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学科素养的提升

2018-07-20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1期
关键词:抗战民主中华民族

浙江

马克思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们既是这部历史剧的作者,又是剧中人。把这样一部“历史剧”的真实面貌再现出来,具有巨大的伦理和审美价值。2017年9月开学初,笔者拿到了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教材(2009年6月第4版,2017年7月浙江第14次印刷),发现了新印刷教材与原来教材存在一些不同,下面逐一进行解读。

一、凸显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和国际理解意识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的“课前提示”中,原有教材第二段这样叙述:“在民族危机面前,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重在突出八年抗战中的全民族抗战,强调国共合作抗日,体现全民族抗战的“共同”付出和力量。新印刷教材第二段这样叙述:“在民族危机面前,全国人民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东方主战场。”这可以理解为:第一,通过“全国人民团结抗日”含蓄地表达了“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显现了“人民战争路线的重要性”和把中华民族等同于“人民”的家国情怀理念,避免了党派差异。第二,这样表达,也把“十四年抗战概念”很自然地隐含其中,把“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也很好地隐含其中,避免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战场分歧和纷争内涵。第三,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东方主战场”的表述可以看出:突出了中国抗战在世界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也足以体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本质意图。

新印刷教材“课前提示”第二段的文字叙述,实际上把“十四年抗战”很灵活、自然地呈现出来,把中国抗战提升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中国抗战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又把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实现过程中的倡导者形象、相持阶段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主导作用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还自然地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比较与特点很好地凸显出来了。

二、彰显历史的“还原归真”和问题创新意识

只有从历史教材中总结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经验教训,并用以指导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才是历史教育最终的社会功能与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标题下,原有教材第二段这样叙述:“1931年,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可以理解为:第一,在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在国共内战正酣之时,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第二,日本发动的是“战争”(可以看成是“九一八”事变,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第三,留给读者的更多是“含糊”概念。

新印刷教材第二段这样叙述:“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样:第一,直接点明了“九一八”事变的真实原因、日军罪行、主要经过、基本结果和世界影响;第二,把柳条湖事件加以解释,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第三,这里的“精心策划”“反诬”“借口”“震惊中外”等词语用得恰到好处,给了当今社会日本右翼势力以当头一棒,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第四,这样表述充分体现了“十四年抗战概念”, 中国抗战史专家王锦思认为,确认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符合国际认知。据他介绍,作为侵略国,日本在描述侵华战争时,就是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时间起点的。这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和全民族的危机意识,推动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也体现了对历史本源的回归,以忠实、客观的态度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更是对逝去的抗日英雄的认可,在“七七”事变以前,那些为抗战做出了贡献,甚至牺牲了生命的战士和百姓,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第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这十四年的历史作为抗战整体来认识,让学生意识到抗战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将“十四年抗战”写入历史教科书,体现了对历史本源的回归,以忠实、客观的态度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军史专家、日本问题专家萨苏说,“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铭记历史是为了不愧对未来”。

三、显现历史的“国家史观”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标题下,原有教材第一段这样叙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义愤填膺,吁请抗战,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可以理解为:第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内外交困,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国民党爱国官兵及关外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第二,这里的“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带有阶级史观色彩,突出的还是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背景下的党派争端和斗争。

新印刷教材第一段这样叙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武装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了。”这就告诉我们:第一,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第二,突出了中国抗战的主导因素(日本武装侵略),体现了近代中国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反映了社会主要问题背景下,中华民族为了国家利益积极应对日本侵略,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浓厚的国家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员王宗仁表示,将“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不仅是抗战时间长短的改变,更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倡议下的各党派、各民族以及广大人民联合对日抗战的贡献和作用。

四、体现历史的“主流价值”和国际认同感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标题下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问题时,原有教材第41页最后一段是这样的一个表格,这里隐含的主要信息: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坚持时间最长的,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最大,印证教材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新印刷教材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新增了国内意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凝聚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国际意义:新增“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删除“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这样的表述:第一,充分体现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第二,充分展现了近代社会以来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高度评价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第四,删除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新增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更加准确、直接而完整地表达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与今天的“十四年抗战”概念高度统一。

五、展现历史的“近代化观”和民族独立意识

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要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形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标题下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问题时:原有教材第53页共有两大段内容文字加以归纳。

而新印刷教材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删除这些说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第53页最后整个自然段内容。

增加:“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新增内容表述:第一,充分说明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与根本原因(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及其具体表现(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第二,更加突出了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及其表现(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第三,把辛亥革命原有教材定性“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调整为“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更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的科学思维;把“近代中国第一次”表述为“开创”显得理性和科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与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一一对应,也足以体现当时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更完整、准确和直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近代化意识。第四,“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及近代中国思想理性化和科学化进程;而且“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比原有教材提法“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显得更为科学与理性化。

总之,教材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内容表述调整后,更体现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更完整地体现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历程,更科学地呈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六、呈现历史的“直接概括”与历史阐释意识

1.在“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的“课前提示”中,原有教材第二段这样叙述:“‘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新印刷教材这样叙述:“‘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通过对比,可知调整后“课前提示”对“文革”陈述更接近教材正文“内乱”的定论。

2.在“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一栏,教材第71页第1自然段中,新印刷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这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方面的主导原因”这两句内容。

在第2自然段中,新印刷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与此同时,毛泽东写信支持红卫兵的造反精神,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在第3自然段中,新印刷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起新的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这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新印刷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第71页图片“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

新印刷的教材对旧教材这些内容的调整,可以说明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文化大革命”相关现象的包容,把“修正主义”“全面发动”“支持红卫兵的造反精神”“革命委员会”“一元化领导体制”“重大倒退”等字眼内容予以删除。

3.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教材第72页第3自然段中,新印刷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由于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

内容调整后,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显得更具有思考空间和创新余地,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材理解的难度。

七、深化历史的“民主情怀”与发展探究理念

在“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74页第二段结语中,原有教材第二段这样叙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这段话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很大成果的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并进。

新印刷教材第73~74页结语中这样叙述:“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通过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扎实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增内容可以这样理解:中心词就是基层民主政治。可以从下列进行思考:

第一,基层民主的基本呈现形式: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第二,基层民主的主要目标: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第三,基层民主的主要意义:扎实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总体认识:基层实行直接民主。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各种经济组织和事业等单位中实行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农村的广大村民以自然村为基础实行村民自治,城市居民居住区实行居民自治。两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总之,村民自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村民自治为以经济精英为主的社区精英分子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制度性的条件,为农村社会转型提供了政治支撑。村民自治的发展,可以为民主政治建设拓宽基础,提供社会支柱,壮大民主力量,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的内容调整,更侧重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历史意识,更能帮助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人类历史的智慧成果,并最终落实在社会实践之中,以实现历史教育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抗战民主中华民族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