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在思辩中进行

2018-07-16崔怀雨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反思

摘 要: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彰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能力指教师所具有的以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反思与反馈活动充分挖掘并发挥蕴涵于教学要素中的教育性因素,从而有助于富有效率、效果与效益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体验与实现生命意义的个人教学理论与行为的有机统一体。

关键词:反思;法治精神;教育无小事

让教育在思辩中进行,听起来晦涩难懂,其实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把我们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某些见解或某些思维火花写下来,并在课下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一个个反思案例,这样就使我们的教育在思辩下进行了。下面我将自己教育案例列出几例,供大家议议。

反思案例一 教书快乐吗?

我在工作上很努力,人也不算坏,好像上课不觉得累。其实,我也很累,首先是时间投入很多,精力投入很多,多年来几乎是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我都是在六点十分左右进班,然后没课基本上都泡在办公室,或备课、或组建历史题库、或写写教学反思,或做做读书笔记等。比如上个学期,我跨三个年级带课,在每周五天之内除了认真备课并按质按量的上完41节课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将近二千多题编入我组建的高中历史题库;写了近四十篇教育教学反思,而这个暑假我又着手制作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目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开工了。第二资金投入,近几年来,为了便于教学,2007年我花了5600多元買了笔记本电脑,2009年我花了1200多元买了打印机,2011年我花了780元买扫描仪,今年暑假我花了2500元买了便携式教学用投影仪。图个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想在教学上能出点成绩,赢得一个好名声,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一点。要知道名利双收的事不多,大家的一个好评足以满足我的虚荣。

反思案例二 学生可以有个性但更要有理性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他们一般不能通过理性判断获得对事物全面认识。更多的是为了张扬个性而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说一些充满快意的话,穿一些非主流的奇装异服,留一些怪异的发型。其实他们内心也在反复地掂量这些能不能进入校园,但是他们的张扬个性,吸人眼球的感性认识打败了他们的理性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常是从心理学角度支招的。有一次我去某班上课,学校正组织学生量身高做校服,我发现班级中有两个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并且质问我,为什么学校非要我们穿校服。我就问他“是不是家里经济困难”,学生说“不是钱的问题”;我又问“是不是穿校服不好看”,学生说“是”。我说“不是校服不好看,而是你觉得穿起来不好看,为什么,是因为你觉得穿校服不能展现你的个性。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几乎所有行业都有统一的服饰,不单单是学校。统一着装是人的社会集体性的一种表现,我们尊重你的个性,但是更尊重你的社会集体性。如果过分去张扬个性,其实就相当于在隅顶口祼奔,你是展现了出你的个性了,别人怎么看?”这两个学生被我的比喻逗笑了。后来在班主任的劝导下,当时这两个学生也愿意订校服了。因此,我们教育学生在有个性的同时也要有理性。

反思案例三 如何看待班级纪律管理中的一声吼?

我们在平时上课时,经常有这样的经历:自习课上或者是三分钟预备后,某班级学生一片吵闹,突然有人大吼一声“不要讲话啦”!吵闹声顿时消失,但是仅隔数秒,吵闹声便再起!有时也会出现吼声立刻引起更大的混乱。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发出的怒吼?其实不要问就知道发出怒吼的人基本上都是班级纪律委员。不可否认,纪律委员是班委会成员中重要的一员,在维护班级纪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其难以发挥长效作用,而出现了上述的那种尴尬现象呢?我认为原因是我们在设置这一职务时通常认为纪律委员代表班主任,有权制止班级违纪行为。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细想一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就是班级的主人,是一种权威化身,学生们畏惧纪律委员其实是畏惧班主任的权威。至于维持纪律就是维护学生自己的利益,学生们很难能够真正认识到。当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麻烦就产生。鉴于此,我经常告诫学生,班主任、班委会不是权威,只是班级利益的维护者,有人破坏班级纪律实际上是损害班级中每一位成员的利益,我们应该共同制止。当然如果你认为事不关己,那你就不要参与违纪行为,当有人能够挺身而出,维护你的利益时,你不应该等着看笑话,而是要声援支持这种正义的行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不再冷漠人,一个有正义感的热心人。思想工作做通了,纪律委员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反思案例四 教育学生不仅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

我们在电视或网络上甚至是现实生活中会听说,某某学校某某班级某某学生屡犯错误,老师们头疼,鉴于其没严重违纪,学校没有开除学籍。于是就会出现让班级学生集体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这个学生就在民意中不声不响地走开。这看起来很合理,因为这是民主表决的结果。这很容易让我想到几年前我所带的班级中发生的一件事,某女生宿舍丢了东西,寝室长找到我说:“班主任,我要搜那个嫌疑女生的包。”我问:“是谁让你这么干的?”寝室长说:“是本寝室其他成员一致同意的!”我问:“那个有嫌疑的女生同意了吗?”寝室长说:“没有!”我说:“对方不同意,我们谁都没有权利做这件事。”因为这事,那群女生对我颇有微词,说我偏袒了那个女生。我一直都认为,我做的是对的,因为有些民意合情合理,但不一定合法,我们应该有法治精神。

教育无小事,和学生相处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爱君.合理性:教学反思的内核[J].教育探索,2011(05).

[2]张汝伦.重思智慧[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胡旭红.基于“教学做思合一”的师范生渐进式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2).

作者简介:

崔怀雨,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反思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