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8-07-17陈杨芬
摘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比较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来说,翻转课堂更突显了信息技术优势,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过程的想法,为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7选3选考科目,学科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融合数学、物理等理科知识与思维,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都要求非常高。短短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是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让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困惑豁然开朗。所谓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它改變传统教学,把课堂教学重心由老师转变为学生,重新调整学生学习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答疑解惑,我做着以下的践行步骤。
首先制定合理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则要依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如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学习任务单。其次录制微视频,放至云盘空间。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都录制微视频,并发至云盘空间,让学生自主下载,以便学生在家不限次数观看。另外开通QQ、微信、邮箱等沟通专线,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或者各自的小组成员沟通,并解答。每位学习小组的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自主学习,并对问题进行汇总,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小组也可以自己根据下发的知识点,对内容进行拓展,上课时提出问题并向别的小组发出挑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对小组进行相应的奖励措施。第三、上课过程中,针对学习目标,我设定好相应的检测练习题,让学生回归到笔头上,加强巩固。比如上VB枚举算法时,我列出枚举算法提纲,结合实际解决例题——列出800以内被3和8同时整除的所有三位数,学生自主编写程序,理解for循环和if选择的结合用法。还有学生提出挑战水仙花数的程序编写,并通过小组六位同学的合作,列出了算法的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编写VB代码,向全班同学展示讲解。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先讲解,学生再练习,学生对两种程序结构的理解还是存在着很多困惑,课后过来问问题的学生比较多。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解决,课中研讨,思考之后再通过老师的梳理,他们掌握起来要快很多,疑惑都可以课前或者当堂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别的学生也会有样学样,学习进行深入探究,引导班级学习气氛良性发展。在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我觉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有着以下几点优势。
一、 转变学生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是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采取“课前学案”的方式落实基本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课前预习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增加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激发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的质量。
二、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学生的基础也是有差异的,通过课前认知,课中深入,课后落实三步曲,有效实现课堂40分钟的教学成果。另外,增加辅助手段,如关注公众号等方便学生在家回看教学相关内容,可以自己掌控学习进度,这些是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学习速度快的同学可以去学习更难的课程,或者自己进行有效探究,扩展联系更多的知识点。遇到问题的学生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翻转课堂提供给学生更为个性化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时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存在感。课堂上就会留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释疑。
三、 使师与生,生与生关系更和谐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拥有了课堂的话语权,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一对一或者一对少数沟通,更能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翻转课堂实行后,我与学生互动更多了,QQ、微信、邮箱都是我的交流方式,有些学生不愿意面对面问问题,通过这些交流工具,让师生间有了默契。无形中翻转课堂帮助我们形成了一种学习文化,那就是学生们不再把学习当作是完成任务,而是一件自我需求且有意义的活动。
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改背景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教育的科技含量,但却没有酷炫的噱头,能真正对新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践行,实践出真理,所有的思考与实践最终都将回归“课堂”的有效性。探索教学之径,任重道远,但笃定前行!
参考文献:
[1]廖雅婷.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安元.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133-134.
[3]赵洪.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6,14(25):216.
作者简介:
陈杨芬,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