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元明时期酸枣仁配伍治疗失眠用药思维研究

2018-07-25李真真牛明月谢望楚贾德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茯神远志性味

李 琳,田 雨,王 丹,李真真,牛明月,谢望楚,贾德贤△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美国约有1/3的人存在失眠,在欧洲大约4%~22%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眠,当前我国失眠发生率达10%~20%[1]。失眠具有反复发作的慢性化倾向,慢性失眠导致明显的日间功能损害,令患者产生明显痛苦,但目前慢性失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中药治疗失眠这种难治性疾病,具有疗效显著和副作用少的优势[3],相关报道称酸枣仁汤、酸枣仁胶囊等药物治疗失眠疗效显著[4-5]。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失眠处方中酸枣仁应用的频率最高[1],但如何科学配伍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系统探索研究。

笔者收集了宋元明时期应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175首处方,希望通过整理分析古代含有酸枣仁用于治疗失眠的处方,研究此时期酸枣仁应用于失眠的基本用药配伍规律,探索其组方用药思维特点,以期给今人提供用药启示,提高临床治疗失眠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中医类电子丛书《中华医典》中选取宋元明时期的24本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普济本事方》《杨氏家藏方》《仁斋直指方论》《严氏济生方》《御药院方》《世医得效方》《是斋百一选方》《传信适用方》《活人事证方后集》《卫生易简方》《普济方》《奇效良方》《医方考》《仁术便览》《祖剂》《医便》《证治准绳·类方》《扶寿精方》《医方选要》《万氏家抄济世良方》。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文献中含“不得寐”“睡卧不安”“不得眠”“不睡”“睡卧不宁”“睡卧不稳”的方剂,且方中含有“酸枣仁”“枣仁”者。

1.2.2 剔除标准 治疗不寐的酸枣仁单方;药物记载不明的处方;处方中出现的冷僻药物且其性味无从考证者。

1.2.3 规范标准 以《临床中药学》[6]《中医大辞典》[7]《临床中药辞典》[8]对中药的名称、药性、功效进行规范;凡药性为“温”“微温”“热”及“大热”归为温性,凡药性为“寒”“微寒”及“凉”归为寒性;药味为“酸”“涩”合并为酸味,“甘”“淡”合并为甘味;凡药物具有2种及2种以上药味者,以首位药味计入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10对所收录方剂中除酸枣仁外的其他药物种类、出现的频次及其在方剂中的占比,以及所涉及药物性味出现的频次及总频次占比分别进行分布分析,旨在从药性分布角度分析探索中药治疗失眠的药性组方特点与规律;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关联规则得出基于不同支持度及置信度处理的高频药组,作为核心处方基础。

2 结果

笔者根据以上规则共筛选出宋元明时期相关处方175首,其中与酸枣仁配伍药物共涉及135味,总使用频次1424次。现将所涉药物从出现频次、性味分布、药物之间关联度等方面进行总结。

2.1 高频药物频次分布分析

表1显示,笔者利用Excel软件将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频率大于20%的药物进行统计,并列出下列10种药物。

这10种药物中频率最高的为人参(74.86%),其次为茯苓(50.29%),再次为炙甘草(44.57%)。其余高频药物按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茯神(42.86%)、远志(40.00%)、麦冬(39.43%)、当归(32.57%)、黄芪(27.43%)、朱砂(26.29%)、熟地黄(23.43%)。

表1 高频药物使用频次统计(%)

2.2 药物性味分布分析

2.2.1 性味分布 从药性角度来看,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为700,占比49.16%;其次为平性药,使用频次356占比25.00%,其中寒性药在所有药物药性的使用频次最低355占比24.93%,与平性药使用情况相近;从药味角度来看,甘味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出现频次863占比60.60%;辛味药次之,出现频次244占比17.13%;苦味药再次,频次226占比15.87%;往后依次为酸味药,频次60占比4.21%;咸味药频次19占比1.33%。

2.2.2 性味合并分布 图1显示,通过对5种药味对应温、寒、平药性的分类得出结果。

图1 性味合并频次统计图

以甘味药为主的药物中,甘温类药物使用最多占总药物的23.46%,甘平类药物次之占比22.54%,甘寒类药物最少占比14.61%。其中性味为甘温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比17.28%,其次为甘淡平占比12.29%,再次是甘平占比9.41%。

以辛味药为主的药物中,辛温类药物使用最多占总药物的16.64%,辛平类药物使用次之占比0.35%,辛寒类药物使用最少占比0.07%。其中性味为辛苦温和辛温的药物频率较高,各占5.90%和5.76%。

以苦味药为主的药物中,苦温类药物和苦寒类药物使用频率持平均占7.16%,苦平类药物使用较少占比1.54%。其中性味苦辛温的药物频率较高占比5.48%。

整体性味频次统计中,性味为甘温的药物累计出现频次最高246次占比17.28%;其次为甘淡平,累计出现175次占比12.29%;再次为甘平,累计出现134次占比9.41%;之后按占比排序依次为辛苦温占比5.90%,辛温占比5.76%,甘寒占比5.55%,苦辛温占比5.48%,甘苦辛温占比4.00%,辛甘温占比3.58%,苦寒占比2.67%。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结果

表2图2显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处方中药物关联度分析,支持度设置为20%,置信度设置为0.7。

表2 药对频次及支持度统计

表3 药物关联规则统计表

图2 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药物网络展示注:支持度20%,置信度0.7

表2显示,与酸枣仁配伍的药组中支持度最高的2味药药对为酸枣仁-人参、茯苓,支持度为41.24%;与酸枣仁配伍的药组中支持度最高的3味药药组为酸枣仁-人参、远志、茯神,支持度为26.55%。表2显示,酸枣仁-人参、茯苓的置信度为0.83,酸枣仁-人参、远志、茯神的置信度为0.75,说明此2组药中的药物联系紧密。

图2显示,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得知,人参、远志、茯神、茯苓、麦冬、炙甘草、黄芪、当归、朱砂、熟地黄为宋元明时期与酸枣仁配伍治疗失眠的常用药,此新方中的药物即高频药物,药物组合网络反映出药物之间联系紧密,有作为新方的研究意义。

3 讨论

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9]。中医常将其辨证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和心虚胆怯型5型[10]。宋元时期失眠病证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初期较重视心胆功能,中后期演变为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体系,治疗主要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重镇安神原则为主[11]。明代医家通过对失眠进行总结,提出以痰、火、虚治疗的创见,此时期徐春甫提出在治疗上无论标本虚实都不离养血安神的观点[12]。通过对宋元明时期175首应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处方分析,得出10种高频药物:人参、茯苓、炙甘草、茯神、远志、麦冬、当归、黄芪、朱砂、熟地黄。发现以上10味高频药物与利用关联规则演化出支持度最高的2~3味药核心药组(酸枣仁-人参-茯苓和酸枣仁-人参、远志、茯神)相吻合,因此将支持度最高的2~3味药组合并整合为酸枣仁、人参、茯苓、茯神和远志。其中酸枣仁养心安神,人参安神益智,茯苓、茯神宁心安神,远志豁痰开窍宁心安神,整合药组中所有药物都有安神的功效,可作为应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基础用药。

10种高频药物中,除基础用药之外的药物有黄芪、熟地黄、炙甘草、当归和麦冬,而在《临床中药学》《中医大辞典》和《临床中药辞典》中这几种药物均未直言有安神的功效。利用宋元明时期处方分析得出的药性规律,将药物再次排序为黄芪、熟地黄 (甘温)、炙甘草(甘平)、朱砂(甘寒)、当归(甘辛温)、麦冬(甘苦寒)。分析所得的性味规律表明,治疗失眠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配伍应用甘温药,用补养气血的方式达到安心神的作用,并没有全部应用安神药。本次研究所选方书《是斋百一选方》曾提出:“韩魏公方云:予旧有心疾,怔忡健忘,梦寐恍惚,多不得睡,睡状无不有,心药无不服,用尽医工,谓此疾本思愁忧虑耗心血而得之。今欲安心,当用地黄、当归等滋养心血……又本用心过而成,宜更用阿胶、黄芪补之。”从中指出,失眠是由于过度思虑耗伤心血引起,可通过应用地黄和当归来滋养心血,应用黄芪补心,从调养心神的角度达到安神的效果。《内经》有云:“阴阳形气俱不足……可将以甘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指出对虚损病证进行治疗时可应用甘味药和温性药。《景岳全书》对炙甘草有所记载:“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助参芪成气虚之功。”表3显示,炙甘草与人参的关联度较高,说明在心气不足时与黄芪和人参配伍使用起到了补心气、安心神的作用。另外,此时期除配伍应用甘温类补养气血的药物达到安心神的效果之外,还应用甘寒类的朱砂和麦冬。《医方考》曾对朱砂有所说明:“昆谓重可以去怯,故朱砂能镇心安神。酸可使收引,故枣仁能敛神归心。”朱砂质重可镇心安神。据《证类本草》记载麦冬“(主疗)虚劳客热,口干燥渴……保神,定肺气,安五脏”,麦冬多用于虚劳烦闷,可通过养心阴、清心热达到安神的功效。

根据调查显示,现代失眠证型中阴虚火旺型占大多数为48.80%,其次为肝郁化火型为27.85%;再次为心脾两虚型为16.97%,痰热内扰型和心虚胆怯型各占3.19%[13]。同时有调查显示,失眠患者中有93.65%集中在20~70岁,其中20~40岁失眠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40~70岁失眠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14]。笔者通过分析宋元明时期应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处方规律,发现其更适用于现代20~40岁的心脾两虚型患者。宋元明时期存在长期的战乱,同时加上瘟疫的大规模爆发造成大部分百姓食不果腹,这与现代生活中20~40岁心脾两虚型患者多有生活、工作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在病因上有相似之处,故考虑以酸枣仁、人参、茯苓、茯神和远志为基础方合理加减甘温药治疗失眠,希望能为当今临床应用酸枣仁治疗失眠提供可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茯神远志性味
茯神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远志及其炮制品中远志皂苷B的含量
治神经衰弱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毛远志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红枣+茯神+猪心一碗补心汤定心神
Overview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n the Poria with Hostwo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