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外伤断根的效果

2018-07-16赵湘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断根牙冠牙槽骨

赵湘梅

上前牙断根大多是由于外伤导致,使得患者上前牙根折断,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对其正常的生活存在较大的影响[1-2]。而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有效的治疗则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修复的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和美观的恢复。本文就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断根修复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52例上前牙外伤断根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段为自2015年3月—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8.0±1.5)岁,病程1~10周,平均病程(2.8±0.7)周;对照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8.0±1.5)岁,病程2~12周,平均病程(3.1±1.5)周。对资料数据研究显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断根修复治疗,对患牙的残根进行根管治疗后,对患牙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通过不锈钢丝制成牵引钩,粘在根管内,在残根的两侧上方则粘结托槽,对残根用澳丝进行牵引,每半个月加力一次,保持牵引力为30~50g,坚持治疗4~6周,然后固定8~10周后进行牙冠延长术治疗[3-4]。

对照组给予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对患牙局部浸润麻醉后在牙腭侧做一个斜切口,切开其黏膜瓣至邻牙,然后将全厚瓣翻开,充分暴露断根以及其周围的牙槽骨,将多余的软组织切除后冲洗止血,通过高速球钻将牙槽骨嵴顶降低,使得牙槽骨嵴顶到断面保持约3~4 mm的距离,或者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牙槽骨的嵴顶与断面的关系,使得嵴顶与牙槽骨平面保持平齐,复位后进行缝合,术后对其进行消炎[5-6],然后对断根进行修复。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牙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牙根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治疗后,治疗组牙根各项指标均较好,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对治疗后牙根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s)

表1 对治疗后牙根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s)

?

3 讨论

上前牙作为较为突出的部分,其发生牙根折断的几率较大,而临床上对此种疾病性根颈1/3断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牙齿的恢复,减轻对其影响。上前牙外伤断根大多是由于车祸、摔伤、重击等导致的,通过外界的暴力撞击导致患者上前牙发生断裂,患牙牙根残留于牙龈下,若直接进行修复治疗则会导致其发生牙周组织炎症,并且固位较差由于上前牙损伤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和生活,而且对其形象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则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7-8]。

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正畸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单纯的正畸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少量去除牙槽骨,尤其针对位置较低的牙槽骨,同时能够有效根整平面,使得断面平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从而为患者牙齿的修复创造了健康的牙周环境[9-10]。同结合正畸牵引,对牙根进行规整,使得患者牙齿得到较好的恢复,经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牙周指标均较好,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林等[11-12]研究数据与本文相似,充分体现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存在明显的影响,但只要在临床治疗上给予有效的治疗修复方法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断根修复治疗,则可有效保存断根促进牙齿的形态、功能和美观恢复,减轻对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断根牙冠牙槽骨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高密度苹果园根系修剪对新梢生长及坐果的效应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贮藏时间对黄瓜双断根嫁接苗质量的影响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36例下颌阻生齿断根遗留临床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