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7-20林永华

关键词:学习能力提升小学

林永华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逐步趋于合理性、科学性。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意识深入人心,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仍存在部分教师持知识本位,忽略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教学理念的调控下,其教育手段的设计实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以便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 学习能力 教学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130-01

0

一、目前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现状

1.运用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

基础阶段的教学,是促进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获取基本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接收知识、获得提升的受教育者,是教学的核心。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施中,仍存在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将大量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中传递给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式,机械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部分学生在不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难以产生积极效果。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的使用,既体现出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更表明教师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生成过程的重要性。事实上,知识的生成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和活动获得锻炼的过程。小学阶段,分析和表达能力是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中很难养成。因此,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堪忧,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无益。

2.过度操控课堂,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活动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的的思维形态仍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自主活动是获得直观感知表象的前提,也是形成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生活动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途径,更是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施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使学生主体性发挥被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操控课堂使学生难以获得基本的锻炼机会,缺乏思考和活动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受限。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和答案过于依赖,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难以提升,并且在小学中应当具有的基本概括、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一手包揽教学中难以获得锻炼。基本语文能力缺失的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更难以适应更系统的学习,学生在更高年级的学习中必然十分吃力。

二、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

1.应用发现学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提出,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促进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对接上,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生成,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进行《有的人》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基本的生字词之后,便可以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情况,让学生针对课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进行分析和解读,并让学生根据分析领略诗句的思想情感。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下,带动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境况,并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予以帮助。基于个体自身已有的知识进行合作、分析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个体优势在小团体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更加顺利的生成新的知识。随后,教师让学生在基于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生成进行分享,由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把握更加透彻。整个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将主动权交还于学生的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经历了知识的参与过程,其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得以强化和提升。这一科学的教学方式既是对科学教学理念的实践,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实现。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固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教学课堂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的情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认知特点等因素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我为你骄傲》这一节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创设“如果你打破了别人家的玻璃,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这一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引发学生的道德认知矛盾,让学生陷入两难境地,学生将会产生急切应对措施的需要。随后,教师再将课文引入,使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大大提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生体验到自己如果砸破玻璃后會产生的担心也和主人公一样,但是其勇敢和诚实也为自己赢得了表扬和鼓励。整个阅读过程,情境引入的问题始终萦绕在学生心间,既提升了学生对文章阅读的代入感,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心情以及对主人公诚信的做法的敬佩。与此同时,学生还通过这一情境设置,提升学生将所学的品德认知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教学法中切实得到能力的提升。

总结

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施中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操控课堂,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以及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的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参与程度低的现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等形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和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卢梭.优秀小学生学习方法[M].蓝天出版社,2010.

[2]寇红.潘广艳.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G].吉林教育,2010,10.

[3]]陈妍.挖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几点策略[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提升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