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昔洛韦配伍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评价

2018-07-16陈光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洛韦脑炎干扰素

陈光营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软脑膜感染了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多种病毒导致,患病后患儿会表现为头痛、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严重的患儿会合并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1-3],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临床治疗本病时经常应用的药物为更昔洛韦,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病的治疗效果,我院将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并给予更昔洛韦配伍干扰素进行治疗,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包括女性患儿31例,男性患儿21例,患儿年龄3~12岁,平均(7.5±0.6)岁;实验组包括女性患儿32例,男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3~13岁,平均(8.2±0.9)岁,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时均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降压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如果出现细菌感染则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需要给予脑血管活性药物,将颅内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4-6]。对照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生产厂家: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2)治疗,根据患儿的体质量确定服用剂量,以5 mg/(kg·次)为标准,每12 h给药一次,将药物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1 h以上,根据患儿的病情进展治疗10~14天。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生产厂家: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2)肌注治疗,根据患儿的体质量按照10万IU/(kg·次)标准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治疗5天[7-8]。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和分析。治愈:患儿的体征和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并且CRP等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的体征和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CRP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体征和临床症状有所改变,CRP等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调查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7%,高于对照组的88.46%,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儿受到病毒感染,病毒的感染渠道可能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9-10],并且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损坏脑实质,影响健康。更昔洛韦是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抗病毒药物,其进入机体后产生的衍生物能够与病毒DNA聚合酶形成竞争性结合,进而达到抑制病毒DNA的结合,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更昔洛韦通过静脉滴注还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血药浓度,尤其是其在静脉滴注1 h之后,能够达到良好的血药浓度,更昔洛韦在正常细胞内不会被磷酸化,对于干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有效的降低了本病的死亡率。干扰素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还能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阻断机体mRNA传递蛋白的合成[11],同时增加淋巴细胞的抗病毒作用,可有效的控制病毒感染。通过外源性干扰素的作用,能够刺激患儿体内免疫活性细胞,使其产生更多的内源性干扰素,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12]。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8.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再次证明了同时应用干扰素和更昔洛韦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可应用更昔洛韦配伍干扰素予以治疗,其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洛韦脑炎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