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对上海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018-07-14朱海鹏段元萍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研究背景

朱海鹏 段元萍

摘要: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文章通过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对于上海出口贸易的影响,以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

一、研究背景

自从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金融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的占比也显著提高。我国在加入WTO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最初的31.1亿美元发展到2016年的221.8亿美元。1997年至1998年,由索罗斯攻击泰国外汇市场引起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美国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议(TTIP),2016年英国脱欧。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弊端日益凸显,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卷土重来。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的“一带一路峰会”达成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其中,丝路基金增加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基金业务,初步规模约3000亿元;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正式成立;中国财政部联合多方其他银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等。这些举措都旨在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促进国际资金融通。在实现贸易畅通方面,峰会也达成了许多重大成果,其中,中国自2018年起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这个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试图利用中国的工业技术与财富,重塑全球经济秩序,将各个国家紧密连接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一带一路”将引领新的经济全球化,即全球化2.0版。因此本文认为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制造业。国家政策是扶持制造业,脱虚向实,将资金从资本市场引导向实体经济。

二、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服务、国际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

服务是相对于有形商品的经济学概念,它是通过提供活劳动来满足单位或个人需求,并获取劳务报酬的活动。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服务和其他商品明显不同。

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运输、旅游、保险、金融等无形贸易;而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还包括卫星传达和承包劳务等现代发展起来的贸易活动。

根据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金融服务贸易包括保險和与保险相关的服务,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不含保险)。本文研究的金融服务贸易主要包括证券、银行和保险三大行业。

(二)金融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

“乌拉圭回合”会议对国际服务贸易作出了定义,按照GATS的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有四种,即金融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也有四种:第一,跨境交付,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第二,境外消费,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消费者提供服务;第三,商业存在,一缔约方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商业存在而提供服务;第四,自然人流动,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三)贸易便利化

目前,国际上没有形成对贸易便利化的共同认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便利化协定》,贸易便利化是指贸易程序的简化,通关流程的便捷,沟通与协商机制的便利,法律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可以保证贸易简化便利的各种相关措施。我国自2015年9月加入《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了进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本文探讨的金融服务对上海出口贸易的影响,故所指贸易便利化主要是投资便利化、融资便利化和金融监管便利化。

三、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对上海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现状

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从2001年到2008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均在15%以上,总额由784.5亿美元增加到3222.6亿美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服务贸易也有所影响。近16年来,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唯一次为负数,即2009年的-6.13%。此后经济逐渐复苏,但2015年和2016年增速放缓,均在1%左右。近16年中,除2005~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顺差之外,其余年份我国服务贸易均保持逆差,服务贸易逆差由2001年的1亿美元扩大到2016年的2441.6亿美元。

按照《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分类,将服务类中的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合并统计为金融服务贸易。总体来看,我国是金融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家。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逆差从2001年的24.6亿美元扩大,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186亿美元,近两年逆差缩小,2016年金融服务贸易逆差为77.1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发展趋势大致相同,从2001年至2014年呈现上升趋势,之后两年有所回落,但进口额始终大于出口额。

通过计算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占我国服务贸易各自部分的份额,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如图3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偏低,在2014年之前,总体呈上升趋势,最高仅有4.15%。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占服务贸易进口额偏高,2014年之前,占比均超过6%,最高在2006年达到9.64%,2014年之后占比降低。在2013年之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金融服务有所增加,而在2013年之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服务贸易中的占比有明显的下降。

(二)金融服务对上海工业的推动

1. 上海市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按照STIC的分类商品结构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本文主要研究金融服务贸易对上海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故选取工业制成品的数据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上海市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基本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14071896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0550850万美元,增长了46%。如图4所示,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率在2009年为负数,即-15%,即初步估计可能与2008的金融危机有关,之后其出口额保持在两千万美元左右。

2. 上海機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在上海制成品出口当中,选取两大类进行分析,即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如图5,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大致相同,总体上,机电产品的出口的规模要大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上海机电产品出口额由2009年的1023.1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434.25亿美元,增长了40.2%,在2011年达到出口额最大值1484.13亿美元。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由2009年的635.9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883.33亿美元,增长了38.7%,在2011年达到最大值933.63亿美元。

3. 金融服务对上海制成品出口的历史与现状

本文将金融服务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板块,银行方面选取上海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来衡量金融机构的资本要素,二上海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用来衡量企业对资金的市场需求,外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不再本文研究范围之内,应当剔除,故单独作为一项要素分析。保险业选取上海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作为保险业为制造业提供保险服务的粗略估计。证券行业,本文选取上证综指的开盘指数作为因变量。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风格转换,金融服务贸易服务于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加强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监管,防范风险,一方面需要改革开放,促进其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

[2]席艳乐,易莹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统计与决策,2013(04).

[3]贾怀勤.发展服务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之思考[J].国际贸易,2012(06).

[4]熊凤琴.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经济论坛,2010(11).

[5]熊凤琴.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先进制造业研究背景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动因分析
结合价值链视角分析先进制造业成本的管理和优化策略
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
天津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双重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