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得税永久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

2018-07-14曹锐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所得税

曹锐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所得税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所得税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文章就现阶段所得税永久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进行具体的介绍,阐述所得税永久差异的类型以及具体不同,其次就是税务会计调整的措施,文章对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办法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对相关税务会计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所得税;永久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

在对所得税永久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探析前,要弄清每个部分的具体含义。税务会计调整就是将财务会计的信息数据进行调整,调整的依据主要是当时的税法内容,结果就是得出各个税种的纳税依据和纳税数额,然后把这些纳税数据和数额做出细微调整,这就是税务会计调整,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因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性质产生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的分歧,所以要慎重对待。

一、永久性差异的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的财务会计利润总额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产生的差异中最重要的就是永久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会计准则、税法内容在计算税收收益、费用、损耗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同,造成税前利润总额和应交税额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是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不会对会计总期产生持续性影响,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永久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可免税收入。在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作为收益人的利润总数,但是这种计算方法中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内容不作为收益部分,应该单独处理。

2. 应纳税收益。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遇到了按照会计准则不作为收益人的利润收入,但是根据税法内容分析作为收益人的利润收入,应该遵守规定要求缴纳所得税。

3. 不能抵减的费用、损耗。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依据会计准则确定的费用或者损耗,在计算收益人的利润总额时不应该算入总额,但是在缴纳所得税的时候不能划入总额之外,按照税法内容进行缴费。

4. 可抵减的费用或者损耗。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依据会计准则确定的费用或者损耗,这种费用或者损耗可以算入收益人的利润总额时可以算在收入总数中,并且在随后进行的所得税缴纳过程中不可算入收益总额,才能进行所得税的数额计算,得出收益人应该缴纳的所得税数额。

根据四种永久性差异的异同点可以总结出第一种差异性和第二种差异性都和收益人的收入有关,可以称之为收入型永久差异;第二种差异性和第三种差异性都是根据会计准则中的不确定收入而采取税法内容中的确定收入或者按会计准则中确定的费用、损耗而按照税法内容中不确定的费用、損耗时,应该在原有的利润总额里提高所得税的应纳额;第三种永久差异性和第四种永久差异性又可以称之为扣除项目的永久差异性,因为二者都和费用、损耗有关。

二、可免税收入的调整核算

顾名思义,可免税收入就是在会计期间按照规定准则将可免税收入作为收益人的利润表,在税法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应该将可免税收入作为收益,这也是税法内容规定的,因此这种可免税收入被称之为永久性差异,应该在收益人的总收入基础上减少所得税应纳税额。这种永久性差异包含的主要内容分别为企业购得的国有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已经准备减少的资产价值恢复、处理已经准备减少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的规定进行核算的投资收益等,都可以叫做永久性差异,下文就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根据税法的相关内容,企业购得的国有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作为实例,在永久性差异和相关调整核算的情况下,企业购得的国有债券获得的利息不应该纳入所得税应纳税额,并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购买的国有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一定要放在投资收入的范围,作为收益人的总收入。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税务会计在所得税调整核算的过程中调整的金额应该是企业购得的利息总收入,并且在财务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在进行的会计凭证记录中,对于购得的国有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或者“应收利息”、“长期债券投资——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的科目,这里应该注意的一个会计准则就是在税务会计调整分录的同时应该改变借贷的科目,具体表现为借记“投资收益调整”科目,贷记“长期债权投资调整”科目,同时还要在借增记“本年利润调整”,贷增记“投资收益调整”。最后在完成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后,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调整”科目,贷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

三、应纳税收益的调整核算

应纳税收益就是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不作为收益人的收入利润表,但是在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时作为收益人收益,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永久性差异的情况,应该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和上调所得税应纳所得额的数值。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有企业自行生产或者委托他人生产的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企业非货币性交易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接受的赠送的资产,或者企业将自行生产、委托他人生产的产品用于无偿赠送给他人、用于集体和个人的消费活动等,会计核算准则和税法规定对企业收入的计量差异,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

相关企业将已经生产的产品或者委托他人生产的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则这种商品的计税价格或者销售价格应与成本的差额记入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记“在建工程”科目,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按照产品成本贷记“产成品”或者“原材料”科目。税务会计应该在调整营业收入的过程中将调整金额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产品计税价格,还将调整营业金额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自行生产或者委托他人生产产品的成本,将产品的计税价格和产品成本的差额用于调整财务会计利润总额的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分录为计税价格和产品成本的差额借记“在建工程调整”科目,按照产品成本借记“营业成本调整”科目,按照计税价格贷记“营业收入调整”科目,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增记借“本年利润调整”科目,贷“本年利润调整”科目。最后运用会计准则计算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数值,在财务分录上记得借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贷记“在建工程调整”科目,还有一个值得财务人员重视的内容就是上述财务业务也涉及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整核算,在具体的会计分录中记得调整。

四、不能抵减的费用、损耗的调整核算

现阶段大多数人认为不能抵减的费用、损耗,是按照会计准则内容确定的费用或者损耗,并且记入利润表的,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就不能在缴纳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过程中算入其中,要扣除之后方可计算。在计算利润总额中的应缴纳税所得额的时候,要考虑到在现实操作中的永久问题,进行具体的调整核算,这种永久差异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企业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经营活动的罚款金额;对于企业日常税收的滞留资金、处罚金额和违反法律规定被没收的企业财产;企业进行的捐赠资金;超出企业日常计税工资的工资性支出行为;超出企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用;超出规定标准进行的准借款利息支出费用等。

對于上述问题中的企业违反法律规定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处理措施,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在计算计税应纳所得税额时不能抵减,注意增调应税所得,在企业会计分录上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缴税费”等科目,此外要记住税务会计的调整分录中,借记“银行存款调整”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调整”科目,对于不能抵减的费用或者损耗还应该在借记“营业外支出调整”科目,贷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

五、可抵减费用或者损耗的调整核算

针对可抵减费用或者损耗的调整核算,在计算应缴所得税额时应该扣除,但是在收益人的利润总额的层面要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这种可抵减费用或者损耗的永久差异性主要包括企业发放给职工的住房补贴款;超出五年的税前补亏等事项,在企业税务会计分录中要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借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贷记“营业税以及附加调整”科目,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增加收益人的利润总额,即借记“营业税以及附加调整”科目,贷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与上述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分录方式相反。

六、结语

所得税永久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整体,上文都做出了详细介绍,对于企业会计的年末转账,可以采用单独进行或者集中进行两种方式,在集中进行转账的时候要注意对“本年利润调整”科目设置“永久差异”、“时间差异”两个明细账,并且只能对“永久差异”的明细账的金额实行对冲处理,这样的所得税永久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要瑞星.浅谈流转税的时间性差异调整[J].江苏商论,2009(36).

[2]符桂珍.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J].财会通讯,2009(22).

[3]王琦.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的核算——以对外捐赠业务为例[J].北方经贸,2008(12).

[4]黄爱玲.我国所得税会计运行模式设计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影响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部分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的公告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部分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的公告
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探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
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
有关事业单位税务会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统分关系影响因素的探究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