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评讲”教学法在历史科教学的实施与成效

2018-07-20胡永佳

关键词:成效实施特点

胡永佳

【摘要】 在很长一段时间,本校都是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练、评”进行历史科课堂教学,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落后面较大,尖子生不尖、不多。整体成绩徘徊在区的中线。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非是我们的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工作不尽职尽责,而极有可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问题。它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去替代它。在此背景下,我们把课改的目光投进了离我们不足50公里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平洲三中“练评讲”教学法。希望以此来改变本校初历史教学的停滞不前的现状。

【关键词】 练评讲 特点 实施 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188-02

0

一、“练评讲”教学法的特点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區平洲三中,一所曾经的薄弱学校,从2007年9月开始,在龙海平校长的带领下,实施《练评讲教学法行动的研究》,历时5年,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课改名校。

从2015年10月开始,我校分三期(每期五天)组织教师到平洲三中跟岗学习。与“练评讲”教学法首创者龙海平校长及教师互动交流,深入课堂听课、集体备课、上回报课、评课。教师对“练评讲”教学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什么是练评讲教学法?用龙海平校长的话就是:“以学生先练、助教点评、教师后讲、小组竞赛为主要特征,以班级分组助教管理为依托的教与学相结合的组合运作方法”。它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先练——助教点评——教师后讲——小组竞赛。

什么是练?谁练?“练”的主要指学生的练习活动,它包括学生要主动进行一些必要的笔练、口练、身练活动。它把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即尝试练习、巩固练习、拓展练习。什么是评?谁评?“评”包括评价、评比、点评,主要由学生助教点评,学生助教就是科任教师的的得力助手,也可以看成是“小老师”。一般由各学科的科组长担当。什么是讲?谁讲?“讲”指讲授、讲解等,主要指教师的讲授。特别是课堂上出现所有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大家都弄错的问题,教师就出来“解惑”。什么赛?谁赛?赛指比赛。是指小组之间围绕某一项或多项的内容,通过量化记分的方式开展评比的活动。

“练评讲”教学法是建立在班级分组,组长管理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带领下开展的各项活动。

“练评讲”教学模式与“讲练评”教学模式的区别之处:前者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后者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在教师的后面,被动地学习。

二、开设实验班进行试验对比

实践是检验唯一标准。不怕不认货,最怕货比货。“练评讲”教学法是否能摒除“讲练评”的教学弊端,是否适应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呢?跟岗学习回来后,我立即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把九13班作为实验班,课堂教学上采用“练评讲”教学法,把九15班作为对比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练评”教学法。

(一)两班实验前数据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班的各项数据基本接近,这为开展实验对比提供了可比性和公平性。

(二)前期准备工作

我在九13班中挑选出历史基础好的男、女生各一名。担任助教一职,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分组原则:性别上男、女比例恰当,成绩上尽量做到上、中、差兼顾,这样才能带动起各组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后,对助教和小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三、课堂上开展采用“练评讲”教学

下面以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练评讲”教学法。

(一)助教培训

教这课前,我提前几天对助教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培训:把整课书的教学流程、教案让助教先理解。将导学案的练习、设计的问题让助教先尝试做一次。平时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助教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助教走在其他组员前面,先学后助。

(二)“练评讲”中如何“练”

“练”是“练评讲”教学法的基础,放在首位。这种“练”是学生自主的练,让学生走在教师讲的前面先练,在练的过程中,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现问题,教师再来告诉他们错在哪、为何错、如何改正,这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巩固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进行。对整个教学内容来说,学生的“练”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前预习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或从网络搜集资料完成:

(1)电是如何发明的?他又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

(2)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巨大的变化?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你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5)汽车和飞机是哪个国家?哪个人?在哪个时间发明的?

以上问题,学生完全有能力单独解决,通过寻找答案,学生学习这一课书的兴致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学生也能通过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把这课书的知识点基本上弄清楚了。

2.课堂的问题讨论

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

(1)想一想:如何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种方法照明?采用这些方法,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2)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究竟怎么办才好?

老人:汽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

小孩:汽车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以上問题,在各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长综合组员的意见作汇报发言。这种合作的“练”最大的好处是能力强的学生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起到帮扶作用,平时由于基础较差而无心听课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整体成绩自然就得到提高。

3.小组竞赛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纲的要求,围绕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的竞赛题,以小组必答、抢答的形式进行。这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竞争引入课堂,更能巩固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掘了学生的潜力。

(三)“练评讲”的“评”

“评”是助教点评,实际上是助教代替了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我每节课都让男、女各一名学生充当助教。一名当教师角色,组织课堂教学;另一名负责各组打分,并在黑板上即时打分,并作记录。

每节课,助教要抽查各小组同学的预习、并作评比;要对各小组对堂上回答给予点评,要组织好小组竞赛,最后要计算公布小组对最终得分。

(四)“练评讲”的“讲”

“讲”主要指教师的教授、讲解。当助教都不能回答或无法讲清楚的情况出现后,教师就要出来讲,如这节涉及几个问题(1)电是怎样发明出来的?(2)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

讲的好又讲得少对教师是最重要的要求。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老师讲的时间多,学生能控制的时间就会少。所以只有学生通过先“练”先“评”向教师发出“诉求”信号时,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后“讲”。

四、“练评讲”教学的成效

经过一学年的试验,“练评讲”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给学生、教师、班级和学校成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一)“练评讲”教学法让教师在服务学生中体验踏实与快乐

课题的实验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意识,上服务型的课,做服务型的教师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上依靠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练、助教评、小组赛,学生做不来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提供帮助。老师是嘉宾,是朋友,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上课,老师少了一份包办代替的苦恼,多了一份悠闲自在的快乐。小组内必然是人帮人,小组成员必然要为集体着想,为小组争先,竞争中学会了合作,和谐中洋溢着快乐。

(二)“练评讲”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中获得自信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课堂是影响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条件。“练评讲”教学法给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四个好”。即练的好、评的好、讲的好、赛的好。凭借好的课堂标准和竞争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出色,一个个助教、小组长在竞赛中成长,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助教脱颖而出,一个个待进生在小组的帮扶下找回了自信,摆脱了学习困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自信自强成为学生文化的主流。

(三)班级整体成绩有了飞跃的提高

(四)考试成绩实验前后对比是最能体现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下面是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区期末质量检测的一些数据:

从上述各项数值的横向比较,说明“练评讲”教学法比“讲练评”的更有成效。现在“练评讲”教学法逐渐被学生适应,,学习气氛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前学生“袖手旁观”,“沉默是金”,现在大多数学生是举起手,有的活跃的学生唯恐助教发现不了自己,总是把手举直,嘴里还大声嚷着:“我、我”;以前的课堂讨论近乎鸦雀无声,而现在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没有“苦”与“闷”,只有快乐和愉悦。

实行“练评讲”教学法,带来了校风、班风的长足进步,一些大型的活动,如校运会、文艺汇演、创客活动等管理也变得简单起来,一些比较难于教育的后进生也变得规矩起来。“练评讲”教学法创新了教学和班级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学校管理模式和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跨越式的发展。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班级、学校所推广采用。

[ 参 考 文 献 ]

[1]龙海平.《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7、8期合刊《“练评讲”教学法行动研究》.佛山市南海区平洲三中.

[2]翟晋玉.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10月17日《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

猜你喜欢

成效实施特点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