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合并焦虑障碍的疗效对比
2018-07-19
(晋中市荣复军人精神病院,山西 晋中 030600)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合并焦虑障碍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加[1]。以往的治疗方案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焦虑,但副作用明显,患者接受度低[2]。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是新型药物,临床应用也比较多见。本文通过探讨两种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晋中市荣复军人精神病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焦虑障碍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81±8.03)岁,病程(2.09±1.46)月。试验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26±8.12)岁,病程(2.52±1.03)月。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a)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3];b)脑梗死的诊断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4];c)首次发病;d)患者或家属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且获得了医院伦理委会的批准。排除标准:a)进行过抗焦虑药物治疗;b)同时合并有其他精神疾病;c)合并有严重的肺心肾等躯体疾病;d)患者存在严重的自杀行为。脱落标准:a)患者或家属撤销知情同意书;b)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c)失访。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予坦度螺酮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46,规格:10 mg/粒)口服治疗,一次口服10 mg,3次/d,随患者年龄、症状等的不同可适当增减,最高日剂量不得超过60 mg。对照组予丁螺环酮片(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99,5 mg/片)口服治疗,开始1次5 mg,2~3次/d,第2周可加至1次10 mg,2~3次/d,常用治疗剂量20~40 mg/d。脑梗死的治疗方案相同。两组患者均不联用其他精神类药物,共观察8周。
1.2.2 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y Scale,HAMA)评定焦虑程度[5]:包括14个项目,所有项目采用五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为无症状;轻;中等;重;极重。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6分,患者没有焦虑症状。同时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程度[6]:包括17个项目,所有项目采用五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为无症状;轻;中等;重;极重。轻度抑郁:HAMD17项评分>7分,≤17分;中度抑郁:HAMD17项评分>17分,≤24分;重度抑郁:HAMD17项评分>24分。治疗过程中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7]。所有量表均由两名主治医师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脱落原因
试验组脱落2例( 5.71%),其中1例因经济原因脱落,1例因不良反应脱落,最后完成试验33例。对照组脱落3例(8.57%),2例因疗效较差脱落,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脱落,最后完成试验32例。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P>0.05)。
2.2 两组HAMA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分
2.3 两组HAMD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D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分
2.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情况比较
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者1例(3.03%),表现为食欲下降。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者2例(6.25%),分别表现为头晕、嗜睡。均未进行特殊处理,后缓解完成试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脑梗死的高致残率,其中并发焦虑障碍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多,国外资料称脑梗死患者伴有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达20%~51%,国内研究得出脑梗死伴焦虑障碍的患者达33%,故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8]。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治疗不及时则可能演变为抑郁症, 使患者的生命质量严重下降。
综上所述,坦度螺酮较丁螺环酮更适合于治疗脑梗死合并焦虑障碍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