,或对政府采取更批评的态度。

三、研究方法

在Brdar&Brdar-Szabó、Milić&Vidaković对外语中“首都代政府”转喻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关注汉语新闻中“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虽然目前已建成的中文语料库已有不少,如《汉英对应语料库》《汉语语料库》等,但能用于“首都代政府”转喻对比研究的语料库仍然没有,更没有在同一时间段报道相同事件的新闻语料。因此,为了确保研究语料的可对比性,本研究选用某一星期中国几大主要日报的新闻及评论为主要语料来源,包括《人民日报》(96,664字)、《光明日报》(50,839字)、《南方日报》(29,768字)以及香港的《文汇报》(79,908字)。其中《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官方3大传媒之一;《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直属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南方日报》是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香港《文汇报》是一份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这几份日报既有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政府官方日报,又有地方性日报和特别行政区的报纸,能较好地反映中国主流媒体的语言表达特点。另外,选择这4份日报主要是考虑到“指示中心”,即新闻记者跟首都之间的空间距离的远近,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或立场对“首都代政府”转喻使用情况的影响。笔者主要选取中国对外交往的新闻和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国际新闻及评论,然后统计“首都代政府”转喻在各个新闻语篇中的使用情况频率,以及移情或离情策略的使用情况。笔者还研究了文汇报电子版(11,342字)、人民网和新华网(10,219字)就某一重大国际事件的持续相关报道,以期有更多的发现。本研究主要采用WORD文档中的“查找”功能进行检索、查找,同时再由笔者进行人工检验。比如,查找到“华盛顿”之后,进行人工检验,确定其是否属于“首都代政府”转喻。

四、发现与讨论

英语新闻语料中“首都代政府”转喻多数用于以下情形:1.提及他国政府或事务。当提及本国政府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距离来保证这类转喻的使用;2.对所涉及的政府持批评态度。如果一份报纸或一篇文章对政府采取的是更批评的立场,情感距离就会加大,首都的转喻使用将会更加频繁。反对党或地区性报纸也可能使用这种转喻形式制造心理距离,以表明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反感或持反对意见;3.提及强权的、敌对的国家,或是不那么受尊重的国家。这些国家须小心应对,并与之保持距离。它们与指示中心不一定是空间距离上的遥远,只要新闻作者对这些国家在情感上来讲是反感的,那么在处理时就会有似乎是空间距离很远的感觉,即采取“离情”策略,拉大心理距离;4.涉及的政府、首都和国家对讲某一语言的人们来讲必须是非常显著的,所以Washington、London、Moscow(莫斯科)等常被用于指代各自的政府,而Belmopan(贝尔莫潘)、Bridgetown(布里奇顿)极少在新闻报道中转喻地代表Belize(伯利兹)政府和Barbados(巴巴多斯)政府。

然而,对照英语新闻语料中“首都代政府”转喻的使用情况,笔者研究了中国大陆的几家主要日报和香港《文汇报》的国际新闻和中国涉外新闻及评论文章,结果发现不管是谈及自己国家的政府、友好国家的政府,还是关系紧张的国家或霸权国家的政府,中国大陆的新闻语篇几乎都没有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只有香港的《文汇报》出现17例,如表1所示。而且我们发现“首都代政府”转喻在《文汇报》上还有其他变体形式,如“首都+政府”指代政府以及“首都的首字+府”指代政府,特别是“华府”指代美国政府次数更多,在17例中占了12例。而其他国家的首都则几乎没有这种用法。

表1 汉语新闻语篇中“首都代政府”转喻使用情况

上述例子中新闻记者分别用首都平壤、华府、基辅政府来指代朝鲜政府、美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香港比中国内地更多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可能是因为其历史问题,因为英语在香港使用广泛,新闻语篇自然深受英语的行文习惯影响。特别是当媒体表达自己对所涉及的他国政府持反对意见的时候,或是对强权政府表示反感的时候,“首都代政府”转喻便会用得更多一些。那么,汉语新闻媒体是如何指称所涉及的政府,并反映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呢?根据概念隐喻“情感、概念距离是空间距离”[3],媒体在提及他国的政府,特别是与自己国家关系不太好的国家及其事务时,或者是强烈谴责某国政府时,应该会更多采用“首都代政府”转喻,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以体现对所指对象的反感。然而,本研究结果发现并非如此。不管哪种情况下中国媒体都大量使用“国家代政府”转喻,并有2种表达形式,“国名代政府”(共364频次)和“国名首字+方代政府”(共252频次)(见表2)。

表2 汉语新闻语篇中“国家代政府”转喻使用情况

(一)指称本国政府

在指称本国政府时上述所有4大媒体总共有236频次使用“中国或中方”来指代中国政府,其中“中国代政府”133例,“中方”代中国政府103例。如:

4.尽管中国已经严词驳斥了美国的无端指责,既然博卡斯老话重提,我们还是有必要再次申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从不从事或参与通过网络窃取商业秘密的活动。美方对中国的指责纯属无中生有,别有用心。(人民日报)

5.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認為有關國家不應人為製造緊張對立,中方同時希望有關國家之間的互動能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文汇报)

“国家代政府”转喻属于“整体代部分”转喻,能以最少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更多的概念联系[3]。笔者认为中国主要媒体选择“国家代政府”转喻应该是出于“民族统一”的考虑,特别是面对外来威胁和日益增强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之际,很难拉大与政府的情感距离,或保持一种批评的距离。Milić在对克罗地亚语进行研究时也有类似的发现[3]。这明显不同于英语或德语新闻语篇中频繁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的特点[1]。

笔者进一步分析语料发现,《文汇报》有2例“首都代政府”转喻,以“北京”指称中国政府。受英语的行文习惯影响,香港某些报纸可能会使用这种转喻形式制造心理距离,以表明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反对意见,如例6中《文汇报》对《苹果日报》的引用,以及例7)对外国媒体的引用。

6.《蘋果》昨日亦刊出鼓吹「台獨」的民進黨早前發表的聲明,聲稱香港的「全民公投」雖受各種阻撓,「港府及北京更宣示『佔中公投』是『非法』、『無效』,但都無法澆熄香港民眾對民主與改革的熱切期盼。」該黨呼籲「香港政府以及北京應尊重『佔中公投』所彰顯的民意。」(文汇报)

7.美國國務卿克里前日結束訪華之行,美聯社分析指,……北京希望美國與朝鮮開展直接對話途徑,為化解危機出力。(文汇报)

而《南方日报》的指示中心广州和香港同属中国南方地区,与首都北京距离一样很远,尽管有足够的距离来保证这类转喻的使用,但《南方日报》在观点或情感上与首都所指代的政府应更加接近,所以移情程度相对更高,那么就会较少或者几乎不会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2份媒体地处北京,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和中国政府官方日报,因此,更加没有足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使用“北京”来指代中国政府。

(二)指称他国政府

从表2可以看出语料中有231例“国家代政府”转喻指称他国政府,其变体“国名首字+方”149例,共计380例。笔者认为中国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倾向于使用国名而不是首都来指称其政府,是希望借此表达自己不愿直接与所涉及的政府形成对抗,更加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希望以此能更加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对事件进行报道。这也明显不同于英语新闻中“首都代政府”转喻所传递的新闻作者客观中立的立场或者对该政府所持的批评态度。如:

8.习近平表示,中缅山水相连、命运相系。中方希望缅甸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相信缅方会继续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光明日报)

9.中国与俄罗斯积极推动建设东起连云港西至圣彼得堡的大陆通道。(人民日报)

10.中国不仅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同希腊站在一起,而且愿同希腊在增长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实现东西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共同振兴。(南方日报)

不仅在指称友好国家的政府时中国媒体倾向于使用“国家代政府”,在提及强权国家或关系紧张的国家的政府时,笔者发现汉语媒体(除文汇报之外)也较少或几乎不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根据概念隐喻“情感、概念距离是空间距离”[3],如果一份报纸或一篇文章在提及关系不太好的国家及其事务时,或者是强烈谴责某国政府时,应该会更多采用“首都代政府”转喻,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以体现对所指对象的反感。但是,汉语新闻语篇还是倾向于使用“国家代政府”转喻以表明自己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立场。如:

11.近期,越南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持续强力干扰在西沙群岛海域的中建南项目作业。南海风急浪高,中国不惹事,但总有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故意挑起争议,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制造紧张态势。(光明日报)

12.身为“黑客帝国”,美国还不断肆意抹黑他国形象,这无异于黑上加黑。人们注意到,就在美国不断做着这种黑上加黑之事时,还公开表示打算成为未来100年内的“世界领袖”。然而,“世界领袖”不是“黑”出来的。国际关系史早已表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最终是要起决定作用的。(人民日报)

13.日本日前公布所谓“河野谈话”出台经过调查报告,引发国际舆论批评。菲慰安妇则对日本只对韩国慰安妇道歉却对菲慰安妇的遭遇视而不见十分愤怒。(南方日报)

此外,笔者还研究了文汇报电子版、人民网和新华网就某一重大的、且备受国际社会谴责的事件的持续相关报道,结果发现上述新闻网也是大量使用国家名来指代其政府,其中289频次“国家代政府”转喻,其变体“国名首字+方”代其政府53频次,总共332频次(详见表3)。文汇报电子版出现29次“首都代政府”转喻,而人民网和新华网总共只有6频次,而且其中5次是引用外国媒体时才使用该转喻形式,只有1次是新华网的新闻。如:

14.和韩国、日本采取单方面行动相比,华盛顿与其盟友协调一致、提供技术支持并发起多边行动是一个更可取的方案。这么做能够减轻日韩两国对美方安全承诺的担忧,为东京和首尔建立新的安全关系提供契机。——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4日文章(人民网引用外媒)

15.央视的报道说,核试也是平壤为凝聚人心配合改革、示强的同时也强化领袖威望之举。(新华网)

表3 网络汉语新闻语篇中“首都/国家代政府”转喻的使用情况

新华网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仅为1例,与“国家代政府”转喻(29频次)及“国名首字+方”代其政府(153频次)相比较而言,其概率只有1/182,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并非媒体的主要表达形式。而香港的《文汇报》及其电子版较大量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是因为香港历史上长期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媒体语言自然也受英语行文习惯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转喻的使用和理解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五、结束语

转喻使用既是一种认知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12],只有进行更深入的汉英对比研究并揭示其深层的文化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汉语所特有的转喻现象。已有研究表明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转喻用法非常普遍,特别是“首都代政府”转喻,这是新闻记者为了表明自己客观或中立的立场、或表达对自己政府的不满而采取的语用策略。而汉语新闻语篇中极少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不管是谈及自己国家的政府、友好国家的政府,还是关系紧张的国家或霸权国家的政府,汉语新闻语篇非常普遍地使用“国家代政府”转喻或“国名缩写/简称+方(如美方)”来指代该国政府;而香港媒体因其历史原因相对较多使用“首都代政府”转喻。我们希望通过对汉语新闻语料的研究,能对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补充和扩展。

猜你喜欢

文汇报移情指代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文汇报》副刊中的爱情书写(1938―1958)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主体的突围
——论移情行为中两种现象的区分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指代”难点剖析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