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丁”还是“导游”引发的思考

2018-07-23陈莉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园丁导游小学生

陈莉娜

最近看到了一篇据称逆天的小学生作文《园丁与导游》。这篇作文被班主任老师把原文贴在微博上后,一天内就吸引了网友3万多次转发、1万多条评论。文中表达了人们一直把老师比作园丁的不解和质疑,并认为应该将“园丁”替换成“导游”,其中有一段话被网友忍不住怒赞,摘录如下:“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只会听话的植物。”这篇作文一出现,引发了人们的大讨论,各种观点相持不下,各人角度不同,难判对错。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老师,我先是震惊了几秒,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后来思考变成了反思。

震惊的原因是:这不是我印象中的小学生啊!现在小学生的思维都这么严密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居然这么强了?竟然有这么成熟的思想了?

思考的结果是:关于上面哪些震惊的原因我应该把疑问句换成陈述句,因为虽然这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毫无疑问这也是事实,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在有些孩子的思维,思想以及心理发展都不知不觉地超出了我们曾经的预期。小学生尚且如此,我面对的可是高中生啊。12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话,既是孩子的天赋使然,也足以见得我们真该好好思考一下“老师”的定位了。这篇作文一经出世之所以被疯狂转发或许就因为它切中了某些时弊,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关键的是小学生的率真打动了网友,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对于教师的深思,“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早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小学生却要颠覆这个说法,认为导游才应该是老师的代名词,导游在于引领学生观赏山山水水无限风光的同时,欣赏学生眼中的不同风景,尊重学生心里的不同感受,因材施教,而不应该是只关注修修剪剪着眼于整齐划一的的护花使者。

我们到底该做园丁还是导游?除了引导正确的方向之外那些旁枝侧叶该不该修剪?学生在变,那么老师呢,教学方式和方法呢,教育态度和思想呢,会否我们一直以来的“园丁”意识真的过时了呢?我好像已经开始反思了......

反思的结果是:这“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事件背后是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的关心,对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园丁”这个比喻并非只是灌输,更多的时候也是陪伴、播种、观察、帮助、给予、呵护还有收获。“导游”确实能作为辅助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但是“导游”的游览路线都是规划好的,这种缺陷恰恰是这名学生没有想到的地方。或许,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园丁”和“导游”这些词语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认识,但是这却折射出孩子们期待的好老师的形象:他们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爱的关怀和帮助,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在成长中给予孩子们温暖的陪伴。孩子做出这样的比喻只是体现出他们的期待,无论我们称呼老师为“园丁”还是“导游”,老师都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教育,只有与生同步,才能成为新教学环境下的一名合格老师。既要像“园丁”般陪伴,也要像“导游”样引领。

首先说教学。教与学哪个更重要?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其实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以我们学校的有效课堂为例,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缺一不可,教是为了学,让学生学会是教者的目标,而让学生会学才是教的核心。由学会到会学是教学思想的进步,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是教学方式的革新。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改革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从重视知识目标,到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注如何从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质疑创新能力,甚至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说其实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好“园丁”。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的动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独立思想的形成。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老师可以从台前隐退至幕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迅速适应从主演到导演的角色切换,承担的任务甚至更繁杂,但是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老师能成功转型,其实就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擅长修剪枝桠的“园丁”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从导学功能上来说还真类似于“导游”。

再说教育。教育与教学虽一字之差,却对其执行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教育之任重道远。高中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完善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萌芽阶段,同时也是敏感与叛逆期,正确的引导和修正会对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关乎一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正所谓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教师习以为常的行为,或许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这时学生需要的可能不仅是能包容他们”不听话的枝桠”的园丁,或许更需要一个理解并支持他们的精神导师,一个肩负引导和修正作用的思想“导游”。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能在思想上赢得学生信任的老师,学生的学才可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想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很多人,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样子。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作为教育研究者需要探讨的,不是‘园丁与‘导游孰是孰非,而是在现代社会,教师角色变化的问题。“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从对教师的种种比喻当中不难发现,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教师是专业化的技术人员,人的大脑是复杂多变的,要转化一个人教育一个人谈何容易?教育一个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说为人师者的幸福是痛并快乐着的,遇着听话懂事的孩子,深感欣慰,却担心培育出温室的花朵,绚烂一刻后,经不起暴风骤雨的洗礼。逢着倔强叛逆的孩子,不堪疲惫也要帮其改掉恶习,扶向学习的道路上来,又恐矫枉过正,扼杀了个性,酿成千里马不能千里的悲剧。常听人说:教学无小事,育人大过天,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肩负中国梦的新一代,我们既要像“园丁”一樣守护陪伴,输送知识营养,也要像“导游”一样规范引领,守护其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园丁导游小学生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我怎样感谢你——谨以此诗献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我是小园丁
我是小学生
园丁vs采花大盗
退而不休的“老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