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2018-07-14王玲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提高初中数学有效性

王玲霞

摘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学,教师起的只是辅助作用,最终目的是让你知道如何学习,达到不用教自己就能自学的目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用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教给学生既快乐又容易接受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62-01

有效教学就其性质而言,一定是一种真实的教学,而真实的教学也一定是一种有缺憾的有待改进和完善的教学,也是一种反思性教学,它要求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或克服。

1.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積重难返的局面。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学生会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吸引力,从而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中。教学中可以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如:学习“等可能事件”时,让学生“掷骰子”、“抛硬币”,在一次、二次、……多次的游戏中寻求规律,探求新知。教学中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2.通过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从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触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数学课堂更加充满了魅力!

3.重视师生互动,丰富教学方式

一直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都比较紧张,教师为了管束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往往比较严肃而严厉,然而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对教师这种约束方式比较恐惧和抵触,加之教师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答题套路而非学习技巧,使学生普遍对教师的印象不好,甚至产生厌学的错误思想,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保持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伙伴关系,让学生能够敢于质疑,敢于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数学精神。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拉近师生关系,在讲解三角形的内角性质时,向学生提问:有谁能够发现所有三角形内角的特点?态度要和蔼、亲切,并鼓励学生举手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急着批评,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平和的态度后,便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当中,师生关系越来越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越来越高。

4.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理念是教学策略的指导,所有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依据教学理念,然而目前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考试成绩作为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实际上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试卷的模式是固定的,但实际问题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想要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从教学理念入手,将新课改的新要求付诸于教学过程实践中,树立创新的教学思维,以身作则地脱离开应试教育的陈旧模式,才能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初中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明确自身的角色,既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也要作为人生道路的引导者,为学生带来更加人性化的学习体验,关注点放在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上,让学生遵循数学规律学习,对即将步入高中的初中生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一个好的课堂,就好象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失去了主料的原味,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中来。

总结

初中数学是整体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阶段,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提升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策略与方法,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自信,从而产使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明瑶;数学课堂中有效学习方式的思考[J].新一代,2011年第2期.

[2]王协鑫;探索有效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J].金色年华 学校教育,2009年第8期.

[3]温议凤.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罗坚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4).

[5]罗坚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4).

猜你喜欢

提高初中数学有效性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