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创造性思维培养

2018-07-13欧阳悦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创造性思维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造性思维则是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驱力。文章基于教学实例探讨了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创造性思维,运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训练创造性思维,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拓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培养措施;六顶思考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061-03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while creative thinking underlies the strengthening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reate an open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to inspire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to utilize the "Six Thinking Hats" pattern to train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to create various learning situations to stimulate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Keywords: creative 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olicy; cultivation measures; Six Thinking Hats

一、創造性思维介绍

(一)创新型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学术界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创新型人才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

(二)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潘宇鹏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这样一种思维活动,它在人类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摆脱陈规旧习的束缚,开创新的探索方向或研究领域,提出新的假说或理论。”[2]

(三)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创造性思维并非与生俱来,在后天的思维训练和培养中可以得到有效发展。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个体来看,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的源头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在教育中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和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须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对外贸易措施,认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采用讲授法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类似于“填鸭式”的教学形式重在学生对于各类贸易理论和政策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3]课程考核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较高,题型多是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的选择题、简答题等。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只重视课程知识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激发和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创造性思维培养措施

(一)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95后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好奇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开放、自由的氛围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1. 启发学生乐于思考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过:“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思考是创造性思维的探索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探索新知识、发现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例如,学生已掌握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该国就具备该产品的绝对优势,可以出口;反之则进口。接下来,教师可设置一个启发性问题:假定A国和B国都只生产玉米和小麦两种农作物,A国生产每单位的玉米需要10小时,比B国少10小时;A国生产每单位的小麦需要15小时,比B国少3小时。并向学生提问:“按照绝对优势理论,A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有优势,而B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处于劣势,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两个国家无法进行贸易活动?”学生通过思考和运算得出了B国仍然可以与A国进行贸易活动,不但自学了相对优势理论,也明白了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局限性。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2.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学贵有疑。如果说思考是创造性思维的探索活动,那么好奇心就是探索活动发生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开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大胆提问。例如,在讲述“自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时,有学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提出了质疑:“既然都说自由贸易好,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那么为何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实行完全自由贸易政策?”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在解答前应先给予肯定,表扬该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求知态度。

(二)戴上“六顶思考帽”,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使用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开发的思维训练模式——“六顶思考帽”,如表1所示。

“六顶思考帽”的思维训练模式可被运用于课堂小组讨论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名学生。教师布置一个小组讨论的任务,组内每位学生抽取一顶颜色的帽子,并按照帽子代表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整个思考顺序如下:第一步,抽取白色帽子的同学按事实客观地陈述某个问题;第二步,抽取红色帽子的同学对该问题进行直觉判断;第三步,抽取黑色帽子的同学列举该问题的负面消极影响;第四步,抽取黄色帽子的同学列举该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第五步,抽取绿色帽子的同学针对该问题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创新性观点;第六步,抽取蓝色帽子的同学负责控制整个讨论流程,并进行总结陈述。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的课程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当下时事热点设置小组讨论的主题,如 “2018年中美贸易战”。每小组中每位同学随机抽取一顶帽子,先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讨论和汇报,情况如表2所示。

从上面的小组汇报成果可以看出“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促进作用。第一,每位同学都必须戴上一顶帽子参与讨论,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不再出现“沉默的羔羊”和“活跃分子”。第二,每位同学作为思考者,在小组讨论的同一时间内只需要根据帽子代表的思维方式进行独立思考,不需要同时兼顾其他思维方式,因而不但节约了思考的时间,也能将无意义的争辩转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第三,每位同学都会意识到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绝不止一个,例如抽到绿色帽子的同学也不得不进行突破常规的创造性思考,从而具备了创新意识。戴黑色帽子同学和戴黄色帽子同学能明白“凡事都有兩面性。在下一次的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选择另一种颜色的帽子,体验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再片面和局限地看待问题,而是学会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六种不同颜色的思考帽促使学生去关注、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

(三)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1.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拓展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讲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时,可设计一个小组课堂展示活动,让学生分组介绍一个国家基本概况、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以及该国与我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小组展示的主要内容和时间限制由教师决定,但对于展示的形式、风格、次要内容等,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和决策权。例如,某小组同学在介绍完韩国的对外贸易措施以及中韩贸易往来这些规定的内容后,引入了当时的时事热点“限韩令”,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小组展示活动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内驱力得到有效增强,不但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且在合作学习中碰撞思想,拓展了思维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辩论教学法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的辩题。在讲授“进口配额制”时可设置辩题——外国影片进口配额制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许多学生都是影迷,对辩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辩论前做足相关准备工作并在课堂辩论环节中表现出色。采用辩论教学法能有效锻炼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敏捷性。

2. 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考虑到95后大学生深受网络信息化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提升教学效果已然成为必要。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例如,课前教师可在手机学习软件上发起一个讨论的任务,如“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异同”。由于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同学们都十分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畅所欲言。除了手机学习软件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信息化手段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第二课堂的自主学习中,让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资源——《国际贸易学》、《农产品贸易》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又如,在讲授我国对外贸政策时可以播放纪录片《一带一路》和《与全世界做生意》,这些纪录片既生动写实,又有深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结束语

创造性思维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和磨砺才能具备。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按照“激发-训练-拓展”的思路展开,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做好学情分析,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创造性思维,运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训练创造性思维,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拓展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天空中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

参考文献:

[1]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07).

[2]潘宇鹏.创造性思维初探[J].科学学研究,1985(8):48-53.

[3]欧阳悦.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改革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8):119-121.

[4]杨秀芹.基于“六顶思考帽”的讨论式教学组织与操作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17(1):81-83.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创造性思维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论中学生排球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