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E介入治疗对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和肌瘤体积的影响
2018-07-16,,
, ,
(黄冈市中心医院介入科,湖北 黄冈 438000)
相比于传统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给患者所带来的手术切口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且临床恢复较快,故而患者及其家属更愿意接受UAE方案,现今,UAE已成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1]。子宫肌瘤内肿瘤块数量的多少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子宫肌瘤数量,其被分为单发子宫肌瘤和多发子宫肌瘤[2]。相比于单发子宫肌瘤,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远期复发率明显较高。在UAE治疗中,其核心机制是肿瘤组织的去血管化,同传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子宫肌瘤,UAE均能有效栓塞其供血动脉,故而其有着更高的适应症、更良的症状改善、更好的术后恢复及更少的术后并发症[3]。本文通过收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UAE介入治疗对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诊治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4]。根据影像学诊断,将所有患者分为单发子宫肌瘤组和多发子宫肌瘤组,每组50例。其中单发组年龄32~49岁,平均年龄42.91±3.76岁,影像学诊断均为单发肌壁间肌瘤;多发组年龄33~51岁,平均年龄43.15±5.01岁,影像学诊断为肌壁间肌瘤患者28例,肌壁间合并黏膜下肌瘤患者14例,肌壁间合并浆膜下肌瘤患者6例,其中,合并肌腺病患者2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肌瘤类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情况可将患者分为以下三类,Ⅰ型:子宫肌瘤供血主动脉为双侧子宫动脉;Ⅱ型:子宫肌瘤供血主动脉为双侧子宫动脉,但以一侧为主;Ⅲ型:子宫肌瘤供血动脉为单侧子宫动脉,且对侧子宫动脉发育不良。其中Ⅰ型和Ⅱ型子宫肌瘤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Ⅲ型子宫肌瘤需行单侧子宫动脉栓塞[5]。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患者进行UAE介入治疗,首先经皮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并插入5F猪尾导管(由上海普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进行主动脉下端造影以便充分观察双侧子宫动脉的走行。然后,将5F猪尾导管拔出,并向左子宫动脉和右子宫动脉依次插入3F微导管或4~5F Cobra导管的头部(由日本Terumo公司提供),并对子宫动脉进行造影。观察到导管头部到位后,向主干部位填塞300~700μmPVA颗粒(由北京迈特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和300~700μmKMG颗粒(由杭州艾力康公司提供),如填塞不充分,可适量加塞4号丝线线段和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目标位置是子宫肌瘤供血血管丛,在对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完全栓塞后,子宫的动脉上段血流速度较为缓慢的条件下,保证子宫动脉主干和阴道支的通畅和功能。造影复查确认肿瘤组织染色消失后,结束治疗。
1.2.2术后随访调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尿路压迫、直肠压迫、贫血、腰骶部疼痛等内容,并制成表单。收集患者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类型和栓塞材料使用情况。术前、术后多时段B超检查,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和钙化情况,子宫肌瘤体积计算公式如下:(4πabc/3)mm3(a表示子宫、子宫肌瘤长,b表示子宫、子宫肌瘤宽,c表示子宫、子宫肌瘤高)[6]。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尿路压迫、直肠压迫、贫血、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无显著差异(χ2=0.435、2.573、0.886、0.500、0.066、0.219、0.234,P=0.510、0.109、0.347、0.480、0.798、0.640、0.628),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例,%)
2.2两组患者子宫肿瘤供血血管类型和NAE栓塞材料对比在子宫肌瘤供血血管类型方面,单发子宫肌瘤组患者的Ⅱ型和Ⅲ型供血血管(46.00%、8.00%)的使用率均高于多发子宫肌瘤组(16.00%、0.00%),其Ⅰ型供血血管使用率(46.00%)显著低于多发子宫肌瘤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2,P<0.01);在PVA和KMG这两种栓塞颗粒的使用率和用量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χ2/t=1.973、1.333、0.667、-0.327,P=0.160、0.185、0.414、0.74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肿瘤供血血管类型和NAE栓塞材料对比 (例,%)(n=50)
2.3两组患者近远期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和钙化情况对比在子宫、子宫肌瘤体积改变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术前(χ2=6.778、7.856、7.534、5.222,P<0.01),子宫肌瘤钙化率均显著高于术前(t=19.427、13.635,P<0.01)。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尿路压迫、直肠压迫、贫血、腰骶部疼痛等是子宫肌瘤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7]。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段,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大且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但该方法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常合并阴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8]。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开始于1920年,最初用于产后止血,后又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盆腔灌注化疗。1994年曾用于子宫肌瘤手术前准备。1995年英国Ravina等首次用于临床代替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经验。之后,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gation,TUAE)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UAE广泛应用于临床产后大出血、产伤等妇产科疾病的诊疗当中[9]。当下,子宫动脉栓塞核心技术是Seldinger技术,该法通过人体股动脉插管,将血管栓塞剂送至肿瘤组织供血动脉的起始处,继而达到切断肿瘤组织血液供应、萎缩甚至坏死的理想效果[10]。Markowski,等[11]通过研究128例接受UAV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术后患者痛经、经期延长、压迫症状、贫血的改善率分别高达84.65%、79.81%、80.14%和71.49%。既往也有文献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在改善临床症状上面,有着同样的效果[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单发子宫肌瘤组患者还是多发子宫肌瘤组患者,其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临床症状相比于术前,都有较好的改善,这也印证了上述研究成果。而对比单发组和多发组,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UAE治疗两类患者临床疗效相似,和其他人研究结果相一致[13]。
表3 两组患者近远期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和钙化情况对比 (n=50)
按照子宫动脉的供血情况的差异,临床上子宫肌瘤供血类型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不同的子宫肌瘤,由于其发生部位和发生数量的不同,其血管使用情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单发子宫肌瘤组患者的Ⅱ型和Ⅲ型供血血管的使用率均高于多发子宫肌瘤组,其Ⅰ型供血血管使用率显著低于多发子宫肌瘤组,这也说明了肿瘤数量的不同对血管使用率的深刻影响。临床上,PVA颗粒和UAE颗粒安全无排斥、结构稳定、是UAE常用的血管栓塞材料,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这两种栓塞材料的使用率和使用量上均无显著差异。而无论是单发子宫肌瘤组还是多发子宫肌瘤组,其子宫、子宫肌瘤体积较之术前均有明显缩小,肌瘤钙化率显著增高,这也印证了UAV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UAE介入治疗对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肌瘤体积有着积极影响,临床上应广泛应用,以提高子宫肌瘤的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