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7-21邓小莹
邓小莹
摘 要:閱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对策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受课程改革的深入影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深入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对于教学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才能使阅读教学起到良好的实际作用。在传统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一般只关注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认为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了,相应的知识也就掌握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课堂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是培养的目标和关键之所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将学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小学教育的始终,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1]。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应该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为如果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考试成绩自然就会提高,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也将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在思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教学相对枯燥,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2]。作为主要的人文学科之一,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相对较难的学科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扩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一些语文阅读知识内容,比如文言文,内容相对枯燥难懂,但是绝大多数的学习内容又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课堂这一个主阵地,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文言文知识后,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阅读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又通俗易懂的文言言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课文知识,巩固对文言文这一文体的阅读理解。
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解一个全新的文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初步了解,然后在讲课过程中注重课本与现实的关系,使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
另外,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拓展教材内容,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其他学科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阅读教学建立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材料,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也都以教材为核心和参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教材仍然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
所以,在阅读教学实际开展之前,老师应该首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把握,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日常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老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立足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和认知规律,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而且长此以往,将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比如说,在人教版教材中,老师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展和深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老师可以在小学生理解基本文章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一定的文章写作背景,了解周总理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文章的,当时具有怎样的时代背景,这样可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写作意境,加深印象,达到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2):65-65.
[2]李玉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2):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