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中学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2018-07-21邱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班级管理中学

邱霞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下,班级管理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的全面性,从学习、生活、思想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促进班级管理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 班级管理 改革创新

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班主任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结合班级管理实际,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管理好班级,为学生提供良好有序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作为管理中心,班主任的管理意志就是班级管理理念,硬性的管理制度,单一标准的管理方式,功能也比较单一。权威化的管理必然走向功能化的发展方向,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观意志,更是忽视学生的内在价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学生的人格完善。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班级管理需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人性化原则。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活力的源泉,学生都有个性特点,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成长要求与心理要求,班主任应该坚持个性化的管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与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是前瞻性原则。事情是不断进步发展的,班主任应该依据事情的变化与学生的变化,调整管理理念,适应不断发展的管理形式。班级管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敢于创新变革,敢于突破常规,学会用创新思维管理班级,不仅仅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技术也要具有前瞻性,可以结合新的技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展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班级气氛;三是自主性原则。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构成班级的主体,是班级真正的主人,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促进班级的良好发展。

二、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一)创新管理理念

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非常深刻,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也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整个班级管理都是将考试作为中心的,缺少生机与活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要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改变教师主导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需要,对学生激励管理,在班级管理中逐步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级管理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意志,给学生的发展留下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要形式。

1.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选拔班干部,代表学生管理班级,许多学生都是不服从的,这些学生可能会认为“我们都是班级的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凭什么要你来管我?“依据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集体荣誉感,帮助班干部树立管理上的权威,引导学生了解,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助手。在学生故意找茬、不服从班干部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谆谆教导,要是有班干部胡乱使用手中的权利,进行不公平不公正的管理,班主任也要撤销其管理权利,重现选举。

2.加强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班干部也是学生,是未成年的学生,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有的班干部甚至滥用职权,在学生中间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班主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选出表现好的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要让学生明白,班干部管理班级是非常辛苦的,他们要处理好管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身上肩负的负担比较重,让学生给与班干部更多的理解。

3.管理班干部的学习与生活。班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然后才是班干部,如果花费时间进行班级管理,学习时间就会变少,成绩可能会慢慢退步,心理负担比较重。因此,班主任要多多关心班干部的状态与认知水平,解决班干部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班干部谈心,了解他们成绩、生活、思想上的困难,帮助班干部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感受班干部的温暖,让班干部充满信心。例如,本学期我班的学习委员数学成绩逐渐退步,他非常悲伤与回信,我找他进行了谈心,他坦白自己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班级管理,学习时间很少,数学学习成绩展现下降,担心自己今后的学习成绩会更不好。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帮助他分配工作与时间,在闲暇时间帮助他进行学习指导,在最近的检测中,成绩得到了提升。

4.给与班干部更多的鼓励。班主任需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班干部认识到自己为班级做的其实很多很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是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的,自己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如果班干部在管理工作之后,得不到任何的表扬,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受到打击,觉得非常失望,在以后的管理工作终不会盡心尽力。

(三)注重班级管理的松弛有度

班级内部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班级管理要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尺度的管理,严格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实现管理的松弛有度,“严”不是严酷,“松”也不是纵容,而是对事关道德是非的大事儿严,对小事松,实现分层管理。班主任在管理中是协调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日产常管理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班级管理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注重加强学生心理与能力的研究,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严格与宽松相结合,管理与教育相互促进,实现学生的纵深发挥在那。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班级管理要创新与变革,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松弛有度,促进学生自主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进铎.科学管理促发展精细管理铸品质──中学班级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4(1):32:194-195.

[2]张建国.冯文宣.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张扬个性和谐发展──中学班级管理的规范有序性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1(8):21:33-34.

[3]赵昌武.邢承芳.“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魏书生教育思想探析之三[J].滨州师专学报,2010(1):32:60-62.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班级管理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