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敬侯迁都邯郸考

2018-07-24马秋菊

魅力中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

摘要:一个国家或者政权迁都是在主要矛盾作用下综合多种因素的结果,而不是符合所有都城选址的要求。战国时期,赵国为了适合时代需要,先后数次迁都,直至迁都邯郸才固定下来。但是,关于是谁将赵都城迁于邯郸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本文遵循《史记·赵世家》的观点,认为确是赵敬侯将赵国都城从中牟迁至邯郸。

关键词:直接原因;陪都;历史经验

战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为宗主的周天子地位急剧下降,宗法制遭到破坏。然而,要说到破坏最严重的要数晋国,晋献公尽诛群公子,致使晋无公族的现象,晋成公又实行假公族制,卿大夫势力大大加强。赵从这样一个“母体”中分离出来,宗法制自然也不会得到很好地实行。赵简子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废太子伯鲁,重立与自己政治抱负相同的毋恤为太子,即赵襄子。襄子去世后,本该献子即位,但襄子之子桓子依仗自家势力逐走献子自立,仅一年去世,国人杀桓子子,迎回献子。献侯子烈侯去世弟其帝武公掌权,到敬候时“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

赵敬侯虽然平定了公子朝的叛乱,但是时局并没有稳定,公子朝出奔到魏国,很有可能联合魏国一起向北进犯赵国,再加之因为战乱,中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敬候才“始都邯郸”。公子朝叛乱是一个突发事件,对于赵敬侯而言并没有充足的应战准备,当然,对于迁都而言,也没有做好周密的筹划,从赵都邯郸的遗址中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赵国都城邯郸城分为“大北城”与赵王城两大部分,侯仁之先生在《邯郸城址的演变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中研究,“大北城”建于春秋时期,是当时的商业区和生活区;而赵王城则建于战国时期,是由西、东、北三座毗连的小城组成,是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赵王城建于战国时期无疑,但是具体时间是什么史料并无准确记载。在赵简子时期,杀邯郸午,灭范氏、中行氏,公元前491年攻取邯郸,在这之后直至武公时,史料都未有大规模营造邯郸城的记录。

赵敬候时史料虽也未有记载其兴建赵王城,但是可以从王城的城墙走向和城门布局上看出端倪。根据陈光唐在《试谈赵都邯郸故城形成、布局与兴衰变化》中研究:从城墙走向,城门布局来看赵王城中的西、东、北城兴建时间不同,西城比较早,应该是赵国迁都邯郸以前,东城、北城比较晚,应该是建于趙国迁都邯郸以后。从中可以看出赵国迁都邯郸,赵王城并没有建好,而在“大北城”因为其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原因并不适合军事防御的情况下,赵就在仅有一个小小的西城的情况下便迁都邯郸可见其迁都的匆忙性。但赵肃侯时期,赵国并未发生内乱,因此肃侯没有必要如此匆忙的迁都邯郸。

前文中已经提及赵的宗法制在其“母体”晋国时就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赵国时期,嫡长子继承制也经常遭到破坏。赵献侯时期,桓子叛乱,献侯复立,为了避开桓子的残余势力,“治中牟”虽然赵献侯迁都中牟的唯一原因并不是桓子叛乱,但是桓子叛乱确实是其迁都的直接原因。与赵献侯时一样,赵敬候时遇到公子朝的叛乱,借鉴献侯时的经验,再加之邯郸的历史和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赵敬候最终选择迁都邯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胡三省先生在《通鉴音注》中载:“余按《史记·六国年表》,周安王之十六年,赵敬侯之元年;烈王之二年,赵成侯之元年。成侯二十二年,魏克邯郸,是年显王之十六年也。二十四年,为归邯郸。若敬候已都邯郸,魏克其国都而赵不亡,何也?……盖肃侯徙都,非敬候也。”这是胡先生对敬候迁都的否定,其论据便是赵魏之战,魏国在成侯22年即公元前353年攻下邯郸,但是赵国却没有因此而灭亡,因此得出结论,赵国此时并未迁都。该论断不无道理,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的都城沦陷,这个国家大多数情况下就已经灭亡,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赵国就是这样一个特例。

自西周武王时认为应该在伊、洛不远处“定天保, 依天室”,建立东都洛阳,即西周的陪都。东都之建置, 在中国都城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自此以后, 历代均以周王朝为范本, 推行两京或多京制。这个制度, 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是起了重大作用的。赵国也继承了西周时期建立的陪都制度。《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赵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一真定……”,是赵有汉信都地。《太平寰宇记》卷五九河北邢州龙冈县引李公绪《赵记》云:“赵孝成王造檀台,有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秦末赵歇据之,项羽更名曰襄国。”则信都曾是赵国陪都。李公绪,东魏北齐人,《北齐书》卷二九和《北史》卷三三有附传,传称有《赵语》,当即《赵记》。所谓赵孝成王造檀台有误。据《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赵成侯二十年(公元前355年):“魏献荣橼,因以为檀台。”故知造檀台者乃赵成侯,非赵孝成王。所谓“有宫”即指信宫。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赵成侯时建陪都信都,当魏攻占邯郸城时,赵之国君赵成侯并没有被杀,赵成侯很有可能带领王公贵族以及文武百官临时迁都到其陪都,继续与魏作战。

“邯郸之难”的受害者不仅只是赵国,其实魏国在这场战役中也未取得其想要的结果。在这场本为赵、魏之间的战争中,齐、楚等国参与其中,秦国也趁此坐收渔翁之利。随着赵、魏战争的进行,魏国“士民疲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众庶谤议,诸侯不誉”的内外交困的局面,无力再与赵国交战,灭掉赵国;而赵国也在该战役中受到重创。面对这种越来越无法收拾的局面,双方当时最迫切愿望不是谁吞并谁,而是尽快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最终,双方在漳水谈判,魏归还赵国都城邯郸。至此之后,邯郸继续作为赵国的都城直到秦国灭赵。

顾祖禹先生并没有像胡先生一样阐述为什么不是敬候迁都,而是直接写到“肃候徙邯郸”。但据《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惠王元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在《史记·赵世家》中有同样的记载,赵成侯六年,“伐魏,败浊泽,围魏惠王。”此事与《古本竹书纪年·魏记》第25条载“梁惠成王元年,邺师败邯郸师于平阳。”时间相同。赵国军队称自己为邯郸师,可见在赵成侯六年邯郸已经是赵国的国都,而不是在赵肃侯时邯郸才成为赵国国都。

作者简介:马秋菊(1989.9—),性别:女,籍贯:天津市,民族:汉,学历:硕士,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史。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
新疆“三反”运动的历史经验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
借鉴历史经验 加强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党思想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越友好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