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青灵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8-07-25朱琳琳蔡向红尹逊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天柱根型麻木

朱琳琳,蔡向红,尹逊路,陈 枫△

(1.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8; 3.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由于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而引起的以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几十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该病越来越年轻化,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神经根型颈椎病多由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间盘病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韧带钙化、颈部损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所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在男性与女性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07.3/100000、63.5/100000。研究表明,针刺作为当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补充替代疗法的一种,可有效治疗或缓解其症状。为进一步明确针刺青灵、天柱、风门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本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和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对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男/女比例14/19,年龄19岁至65岁,病程1周至半年;对照组男/女比例15/18,年龄20岁至63岁,病程5 d至5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1]:主诉:具有比较典型的神经刺激症状,如上肢的麻木、疼痛等,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体格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多为阳性;影像学表现:颈椎X线、CT或MRI提示椎体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窄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项痹”诊断标准:有慢性劳损外伤史,或者有颈椎退性行改变;一般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多呈慢性发病;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患者功能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或肌痉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虽接受过其他疗法但洗脱期≥7 d。

1.4 排除标准

晕针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脏病、脑血管病、肝脏、肾脏和血液等疾病者;颈椎骨关节的结核、骨折、 脱位、肿瘤以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其他疾病(如前斜角肌综合征、网球肘、肩峰下滑囊炎、肩周炎等)所导致的上肢疼痛者;患有精神病及处于妊娠期的妇女。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针刺青灵穴(患侧)、天柱穴(双侧)、风门穴(双侧)。

对照组:针刺病变部位颈夹脊穴。针刺得气后,每次留针30 min,治疗周期为每日1次, 共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评价

3.1 疼痛综合评定

采用国际公认的测量疼痛简化McGill量表[3]。简化McGill量表共分3部分,一是疼痛分级指数(PRI),含有11个感觉性词与4个情绪性词,依照疼痛轻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级,分别以0、1、2、3分表示,可计算出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二是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设置一条10 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0和剧痛10,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线上标出位置;三是现有疼痛强度(PPI),按照疼痛程度分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分别用 0、1、2、3、4、5分表示。

3.2 麻木评定

根据患者手指麻木轻重程度评分[4]:1分:常有难以忍受麻木;2分:常有重度麻木;3分:偶有轻度麻木;无手指麻木:4分。

3.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发的2012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评定。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肌力正常,相应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阳性体征明显减轻,劳动后颈部仍有轻度不适;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或病情有明显缓解,但未能完全控制仍需继续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或有加重。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

4 结果

表1~3显示,治疗前后患者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麻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结果表明,治疗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供临床参考。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疼痛询问量表(分,±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疼痛询问量表(分,±s)

组 别时间感觉项情感项总分VAS评分PPI评分治疗前6.88±1.614.12±0.9610.97±1.556.84±0.743.03±0.92治疗组治疗后1.24±1.60* #0.85±0.80*#1.91±1.61*#1.38±1.64*#0.85±0.80* #治疗前7.00±1.301.39±1.0011.36±1.306.78±0.942.97±0.81对照组治疗后2.33±2.46*4.36±0.89*3.61±2.50*2.95±1.80*1.39±1.0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麻木分级比较(±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麻木分级比较(±s)

组 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31.52±0.673.06±0.79*对照组331.48±0.56 2.52±0.94*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麻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6 讨论

目前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3.8%~17.5%[5-7],其中大约60 %的颈椎病为神经根型。该类型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当前,该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种疗法。保守疗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麻醉药)和非药物疗法(如理疗针刺、牵引、按摩等);药物疗法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相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8-9],但长期服用易导致胃肠反应;手术疗法虽可迅速缓解患者神经根症状,但研究表明术后4.9年复发率高达32%[10-12]。针刺作为当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补充替代疗法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优点,该疗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经济,可有效避免药物和手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基础研究证实,针刺可通过改善局部血运、诱发体表电位、促进炎性因子吸收等途径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13]。岑文玉[14]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炎症吸收等途径减轻局部神经、血管刺激,发挥治疗颈椎病的作用。张洪来等[15]认为,针刺疗法可改善颈椎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及峰间潜伏期,从而减轻患者症状。

颈椎病又名项痹,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在项,其病位属阳,其邪多以伤阳,故临床治疗多以阳经取穴为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邪气)中人也,方乘虚时……中于项则下太阳。”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治疗头痛、项痛、眩晕、目、肩背痛等疾病。《针灸聚英》记载该穴主:“项如拨,项强不可回顾”,认为该穴具有通行颈部气血、疏经通络的功效。天柱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说文》 曰:“柱之言主也。”对本穴的位置及名称进行详细说明见于《穴名释义》:“人体以头为天, 颈项犹擎天之柱,穴在项部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两旁,故名天柱。”风门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该穴治疗伤风、头痛、项强、胸背痛等疾病。《会元针灸学》总结该穴为:“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太平圣惠方》记载:“伤寒项强……风劳呕逆上气,胸痛背痛。”二穴相配,共奏温阳通经、活血止痛功效。

导师陈枫教授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天柱、风门二穴虽可温阳通经止痛,但人体作为有机整体具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特性,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注重“阴中求阳”,以进一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祛邪、治疗疾病的能力。陈枫结合几十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青灵穴配合天柱、风门组穴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适宜。临床选用青灵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报道很少,仅有关于青灵穴治疗目疾的报道。青灵穴为手少阴心经腧穴,该穴可有效缓解上肢局部麻痛不适,同时远近配穴可疏通经络,促进机体气血运行。此外,从经络循行方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青灵穴针刺后经气传于小肠经激发阳气,起到表里配穴的作用。三穴共刺使阳气化生有源,阴阳交接成和而精神乃治,最终使得疾病“自愈”。

本研究采用严格随机对照试验,量化评估青灵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证实其临床有效性、优效性,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该类课题循证医学研究提供了高等级证据。但在未来该方案大范围推广前,仍需进行大样本临床试验观察。后期本课题组也将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明确青灵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分子机制,促进针灸事业的现代化、国际化。

猜你喜欢

天柱根型麻木
麻木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秦天柱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浮生一记
无题(2)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