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

2018-07-14王德保

新闻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萧县新闻节目广播

王德保

【摘 要】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我国主流媒体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地方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它们在改革创新之路上举步维艰。本文分析了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如何创新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创新

近年来,主流媒体为与新兴的自媒体竞争,也在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进与创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已经成为地方广播电视台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

(一)节目内容单调、形式古板

就现阶段而言,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主要存在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等问题,这与受众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节目内容方面,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过多是“通病”。比如,萧县广播电视台2016年改革之前,《萧县新闻》中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约占70%。在节目形式方面,千篇一律,容易陷入发展的“停滞期”。萧县广播电视台曾创办11档新闻节目,但新闻节目的形式大多互相“抄袭”,或者古板地套用“传统形式”,既无法突出地方特色带给受众深刻的印象,还阻碍了新闻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大多走向衰亡。

(二)节目时间不合理

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大多会选择转播或重播上级新闻,时间一般是在晚上的七点半或者九点半,而且几乎一成不变。《萧县新闻》以前也是晚上七点四十分首播,十点重播,收视效果不是很理想。现今,电视受众大多是中老年人,如果播放时间太晚,会影响受众的作息安排,直接导致受众群体的流失。

(三)节目定位与大众脱节

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出现两种现象,其一是新闻报道不及时,延迟现象严重,违背了新闻的及时性原则;其二是有的地方主流媒体过于追求“高大上”,新闻不接地气,宣传过于脸谱化。这两种现象,都影响了受众的收听收看意愿。

(四)节目单向传播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众可以在自媒体上自由地表达观点,享受参与其中的感觉。而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有一大弊端,就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缺乏互动,不能采集受众的反馈意见。

(五)工作人员水平较低

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大多水平与能力较低,无法满足新时期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其原因在于,一是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能力的领军创新人才少。二是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体制不完善,有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混日子的现象。三是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年轻的优秀人才较少,無法为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节目的改革进程。

二、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地方广播电视台要想办好新闻节目,必须转变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思维,是历史变革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争的必备法宝。关于树立创新思维,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考虑,其一是观念层面,从地方广电台领导到广大新闻工作者都应树立变革思想与创新思想,不能以过去的思维定势来运营管理新闻节目,特别是当今新媒体兴起之时,更应有危机感。其二是方式层面。不仅要在新闻报道方式上将创新思维贯彻到节目始终,还应增加互动渠道,实现双向互动。2016年萧县广播电视台启动内部改革,首先从人员上进行改革,实行双向选择,全员竞争上岗;其次从节目上进行改革,鼓励创新,强调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其中《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从单纯广播节目改为广播、电视并行直播,增加实时性、互动性,丰富了节目形式,迅速扭转了栏目收视率下滑的趋势。

(二)坚持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

创新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必须坚持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节目内容方面:要在新闻素材的挖掘方面下硬功夫,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搜寻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在萧县广播电视台的改革中,鼓励自采新闻,将自采新闻分值设置较高,刺激新闻记者挖掘新闻,积极创优。在一些重大的活动和重要的节日,全台统筹所有力量进行前期策划,为受众呈上独特的精神盛宴。节目形式方面:萧县广播电视台根据当前的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在《萧县新闻》中开设新的板块,如文明创建曝光台、扶贫攻坚在行动等等,及时反映当前时政热点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办了《聚焦观察》深度报道栏目,对全县经济社会重要工作进行专题跟踪督导,其中一期效能督察活动全部实名曝光,引起了极大反响。在传统栏目《问政萧县》中,增设了现场观众提问和连线听众的环节,增加节目的互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改革之初,萧县广播电视台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征求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革与决策的重要参考。实践证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才有可能成为好节目。

(三)合理安排播放时间

创新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必须合理安排节目播放时间。地方广播电视台可以对节目进行分类整合,合理规划节目播放时间,满足受众的收听收看习惯。萧县广播电视台冬季则将《萧县新闻》安排在傍晚六点四十分播出,放在中央台《新闻联播》前面,使之符合北方农村受众的收看习惯。广播则把新闻节目安排在早上,因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早上精神饱满,既可以让他们了解前一天的新闻动态,又不需要占用夜晚的休息时间,一举两得。

三、提高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创新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培训,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为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地方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也可以与新媒体互相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萧县广播电视台坚持“传帮送”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每年选送两名编辑记者前往上级台进行跟学,开阔视野,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邀请专家来台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及时解答新闻一线编辑记者的疑惑,迅速提升业务技能;三是对一些骨干力量和优秀人才,公费选派参加短期培训,培养他们的前瞻意识,了解当前的技术趋势和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二)改革用人机制,带动人员积极性

首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保证队伍的活力。因为,就多数地方广播电视台的采编队伍而言,有很多采编人员是半路出家,并非新闻专业出身。当前,各地政府正积极引进人才,地方台可充分利用人才政策,招聘高层次人才。其次,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016年,萧县广播电视台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有7名人员不受身份和年龄限制,被聘为中层干部,同年还有一名中层干部,因为完不成任务,被直接降职,全台上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

(三)加强与新媒体的有效合作

为解决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单向传播的问题,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可以借助新型的媒体平台,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萧县广播电视台受众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号或“智慧萧县”APP下留言,随时加入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增加受众的参与度。还有些直播节目可以现场随机连线受众,听取受众的实时感受。

结语

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与改革,要始终建立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基础之上的,做到心系人民、造福社会。因而,新闻节目的记者要深入到基层生活,融入群众生活中,提升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必须坚守初心不变,创新为上,真正办好、办活地方主流媒体,真正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地方广播电视台要保持镜头和话筒始终朝向受众,开拓思维,转变思想,将创新贯彻到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同时,选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丰富节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深受众的印象和好感,使新闻节目成为地方最具魅力的品牌节目之一。

参考文献:

[1]伍善辉.浅析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精品创优[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

[2]叶思曼.浅析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14).

[3]杨春丽.浅析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

[4]余黎霞.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立足当地 服务至上[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

[5]于传明.新时期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策略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8(09).

(作者单位:萧县广播电视台)

責编:周蕾

猜你喜欢

萧县新闻节目广播
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路径探究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萧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