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坏性创新:一个文献综述

2018-07-25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突破性破坏性低端

刘 璟

(肇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引 言

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毋庸置疑,并已成为众多国家战略的核心。一段时间以来,维持性、模仿性创新被认为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但近代科技发展的一系列特点正日益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原来的指导理论出现了不适应性。首先,由于技术市场变化快,模仿和跟随创新形成的知识和技术刚刚消化吸收,即被淘汰,而这一过程往往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的速度快过市场需求的程度,市场对于科技的发展来说,并没有接受科技领先所带来的功能。这两大矛盾的综合作用促使一种新的创新战略的产生。克里斯坦森教授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正式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作为新一代创新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是主流创新理论的发展、开拓与创新,针对大众消费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拥有简单标准和价格的优势,是新产品和新技术快速普及的催化剂。破坏性创新的企业产品销售规模在快速渗透的过程中爆发式增长,这一事实可以很好地破解“亚力山大困境”。事实表明,沿着维持性创新、模仿性创新的传统理念,会严重影响创新的效率和绩效,难以担当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而破坏性创新是近年来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其成功性和可复制性,使得该理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破坏性创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且起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一、破坏性创新主要特征与理论边界

(一)概念的“二元性”

克里斯坦森最初提出破坏性创新时是指技术方面的创新,并指出破坏性创新不是针对主流市场的客户群体,而往往更为关注低端市场、新兴市场或两者的混合市场的消费群体。明确把破坏性创新的范围拓展为技术与商业模式两个方面的破坏性创新[1]。国内学者苏启林(2006)[2]、陈继祥(2009)[3]等指出破坏性创新应将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说,破坏性创新是后发企业如何有效提升竞争力的理论范式或思考框架,这一理论很好地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在一起,是创新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基于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其内涵可概括为三个“二元性”:其一,技术与市场是破坏性创新关注的两个重要维度,技术破坏性创新与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是破坏性创新的两个重要手段;其二,技术更新体现为对现有技术更新的维持性创新和新技术转换的破坏性创新产生;其三,在市场扩张方面,破坏性创新强调对于低端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应有效识别这两类市场潜在客户群体。

(二)非竞争性

破坏性具有低端性、简便性、高水平的衍生性、共生性和实施障碍性,因此,使其具有不被注意的非竞争性。首先,低端介入与简便性。破坏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在市场基础上是非常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破坏性创新是基于低端市场,且实现较为简单的功能,而维持性创新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的高端市场,实现的是较为复杂的功能。这种低端性和简便性使得破坏性创新在新市场避免过早地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从而为自身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反映了破坏性创新的本质,也是区别维持性创新的主要特点。其初始阶段的低端性和实现功能的简便性,在市场中遍地可见,因此,主流市场的在位者往往不将其视为威胁而忽视,使其得以生存和壮大。第二,具有衍生(Embedding)性。作为技术独立体,破坏性创新可以衍生的形式与其他技术体结合,或提升其他技术的水准,或创造出全新的技术。技术的衍生性水平越高,其应用价值就越高,市场的前景就越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的历史经验上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正是因为具备着良好的衍生性,才可以迅速成为众多其他技术的核心构成,所以迅速波及各个产业,构成强有力的技术革命浪潮,导致主要西方工业国家出现了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极大提高。因此破坏性创新的衍生性使得其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第三,具有共生(Symbiosis)性。共生就是极不相同的生物体生活在一起。正是由于新的克隆技术等9大技术领域的发展促成了蛋白质工程的诞生,因此,高水平的共生性对于构成良好的、广泛的产业链至关重要。Weisenbach Keller(2005)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破坏性创新也应有类似的性质[4]。如果一项破坏性创新能够获得广泛的技术支持,它也就能够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发展,这对于破坏性创新迅速拥有市场主导地位,深层替代现行技术体系,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意义重大。同时,由于破坏性创新的共生性,良好的产业链也为破坏性创新尽快构成自己的继承性创新循环奠定了基础。第四,实施的障碍性。Nault-Vandehosch(2000)等学者指出,破坏性创新具有实施的障碍性,一般企业难以适应这种创新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位的主流市场的企业,以它们的心态与利益机制,更难以推动这种创新模式,而中小企业由于生存的压力更大,反而易于用另起炉灶的模式来推动这种创新,并最终取得成功。破坏性创新为非在位企业创造了机会,在位企业反而往往不具备实施破坏性创新的条件,因而具有非竞争性。

(三)颠覆性

1.对主流市场的颠覆

由于沿袭主流技术的维持性创新的产品的功能不断完善和改进,其速度往往快于消费者的需求提升速度,且那一部分多出来的功能改进或质量提升往往是多余的,并不能再吸引更多的主流消费群体[5]。在这种状态下,破坏性创新的产品往往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是完全脱身于原来主流产品的一种新属性产品,如手机与固定电话。正是这种新属性往往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市场,从而对关联企业产生了“破坏”。

2.对已有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技术和市场破坏,势必体现出对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6]。破坏性创新改变了既定的技术范式,以顾客价值为导向,能够帮助客户更好地完成工作,是帮助客户创造价值,因此,对旧的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主流市场的在位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采用的是建立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维持性创新,是对原有技术和市场的维护和强化,而逐渐被实施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所颠覆,实施破坏性创新的企业逐步具有竞争优势,而挤出原有在位企业,从而形成新的主流市场与在位企业,对整个行业的竞争规划产生实质性影响,并导致行业新的游戏规则的产生。

(四)技术跨越性和突破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同创新模式的路径依赖不同,破坏性创新不是体现在原有技术的延伸,而是对原有技术的替代和超越,是技术上的跨越。克里斯坦森曾认为:因为8英寸技术普及后,14英寸技术的确退出了市场;而3.5英寸技术占领市场后,5.25英寸技术也确实销声匿迹了(Christensen,1995)[7]。从这个意义上讲,后一代技术对前一代技术的确具有强烈的“突破性”,这种破坏性来源于不同的技术架构而非不同的理论基础。如果从技术架构——即现行技术的组合方式来判定,则上述例子描述的便是破坏性创新的更替过程;如果从技术的理论基础上加以甄别,则上述例子属于维持性创新的更替和颠覆过程,其关键在于此类创新能够成功避开现行技术的“摩尔定律”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水平竞争,因此具有长久发展的空间与后劲,对于形成规模经济,产生比现行技术更大的效率意义深远,而这种更大的效率是破坏性创新彻底地替代现行技术的根本目的。克里斯坦森(2000)基于产业技术的破坏与反破坏史的研究,可以为需要的产业技术提供性能演变轨迹,并可以用图表方法预测破坏性技术的发展趋势[8]。然而事后预测涉及预测市场到底需要哪方面性能以及技术将能提供什么水平的性能,而用哪种方法去预测总的来说并不很明确。

(五)理论边界

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到后面的相关拓展理论,以至于到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各种主流创新理论在技术和市场上均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二维边界。破坏性创新理论不同于一般的创新理论,它对于技术与市场需求层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基于前面对早期学者对创新的分类的综述,本文通过比较突破性创新、维持性创新、持续性创新以及破坏性创新四种创新模式,从技术和市场二维空间界定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边界。

第一,从市场方面来看,Aldrich,J.(2004)等学者指出,突破性创新更能在产品的生产成本、提供更多的价值功能方面发挥作用,而破坏性创新则往往更关注扩大已有市场或寻找新市场,反而在技术上面并不如突破性创新取得的领先,破坏性创新目标群体是非主流市场的消费群体或新兴市场的用户[9]。张烨(2008)得出,相对于主流产品,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要根据产品的性能,以确定产品的市场进入方式是低端市场进入还是高端市场进入[10]。金福子、崔松虎(2010)指出市场侵入是指新产品从老产品那里夺走市场份额,包括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11]。从本质上来说,破坏性创新的市场侵入方式是低端侵入(苏启林、胡军,2011)[12]。因此,从市场的角度,破坏性创新也并不覆盖市场的所有范围,破坏性创新理论更为关注新兴市场、非主流市场或两者的混合市场,其市场机会识别、定位与市场入侵的方式方面较维持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等创新理论更为关注。

第二,从技术层面来看,Nemet,G.F.(2012)则认为维持性创新是这样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在已有生产技术水平、工艺的基础上使产品的性能等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企业技术路径的延伸,是对已有技术的积累性的改进,而不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13]。宋建元(2005)等其他学者也认为,这两种创新模式的技术轨迹存在的不同标准,维持性创新是沿袭原来的技术轨迹,而破坏性创新是开拓新的技术轨迹[14]。破坏性创新对已有的行业和技术标准进行改变,在新知识、新标准下,打破常规,引入新产品,进入非主流市场或新市场,创建不同的主流市场的消费群体;而维持性创新则通过改进或更进技术从而提升主流产品的性能等,依靠主流市场的原有消费群体。因此,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在技术与价值上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轨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其价值结构也自然不相同。傅家骥(1998)指出突破性创新是从技术方面来定义的,它是一种技术上的变化程度,强调技术创新能力的巨大飞跃,它常常是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并能够引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创新[15]。目前学术界认为,突破性创新指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从技术变化的程度来衡量,强调技术性能力上的巨大跃迁,它常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能够预期引进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破坏性创新、维持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理论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上均存在实质性的差别:一是,维持性创新是沿袭着主流技术的推演,破坏性创新是技术轨迹的跃升,突破性创新是技术性能上的巨大跃升;二是维持性创新是面向已有主流市场的,破坏性创新则瞄准低端市场、新兴市场或混合市场,而突破性创新突出的是技术范畴,对于市场并没有关注。如果构建技术创新程度与市场关注程度二维坐标,很明显突破性创新在技术创新程度上最高,渐进性创新(维持性创新)技术创新程度最低,持续性创新市场关注度最低。破坏性创新理论对技术创新程度界于突破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之间,而市场关注度为最高,这一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边界定为后续理论与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二、原创性、破坏性“创造”与耦合驱动机制

(一)原创性机制

根据破坏性创新模式的要求,不是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技术范式而使产品的性能得到改善,通常情况下,有着不同的技术轨道。产品的性能成为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关键点,它对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市场需求的方向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上述技术创造基本模式的思考,展开如下三种技术原创模式。其一,当已有主导技术进步日驱成熟,产品性能提升幅度也日渐平稳,而消费者的需求却仍有大量缺口时,已有主导技术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新的技术进步呼之欲出,就像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交替一样。其二,区别于旧技术的新兴技术出现,使得新产品对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转变,而这种新技术是已有旧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如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一样。这也是一种技术原创。其三,当环境没能发生重大变化时,也即环境没有改变主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时,已有主导技术通常是处于适应环境的,技术原创也不会发生,而当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时,已有主导技术不得不改变,技术原创此时将会产生。

上述三种技术原创模式其实质是对破坏性创新的原创性机制的体现,不难发现,各种技术原创模式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低端破坏模式对应于技术原创的第一种模式,而新兴市场破坏与破坏性技术原创第二种模式对应。这两种模式恰恰看准了低端市场和新兴市场的非常竞争性与隐藏性。即开辟了新市场,通过低端市场初始起步,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从而最终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占领主流市场,体现了破坏性创新技术上原创性,也蕴含着利润与机会上的创造。

(二)破坏性机制

阿德纳-泽姆斯基(Adner-Zemsky,2005)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16]。“破坏性创新”中的“破坏”描述了技术对市场的一种影响,市场受到创新技术的影响,也受到参与市场竞争的主流企业由于没能及时采用新技术,在其商业成功中陷入低迷时期的影响。这种因技术的创造而影响市场,以企业的竞争战略为核心,以核心资源(包括技术创造资源等)为依托,通过高效的配置,不断寻找和发现新市场的顾客价值、价值链重构、壁垒保护或差异化增加等三种不同的方式破坏并抢占主流市场,并通过维持现有利润、改变成本结构从而降低成本以及获取新利润等方式实现企业发展,这恰恰体现了破坏性创新与其它创新模式不同特征,即破坏性机制。

综上,破坏性创新是通过一系列实现机制发生作用的。破坏性创新通过扩散收益、技术创造、新产品创造、机会创造、利润创造实现创造性运行机制。这一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扩散收益—技术创造—新产品创造—机会创造—利润创造”;破坏性机制是破坏性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的破坏机制,通过技术更替、市场的破坏两个方面进行,这一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更替—新产品生产—新兴市场、低端市场或混合市场的找寻—市场破坏”。

(三)耦合驱动机制

1.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耦合”

本文借用工程机械的一个专门术语,来阐述经济学上的一组关系,这一概念的引用主要针对本文所研究的两个对象而生成。根据已有相关的理论,因溢出知识的免费特征,使得知识溢出效应对开放地区相对较为封闭的地区知识存量上升,这种存量的上升可降低该地区创新的成本。在不完全溢出条件下,假定区域A1领先于区域A2,区域A2通过模仿,知识生产成本下降,知识生产效率提高,落后区域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有趋同趋势。但随着知识差距的缩小,如果区域A2不实施创新,则会使其与领先区域的差距缩小到一定水平后不会继续缩小,因此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完全一致。因此,可以得出命题:由于创新,会使落后区域与领先区域的差距继续缩小,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由此,知识溢出与创新具有内生互动关系。

2.知识溢出与破坏性创新的互动耦合

已有理论表明,知识溢出效应能有效地缩小区域间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又产生出新的创新效用,当一个区域不进行有效创新时,其区域间的知识能力差距会加大,最终使得创新能力的差距加大,而这种有效创新恰恰是破坏性创新的技术基础。我们知道,知识溢出的传导机理主要是通过劳动力传导、竞争与示范效应、产业生产、主体间联系、空间联系而产生的,而知识溢出的这种传导机制正是破坏性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源泉。环境变化产生出新的需求动力,对于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前提必须是进行创新,根据对破坏性创新的定义,这种创新必须是低成本的,是可以首先为低端和潜在用户接受的。而这种低成本的创新对于通过劳动力、竞争与示范效应、产品生产、主体间联系、空间联系这五种知识溢出的途径而较为容易的进行传播,而恰恰是这种技术替代模式与破坏性创新模式的结合,使得知识溢出效应的扩大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破坏性创新的商业模式层面的形成机理强调,企业可以通过创造新的价值网络和拆分或重置企业价值链,降低成本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而这种价值网络的创造以及降低成本的生产过程,对于知识溢出也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实施利用破坏性创新的长期经营战略,洞悉目前可以威胁要破坏企业所在行业领先者的技术,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跃升来达到持续成功。破坏性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产品的核心技术,从而避免这一代价。具体来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收购发达国家的优势企业或研发机构,或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领先企业合作成立技术研发机构,控制、引导和吸纳后发达国家的研发体系和人才;可以通过技术引进、产业转移或者“干中学”来分享知识、技术、工艺等溢出带来的好处。但这种“涓滴扩散”带来的能力提升转化为内生的、潜在的,对提升发展中国家破坏性创新能力十分关键。

三、特征与机制维度关联效应

上述破坏性创新的各项特征:二元性、非竞争性、颠覆性、技术跨越性和突破性以及原创性、破坏性和与知识溢出耦合性的运行机理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密切的维度关联效应。这些关联效应“黏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体系。如图1所示,在技术维度上,破坏性创新显现出技术跨越与突破性,在市场维度上显示出对主流市场和产业规则的颠覆性特征,在与技术关系维度上呈现出与技术溢出耦合性、原创性机制,在与市场关系维度上呈现出非竞争性特征与破坏性机制,总维度上呈现出技术与市场的二元性特征。正这样一种特征与机制的关联效应产生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种正能量。

具体来说,从技术维度来说,破坏性创新具有技术跨越与突破性的特征,从市场维度来看,破坏性创新具有对市场和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性;而从关系维度来看,这种创新模式具有技术与市场的“二元性”,从与技术维度关系的角度来看,破坏性创新具有原创性的机制,这种机制是技术与市场关系的体现,而与知识溢出效应具有耦合性的关系;而与市场维度的关系中体现为非竞争性和破坏性。进一步分析这种创新模式的关联可体现为:知识溢出效应通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能有效地转化为新知识、新创意,大大降低破坏性创新的成本。而破坏性创新的非竞争性、技术跨越性与突破性等特征对知识在生产网络和知识网络中的流动也十分有利。两种驱动因素耦合后,能带来原创性的技术,实现技术跨越与突破,从低端市场、新兴市场或混合市场寻找突破口,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对主流市场的在位企业进行破坏,颠覆其竞争游戏规则,最终实现产品竞争力提升、行业重新洗牌,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持续增长。因此,本文的理论分析认为知识溢出与破坏性创新有着互动耦合的内生关系,这种内生出来的动力与经济增长具有相当的合意性。

图1 破坏性创新特征与运行机制维度关联效应

五、小结

创新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基于维持性创新模式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体系创新、质量创新等领域内,理论界对于不同创新模式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关于企业如何赢得破坏性创新带来的利益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学者,研究对象也主要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为主。事实上,一个地区驱动经济增长的创新模式的形成不仅受制于创新的特定时间和地点,也受制于历史路径。由于发达国家创新经验有其独特性,因此,创新理论中的大量结论很难适用于我国。内生增长理论的先知先觉者已将创新、人力资源、知识等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内生化,而对于不同创新模式内生驱动经济增长的合意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却相对缺乏。上述破坏性创新的各项特征:二元性、非竞争性、颠覆性、技术跨越性和突破性以及原创性、破坏性和与知识溢出耦合性的运行机理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密切的维度关联效应。这些关联效应“黏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体系。在技术维度上,破坏性创新显现出技术跨越与突破性,在市场维度上显示出对主流市场和产业规则的颠覆性特征,在与技术关系维度上呈现出与技术溢出耦合性、原创性机制,在与市场关系维度上呈现出非竞争性特征与破坏性机制,总维度上呈现出技术与市场的二元性特征。正这样一种特征与机制的关联效应产生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种正能量。

猜你喜欢

突破性破坏性低端
特别策划《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浅议中职学校“低端”学生的教育
SILICON SAGA
任正非要求华为重视低端机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
京津冀公卫合作的突破性意义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