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

2018-07-21农加防农清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制度构建多元评价教学质量

农加防 农清瑜

摘 要: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外乎取决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因素。包括四个方面:1.学校的生源质量;2.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3.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4.学校的领导层管理水平。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确定的情况下,领导层的管理水平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 教学质量 多元评价 制度构建

一、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现状

1.原有教学管理制度陈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对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無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根据对中职院校的调研来看,大部分基本做到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但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标准方面,还是沿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部分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质量评价内涵和标准并不能完全体现新时期中职学校的特色。

2.大部分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没有建立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更多体现在学校的硬件建设的投入上,内涵建设的发展成为了阻碍中职校发展的瓶颈。教学质量低,其中,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很薄弱。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并没有较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甚至没有教学督导机构,主要靠教务处的日常检查和评价。现有的评价标准也多是以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评价。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空缺或者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

3.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反馈体系、教学督导体系滞后

尤其是新型教学模式下合作者参与标准、多元化主体参与评价等的标准都很欠缺;教学质量评价的动态性较差。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是进行有效教学管理的保证,对信息的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反思,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从而做出改进,也可以使教学管理人员了解学校的教学状况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相应决策,促使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评价—反馈—提高—再评价”的良性循环。目前中职院校,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导致在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体系、教学督导体系等方面严重滞后。例如:学生评价的方面,教务处给教师的反馈结果往往以定量分数或者就一个等级,学生对于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容易被忽略,教师从简单的数据中无法了解到学生对于教学的真正诉求,也就无法通过评价结果来改进教学工作。

二、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特征

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有如下几个特征:

(1)开放性。实践证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适合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是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强调教、学、做合一,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衡量这种开放性教学模式的质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适应性。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质量评价标准。这种适应性包括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3)阶段性。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分为招生与就业、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保障、教学督导与评估等环节,阶段性强,每个过程就是一个阶段。过程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每个过程又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各个教学过程。

(4)实践性。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就是衡量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社会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专业设置、人才规格、教学内容等的确定,都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社会服务;职业教育系统的整体运行必须在教育、劳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协作与配合下才能实现。

三、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保障制度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可分为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三个方面。管理制度侧重管理层,为后两个制度提供保障,做到公平合理;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侧重教师层;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侧重学生层。教师制度与学生制度又有所渗透,相互促进。

(1)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为多元评价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效保障。多元评价管理制度分为:制定保障制度和实施保障制度。制定保障制度涵盖制度建设领导小组责任制、制度制定责任制、制度制定流程制;实施保障制度包括制定组织管理制、评价人员追责制、评价使用制、评价结果使用制、评价流程制等。

(2)中职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制定总的内容:规定评价阶段(时间点)、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比例、评价具体内容等,进而细化其中的学生评价制度、学生座谈制度、教师座谈制度、课堂抽查制度、随机听课制度、家长评价制度、企业评价制度、定期评价制度(含自评、同行评、督导评价)等。

(3)中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制定总的内容:规定评价时间、主体、内容、方式、比例,针对文化课、理论课、技能课有所不同,同时,明确平时表现评价制度、模块评价制度、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等,对其中使用的各种评价细化为学生自评制度、学生互评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督导评价制度、实习评价制度等。

以上就是在对目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和中职学校教与学自身的特点研究基础上,从制度的构建展开论述,旨在构建合理、科学、系统、灵活的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总之,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构建是为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本千,宗俊明.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5).

猜你喜欢

制度构建多元评价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论消费者后悔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
试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