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产业的纵向经济与电力体制改革研究
2018-07-13钱安顺
钱安顺
摘 要:针对电力产业纵向经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纵向经济能够对电力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式,提出与之相关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为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电力产业;纵向经济;电力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3-0097-01
电力体制改革为当前电网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提升电力产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明确电力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站在纵向经济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实施有效的电力企业改革,这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将结合电力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 电力产业纵向经济的相关概述
纵向经济的实质即为“范围经济”,重点关注企业经营发展期间对上游阶段、下游阶段的影响[1]。这种由同一个企业负责各阶段产品生产的情况,和差异性产业分别负责的环境具有不同的特点。成本有效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为纵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结合诸多研究学者的实际研究情况来看,需要基于全局规模经济展开产业整合工作,且在上游、下游产业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需要进行适当展开经济补贴、技术补充工作,进而在资本上实现有效共享[2]。纵向经济理论发展期间,需要结合电力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注重电力产业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变革[3]。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关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会影响整体的投资效果、电力产业运营效果等,不利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现代电力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以纵向经济为主展开各项工作,为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纵向经济视角下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式分析
纵向经济视角下,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市场现状,合理控制结构;充分考虑效益,达到预期目的及重视产业发展,调整市场结构等方式实现改革,推动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
2.1 分析市场现状,合理控制结构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体制也在不断进行变革[4]。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市场机制管理期间,如果直接应用输配分离改革方式,则可能会致使其整体的管理效果不佳,难以充分彰显纵向经济的发展优势。如果全面性、无差别性的展开系统分离活动,则可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经济损失问题,对现代电力体制改革与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会带来不良影响。
纵向经济视角下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构建市场竞争机制,在厂网分离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任意扩张的情况。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更需要提升市场发展现状研究的重视程度,合理控制结构,避免实现结构分离的情况,为电力产业的持续性、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 充分考虑效益,达到预期目的
电力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清晰的战略发展计划,将纵向经济理论融入到产业发展过程中[5]。电力体制改革期间需要制定充分的区域市场发展计划,明确电力企业发展中的成本、经济效益等等,为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纵向经济视角下,需要结合经济效益、成本投入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纵向经济所能够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不能忽视市场在电力企业变革中所能够产生的重要影响,为用电消费者提供更为理想的优惠。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现代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以贵州省为例,2017年,贵州省发电量首次突破2000亿kWh,达到2012亿kWh;2017年,全年贵州省市场化交易电量436亿kWh,减少企业用电成本40亿元。2013年以来,贵州省累计关闭退出煤矿626处,淘汰和化解落后产能8071万t,为优质产能腾出了发展空间,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加速煤炭行业脱困发展。
电力企业改革期间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积极转变当前电力企业发展中的不良问题,将更多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且需要注意成本的控制。比如贵州新建成沙沱、马马崖2座大型水电站,投运塘寨、兴义电厂等一批清洁高效燃煤机组。不但能够提升发电的效果,且能够节约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贵州省电力运行效果不断提升,2017年,贵州通过实施水火电发电权交易、電煤中长期合同和电力直接交易等运行新机制,初步实现煤-电-用产业链条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
2.3 重视产业发展,调整市场结构
发电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电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将逐步消失,与完全竞争的理念相互融合。相较于欧美国家电力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当前电力产业发展期间仍然存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清洁型能源的应用,技术管理效果的提升等,为现代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电力产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结构定位工作,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为电力体制改革目标的有效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电力体制改革期间,需要清晰认识到分离改革的预期目标在于实现良好电力市场环境的构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与之相互对应的市场发展机制,为电力产业各项工作的有序性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市场发展机制的优化设计,也是促进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途径。
电力体制改革期间,可以实施股份制的改革,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可以在电力企业、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形式下,融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实现现代股份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各方均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利益条件等等,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现状等,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约束,保证各项工作的整体效果,切实解决当前电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匮乏问题,在保持工作人员积极性,企业改革效果的基础上,也能够清晰各方的权力与义务,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融入其中,持续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
3 结束语
电力体制改革为现代区域电网企业发展中所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在明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纵向经济的视角进行分析,对当前电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弊端进行分析。电力产业发展期间,可以通过分析市场现状,合理控制结构;充分考虑效益,达到预期目的及重视产业发展,调整市场结构等方式,积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将纵向经济发展思路融入到现代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 龙,曾 鸣,沈红宇,等.不同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国际标杆电网评价体系研究及借鉴[J].电力建设,2015,36(11):148~153.
[2]白 玫.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路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07):10~15.
[3]付 强,于良春.论中国电力产业输配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J].东南学术,2014(02):57~65+246~247.
[4]肖兴志.产权、竞争和规制对我国电力产业的实证影响——兼论电力改革顺序的优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01):3~10.
[5]来有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问题及其监管体系催生[J].改革,2012(03):49~58.
收稿日期: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