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创新研究

2018-07-13王西斌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王西斌

摘  要: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许多出生于少数民族家庭,由于其生活在少数民族大环境中,所以从小就深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晕染,对于其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因而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情感,在具体培育方式上要有针对性的基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进行培育载体创新,以更好达成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

关键词:少数民族伦理文化;核心价值观;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020-03

Abstract: Many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regions were born in minority families. Because of the environment, they have been deeply affected by the culture of minorities since childhood and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for their culture. Therefore,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regions must take the emotions of these students from minorities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and innovate specific cultivation methods so as to have a better resul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values.

Keywords:  minority ethical culture; core values; carrier innovation

一、问题的提出

自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核心价值观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如何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亦日益成为教育者、专家及学者们探讨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做出强调: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再一次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对于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更是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伦理等问题,所以对于民族地区院校这一本身具有少数民族文化与伦理容易与核心价值观“冲突”的群体,再加之少数民族某些不良旧俗的影响,核心价值观培育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培育与养成。当然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因势利导,运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伦理的有益方面引导他们早日培育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吴正彪也觉得“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口头传统的母语文学表达方式、各种仪式展演,还是生活习俗表现的内容与形式等等,无不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于兰、潘忠宇认为“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必须立足于对少数民族文化有益资源的挖掘和做到把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实践、民族文化凝聚功能的发挥相结合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北民族大学张久献认为“在民族地区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挖掘、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價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刘佳认为“正确把握少数民族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为少数民族价值观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将对于深化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萍认为“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中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信中凸显资源优势,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强中推进民族伦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段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必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利用民间规约、民间节会、宗教等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同时,还应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内容和传承形式,使之更好发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杜梅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黄亚宁、钱国君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但在尊重本民族文化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诉求,另一方面,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意识培育、践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价值观教育模式、价值理性发育、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契合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陈颜、张顶政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建设是关键。需要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进行大众化解读,并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传播,构建内化机制;通过利益维护、激励约束、示范引领,形成外化机制;通过自律转化、制度保障,完善固化机制。搞好这三大机制建设,才能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曾惠燕认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让他们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上学者、教育者对于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关注比较广泛,从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创新,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伦理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在实践上也提出各种路径进行指导,对于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启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针对民族地区院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效果和路向等研究几乎空白。因为少数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受到民族文化、伦理影响很大,所以针对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研究行之有效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向对我国民族地区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以及对广大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乃至未来的幸福人生都具有不可低估的良好效果和影响。因此,基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创新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少数民族伦理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重大

人总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同样的,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少数民族伦理是其从小就深受熏陶的“行事遵循”,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者。”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他们的很多行为准则与家庭教育往往都来源于生活其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祖辈一脉相承而来的少数民族伦理观念具有重要影响。教育者首先是被教育者。父母的教育之源更多的是祖辈相传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且是浸润式的生活化晕染,往往影响更透彻,更根深蒂固,更深入骨髓。甚至有些人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仍然无法摆脱那些来自家庭的,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伦理影响。这些在婚姻习俗,丧葬礼仪中体现尤为明显。当然,少数民族伦理中许多引导人向上向善的方面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院校应该融合少数民族伦理文化进行培育载体创新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融合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实现活化教育,达成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列宁曾说“对少数民族让步和宽容这方面做得过些比做得不够要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就是要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创新,而且越深入越好。

三、民族地区院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创新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人为本,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理应融合少数民族伦理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中使之活化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易于消化吸收,通过生活化、实践化场景使核心价值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环境,实现核心价值观浸润熏陶教育,更好更快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

1. 课堂教学主渠道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增强理论育人说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历经从知到信到行的完整过程。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大学生先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主渠道来加强大学生的认知率。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填鸭式的“直灌”式方法比较反感,反而他们更加喜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疏导式教育方法。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依靠他们熟悉且认同感大的,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少数民族伦理的多种创新载体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吸引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文字元素、少数民族山歌元素、少数民族舞蹈元素等等,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同时也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共鸣,寓理于情感共鸣,可以更好的达成理论育人的说服力,以便他们更好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之后的信与行打下良好基础。

2. 校园文化主阵地吸取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增强环境育人感染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可以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运用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服装特色,语言特点,山歌对唱等因素吸引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把核心价值观悄无声息的融合在这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中,无形中增强了环境育人感染力。

3. 主题活动主依托纳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增强活动育人凝聚力。主题活动是以某一或某种主题旗帜鲜明的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活动如何才能吸引更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其中呢?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团日活动等大学生党团活动可以形式鲜明活泼的纳入少数民族歌舞等元素,这样才能增强活动育人凝聚力。

4. 社会实践主平台接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增强实践育人锻铸力。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产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为了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运用于生活行動中。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活动就要接入少数民族突出问题进行调研,更好的把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反映出来,增强实践育人锻铸力。

四、结束语

民族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生活在少数民族大环境中,所以从小就深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晕染,对于其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因而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情感,在具体培育方式上要有针对性的基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进行培育载体创新,以更好达成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吴正彪.中国民族报[N].理论周刊·前沿,2015-5-15(006).

[2]于兰,潘忠宇.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06).

[3]张久献.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传承[J].才智,2015(30).

[4]刘佳.论少数民族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J].职大学报,2014(05):53-58.

[5]王萍.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04).

[6]段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4(06).

[7]杜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10):71-75.

[8]黄亚宁,钱国君.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6).

[9]陈颜,张顶政.少数民族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建设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

[10]曾惠燕.实践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10).

[1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2]列宁.列宁选集(第三版)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761.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
党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