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试题研究的有效教学复习建议
2018-07-20安徽
安徽
由于高考命题成员的相对稳定和试题风格的相应延续,使得相近年份的高考试题存在相似的特征。因此,有针对性地对高考试题进行梳理与研究,从中寻找命题规律,并反馈于高中历史教学复习中去,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仅以2016和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Ⅰ卷为例,通过对两组选择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寻近两年相应试题的相似之处与命制规律,以期能为正在备考的高三年级师生提供可以参考的有效路径。
一、近两年高考相应试题的比较分析
(一)第一组
1.(2016·全国卷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本题属于情境性材料选择题,考查的是儒学的相关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尚书》等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非为阐发孔子儒家思想而作。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虽遭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即是明证。汉代儒学非但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家思想,反而是在孔子的儒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论语》的内容则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基于此,对本题题干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儒家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特性,其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2.(2017·全国卷Ⅰ·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本题也是情境性材料选择题,以古希腊神话为切入点,着力考查考生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认识与理解。从题干材料内容看,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没有多大联系。公元前6世纪的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因此希腊民主进程只能是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事情,加之理性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所以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的表述,可知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故本题题干反映了在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这两道试题都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分别选取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古希腊的人文思想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考查这两种思想的历史渊源,即都根植于传统的历史文化之中,从而展现思想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命题者通过设置相应的干扰项来增加试题的难度,学生需要借助所学知识对试题选项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取舍。两道题较好的解题路径是借助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这两道试题,无论命题思想、组题思路,还是情境创设、选项设置、考查目标等都十分相似,有明显的因承关系。
(二)第二组
1.(2016年·全国卷Ⅰ·34)
表1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本题属于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以国际经济组织为切入点,深入考查学生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秩序的认识和理解。表格类问题主要侧重于内容和数据的前后对比,以体现其变化,对很多表达性和描述性的内容无法体现,所以解答表格类问题要特别注意排除那些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的选项。本题表格按时间先后顺序展现资源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过程,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国大多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从表中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美苏争霸阶段,美苏的相互争夺迫使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而联合起来,表中的区域经济组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相继建立必将冲击已有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也是解答本题的重要关键点。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考生缺少应对表格题的能力;二是表中国际组织的建立主体,究竟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考生不清楚;三是考生对国际经济组织、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念及其区别不够清晰。
2.(2017·全国卷Ⅰ·35)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本题也以国际组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现代国际集团演变和世界经济的认识与理解,从题干信息“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到“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可知,随着苏联解体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实力的增强,美欧实力的相对削弱,原有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也受到有力的冲击。如果说成立七国集团是为了维护世界经济旧秩序,那么,二十国集团的建立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新经济秩序的要求。
本组两道试题都以国际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为背景知识,以国际组织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选项,考查考生基于题干材料的理解判断能力。两题的题干情境呈现形式虽不相同,但都瞄准国际经济秩序这一核心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试题选项都涉及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等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说这两道试题无论是题干材料的选择、题支选项的设置,还是命题立意、知识点的考查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此外,2016年第28题与2017年第27题,2016年第25题与2017年第34题在试题命制方面都有其相似之处,值得高中历史教师认真分析与研究。
二、高三针对性复习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对高三历史教学复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历史概念教学,要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及其前因后果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与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理论概念,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一类是历史知识概念,它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党派、思想、学说等,它也是我们概念教学的主体内容。历史知识概念源于史实,掌握基本史实是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基本条件。但只记住一些杂乱无章的历史知识而不真正理解它,就不能说真正形成了科学的历史知识概念。因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及时把感知到的历史表象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历史知识概念。以“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为例,其基本内涵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其形成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市场经济、国际贸易的投资自由化的促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其基本载体是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其基本作用为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和促进发展模式创新等。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各有不同,对发展中国家则有利有弊。这样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就能较好地应对此类问题。
2.讲清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
任何历史都在一定的时空中产生发展的,因此,对历史现象的表述要有明晰的时空观念。以儒学的发展脉络为例,儒起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到了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为维护没落贵族利益,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主张克己复礼,创立儒家学派。后经孟子、荀子的改造与发展,儒学体系不断完善,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到战国后期,儒学逐渐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近乎毁灭的打击,因此走入低潮。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魏晋至隋唐,儒学得到进一步改造,儒、道、佛不断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宋明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新儒学分为两支,一是程朱理学,二是陆王心学。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儒学受到批判。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儒家思想遭到抨击。以上较完整地展现了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儒学思想既植根于我国久远的历史传统,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其地位也有所不同。
3.认真研究高考试题,进一步明确复习方向
首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全国卷Ⅰ的命题特点,从中寻找规律,明确复习方向。近几年全国卷Ⅰ一以贯之的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题干多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材料或情境的理解与归纳提炼能力。二是,相近年份试题有明显的因承关系和较高的相似度。以2016年和2017年全国卷Ⅰ为例,除上述分析的选择题中的因承关系和相似之处以外,必做的两道材料解析题,一题是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说明、概括与分析(评价)题,另一题则是相对开放的阐述题,虽每年都有所变化,但大同小异。选做题以选修一为例,试题的组织形式和设问方式相似;从题问的设计方式看,每题两小问,两小问的分值略有不同,对学科能力的考查也有所不同,第1问主要限定词为“概括”,第2问则涉及“说明”“分析”和“评价”等能力层次较高的限定词,两小问逻辑关系清晰,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从设问和题干材料的关系看,答题资源主要来自于所给材料,并适当结合所学知识,加之试题设问简洁明了,比较适合高中学生入手解答。三是,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近些年全国卷Ⅰ的历史部分,无论是文字材料题,还是表格、图示题,都着力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的新变化,探索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一是,与2016年高考试题相比,2017年高考试题更多地体现了利用表格呈现历史信息这一形式,这在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部分均有体现,其显著特点是命题者通过对相应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考查考生基于表格材料的辨析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二是,突出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文综Ⅰ卷第26题和文综Ⅱ卷第35题对“史料实证”素养考查所透视出的信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最后,要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恰当地选取相应高考试题,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在此基础上尝试命制典型试题,探索如何根据高考命题思路命制新题型,把脉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