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播种
2018-07-23张芳芳
张芳芳
摘 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这不仅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促进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上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为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 阅读 读写结合
阅读既是学生领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想、掌握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强语言文字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的阅读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的融合起来,让小学生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交流方式方法。[1]
一、读写结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既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过程当中的难点。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如何开展好阅读教学费劲了心思,但是取得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些距离。从客观上讲,通过大量的阅读,能为小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为学生构建阅读和写作的平臺。并且,读写结合的方式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和写作可以相互促进,学生通过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才能将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写出质量更好的文章。反过来,当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在阅读文章时才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够从写作方式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刻、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比如,在讲授一些经典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课文通读一遍,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并罗列出文章的写作提纲。然后,教师再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在写作前,先写提纲,这样能够加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2]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小学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习文认字,更多的是要教会小学生学会的学习的方法。在阅读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小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进而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1.指导小学生在阅读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文章提前进行预习。指导小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所学文章进行提前预习,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要教给学生阅读预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同时,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一定的评价、激励,会讓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喜悦。为此,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表扬性的标志,如小红星等,由教师或组长通过“预习评价表”及时对学生预习单进行评价,评选出每课的阅读“摘星小达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中来,更好地完成后面的预习任务,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3]
2.引导学生对文章当中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阅读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小学生能够完成文章之后的题目,更多是要让小学生掌握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各方面的经验较少,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只限于文字表面的传达,不能做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教师如果能在这时将读和写有限地结合起来,会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后,文中表达了在抗战时期,全国人民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延安,面对当时艰苦的条件,人民对延安的情怀等等表达学生似乎不能理解,但是以此为依据,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描写自己的家乡或者记忆深刻的一个地方,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喜爱和敬仰,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使得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了解。
3.指导帮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和较多的表达方式。在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比照阅读的文章进行仿写,尤其是仿照文中的词、句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仿写,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如学习《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两首七言绝句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写七言绝句,学生在仿写的时候就需要了解七言绝句的特点,例如:如何押韵,如何选词,如何利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写作。小学生目前在写作中往往存在主题不明确、用词不当、描述过于繁琐等问题,而通过七言绝句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如何简练自己的语言,如何选择準确的词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仿写,学生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再比如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对闰土的描写以后,也让学生进行仿写,对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就学习作者的描写方式,提升自己描写写作的能力。
结语
读写能力是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思想的不断变化,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阅读教学,尤其是要重视读写结合的方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记日记、仿写、读后感等,都是重要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这些方式开展阅读教学,逐渐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4]
参考文献
[1]杨海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53-54.
[2]卢月.浅析读写结合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P110-112.
[3]李文娟.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83.
[4]汪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6):127-128.
张芳芳
摘 要:教学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创设宽松、融洽、和谐的场景,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好办法。用好课本资源,是为学生播下“综合性學习”的好种子。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这样他们才有表达的欲望,才能真正让综合性学习焕发光彩,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语文实践体验,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创设情境 综合性学习 播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主要目的是强调通过深入开展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而非单一型人才。这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新型的、与往常不一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方法,如何组织与实施,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围绕一定的主题创设宽松、融洽、和谐的场景,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好办法。用好课本资源,是为学生播下“综合性学习”的好种子。
一、通过文本延伸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
积累好语文资源,如教材后的思考·练习、基础训练,并收集与次相关的社会文史资源等。如学习《菩萨蛮·大柏地》后,让学生选读豪放派的诗词,在课堂上朗诵,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让学生搜集关于革命烈士事迹,互相交流,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信仰;《为人民服务》让学生找出身边的好人,进而体会人生的价值及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是从什么角度去谈的。《夜莺之歌》《将相和》则可通过情景再现,结合现代,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国家利益;学习了《詹天佑》,让学生自行设计隧道,或者其它物件,并加以说明;在授《月光曲》时师生选择月夜,自己感受一番,说说看到了什么?《穷人》要求学生想象具体的家庭环境,从吃穿住等方面去想象,先说再写;《景阳岗》讨论虎是什么,讨论蒋门神、西门庆算不算虎,你怎么看?许多老师只是让学生给出个答案即可,未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在教学中把这类“实践活动”题枯燥无味地讲解或主观地以自己的见解代替,有的认为考试分值不高,只要读读就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去进行抄写训练,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动机的激发,造成了语文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这种只顾眼前的教学,扭曲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使语文教学的敞亮空间越走越窄。如果不改变这种教学观,学生的能力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全面发展只能是空谈。而事实上,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以及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都得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
二、创设辩论情境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
从语言的发展来看,都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实践的结果。文字的演变有极其发杂的过程,但也是实践的结果。无论是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都离不开实践活动。所以,根据教材进行发散思考?练习铺设学生实践的情景空间,能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人说,如果教师没有激情,那么你还当什么教师。教师就是要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使其到达兴奋点,打开学习的各个感官,然后传达知识,往往事倍功半。比如有教师在讲《景阳岗》时,就自己设置了讨论题,“现在有的人当了官就自认为高高在上,把国家权力当成私有产品,虎已经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你怎么看?”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从正反,现代与古代四方面进行辩论。由于有了目的,学生主动到图书馆搜集资料;上网查阅有关内容,上影视厅租《水浒》录像带、影碟,并请教父母等。最后归纳整理。在辩论中,有的学生找到了在古时候,一些贪官就是老虎,比如和珅,还有孔子的苛政猛于虎。我们学习武松打虎,并不是要学武松的棍棒本领,出去打人,或者射杀动物,而是要学这种不畏凶恶的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有的学生认为贪官不是老虎,老虎对于同类还是很爱护的。有的学生则从自然界动物方面入手,说虎一级保护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由此,我们认为武松的行为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应受到谴责。还有的人认为,武松不听店家劝告的固执行为,这是性格的缺陷,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别人真心的建议还是要采纳。有的学生还认为我们主要是学武松的精神,而不是就打虎谈打虎.…….在这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主题创设,搭建了辩论的情境舞台,学生在这一任务的驱使下不仅学到了法律的、历史的、地理的、生态环保、时事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道德情操也得到了熏陶,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有效激发。
三、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
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根据基础训练“实践活动”题 “自演小品”,使主题情景展现,给人以立体的想象空间。活动伊始,几个“工程师”正仔仔细细地查看图纸,因为有一棵大树出现在了一条计划中的路中间。其中一个说砍掉,另一外几个立即附和,他们举起了斧子,“当地的农民”跑了出来,指责他们不该这样做,说“十年树苗,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能砍。“工程师”说要想富,先修路,带来富裕,这棵树必须砍掉。他们互相争论,陷入僵局,老师叫“停”,演出停止,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路还是要树?”,要大家讨论,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我要树!”“我要路!”“我们来统计一下,要树的请举手!”教室里大概有二十几个孩子举起了手。“要树的同学呢!”又是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争吵显然解决不了问题,这样吧,老师说大家回去后查一查各种资料,找一找支持自己的依据和反对对方的材料,明天我们再来辩论,好不好?”通过这一情境的铺设,许多学生都下去找关于环境的资料和关于建设的资料,并且综合,提出最佳方案。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处理事情的能力,口语与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价值观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可谓一箭多雕。
结语
故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的教学时,要重视指导、让学生在“观察、演绎、讨论、辩论、调查、续写”等“实践活动”中提升各项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处在情境中有真切的感受,这样他们才有表达的欲望,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才会在快乐中学习,才能真正让综合性学习焕发光彩,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语文实践体验,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
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