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2018-07-21李杰杨瑞红
李杰 杨瑞红
摘 要:从农业年代到信息年代,人类走过了漫长又短暂的十亿年,人类社会在一次次创新中发生巨大的变革。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创新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分每秒都有新产品出现,这些新产品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人类文明建设者的教师更应是“创新”的火种,让这颗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照亮人类文明的环宇。做创新型教师是历史赋予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也是国家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在新时代,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大胆探索,做一名创新型教师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创新型教师 转变观念 转换角色
从农业年代到信息年代,人类大约走过了漫长又短暂的十亿年,人类社会在一次次创新中发生巨大的变革。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创新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分每秒都有新产品出现,这些新产品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人类文明建设者的教师更应是“创新”的火种,让这颗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照亮人类文明的环宇。做创新型教师是历史赋予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也是国家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在新时期,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大胆探索,做一名创新型教师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如何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全方位、多角度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在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中领导者和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1]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巧妙地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想方设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切条件,坚决改变作为知识权威者包办一切的传统做法,把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2]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由以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为主的发现式教学,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深入到学生中间,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作为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者和创造性整合者,这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做法,充分利用一切有助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以積极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参与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史上的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进行课程改革是教育内部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和完善的需要。其次,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从行动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去迎接新挑战。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去,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更要提高教学艺术和手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已经习惯了的传统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探究学习取得成功的喜悦,真正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出积极、活跃、快乐的课堂气氛。这样做,教师就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专业,教师才能真正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
三、提高认识,勇于探索,在创新教育上狠下功夫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儿童和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创新精神的耳闻目染,言传身教。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鲜明个性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型教师要做到“三个转变”:第一,从职业型向敬业型转变。创新作为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全新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勤奋耕耘、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绝不能把教师当作谋取生计的职业。第二,从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求教师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且还要做到耳闻目染、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学生能力与过程的训练。从而形成不畏困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绝不能片面追求学生成绩,而忽视品德和能力的培养。第三,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创新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整合学科知识结构、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堂互动模式,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内在潜力、开发人文资源,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千万不能墨守成规、循规蹈矩。[3]
时代呼唤创新,而创新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创新的希望在于教师.因此教师理应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创新型教师,增强教育创新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辛涛,李琼.创新性教师的特征[J].北京教育,1999(9)
[2]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1)
[3]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杰,1975年7月,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杨瑞红,1970年4月23日,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中的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