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在IV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临床疗效的分析

2018-07-23周露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

周露露

【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在IV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二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入组2016年02月10日-2017年02月10日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IV期,手术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行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分为阿帕组,13例行贝伐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分为贝伐组,32例行FOLFOX方案单纯化疗,分为FOLFOX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化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周期治疗后,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阿帕组550%和800%,贝伐组538%和769%, FOLFOX化疗组188%和812%。阿帕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略高于贝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0004 P=0948;P >005)。但两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高于普通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贝伐组x2值=5534 P=0019,P <005;阿帕组x2值=7350 P=0007;P <005)。分析两组常见不良反应,贝伐组在高血压及蛋白尿方面发生率略低于阿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可控范围内。结论:IV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治疗,可获得与贝伐单抗相似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FOLFOX方案化疗,两联合组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没有明显差异,总体不良反应上患者均可耐受。可推荐作为晚期患者一线治疗。

【关键词】阿帕替尼;贝伐单抗;FOLFOX方案;IV期结直肠癌;疗效及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01-01

结直肠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因该病起病隐匿,大多数在就诊的时候约有20%患者已出现肝脏转移,仅仅靠扩大切除范围无法改变其预后,需要加强治疗干预。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晚期肿瘤个体化治疗深入人心。贝伐珠单抗[1]为共识推荐一线选择药物,阿帕替尼[2]为新一代血管靶向药物,从分子层面起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就我院肿瘤科常规住院化疗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如下文详述: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入组2016年02月10日-2017年02月10日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IV期,手术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均经病理确诊,并有明确临床分期,不适合手术治疗。(2)且体力状态评分《2分。(3)患者无明确影响预后的心肺肝肾疾病。排除标准:(1)期间不能配合完成6周期化疗,依从性差。(2)出现其他急性事件影响疾病进展。共有65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20例行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分为阿帕组,13例行贝伐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分为贝伐组, 32例行FOLFOX方案单纯化疗,分为FOLFOX组。入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贝伐组男性5例,女性6例;吸烟者4例,不吸烟者9例;年龄范围39-64岁,中位年龄52岁。阿帕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吸烟者9例,不吸烟者11例;年龄范围46-72岁,中位年龄56岁。FOLFOX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吸烟者19例,不吸烟者13例;年龄范围47-68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一般临床特征,已行方差齐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阿帕组20例奥沙利铂10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mg/m2、5-氟尿嘧啶500mg/m2 ,第二天至第四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联合阿帕替尼500mg 日一次口服。贝伐组13例患者给予贝伐单抗75mg/kg、奥沙利铂10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mg/m2、5-氟尿嘧啶500mg/m2 ,第二天至第四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化疗组行奥沙利铂10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mg/m2、5-氟尿嘧啶500mg/m2 ,第二天至第四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2、4个周期全面复查,进行疗效评估,期间针对患者化疗中出现副反应给予评估和对症处理。

13评价标准

(一)近期疗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進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

(二)不良反应化疗期间监测各治疗组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参照WHO标准将常见不良反应分为0~Ⅳ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构成比用%表示,组间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6周期治疗后,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阿帕组550%和800%,贝伐组538%和769%, FOLFOX化疗组188%和812%。阿帕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略高于贝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0004 P=0948;P >005)。但两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高于普通化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阿帕组x2值=7350 P=0007;P <005;贝伐组x2值=5534 P=0019,P <005)。

22不良反应本研究入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未发生造成化疗停止的不良事件。 统计了阿帕替尼、贝伐单抗及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恶心和呕吐、骨髓功能抑制(主要为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及转氨酶升高、出血、高血压、蛋白尿、心脏毒性等,进行贝伐组和阿帕组间不良反应的分析,贝伐组在高血压及蛋白尿方面发生率略低于阿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结直肠癌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新发病例78万人,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四位。IV期患者发现是处于疾病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时机,优先选择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截止目前,FOLFOX方案仍为临床标准治疗一线方案,有许多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预后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化疗周期延长,药物的毒副作用逐渐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合目前血管靶向药物研究新进展[3],在普通化疗基础上应用血管靶向药物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贝伐联合化疗已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研究[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的安全性较高[5]。阿帕替尼为口服靶向药,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最初推荐用于晚期胃癌用药[6],近来已有多项研究报道可应用于结直肠肿瘤,且预后获益[7]。本次研究显示,6周期治疗后,阿帕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略高于贝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常见不良反应中,在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患者中,无因不良反应停药,三组患者对副反应耐受良好。

4结论

IV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治疗,可获得与贝伐单抗相似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FOLFOX方案化疗,两联合组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没有明显差异,总体不良反应上患者均可耐受。可推荐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治疗作为晚期患者一线治疗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凤庭.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探讨[J]. 中外医疗, 2015(4):100-101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索拉非尼与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阿帕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