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RP在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实施与运用
2016-10-25胡平
胡平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使发电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竞争,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成为面对市场竞争、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ERP的实施与应用,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得到充分实现。本文结合发电企业实际,论述了ERP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对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ERP;全面预算管理;电力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一、ERP系统对发电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电力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市场化竞争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全新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都需要更新。传统体制下,发电企业预算管理倾向于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忽视对营销、资金、资产、人力等企业其他资源的管理。市场化改革后,发电企业将要面对的是全行业全方位的竞争,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尤为关键。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资源在各个经营环节之间进行优化和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ERP系统运转的核心理念是“资源管理计划”,其资源管理理念与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ERP系统作为成熟、先进的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得到最好的执行。
2.ERP系统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发电企业一般都有较为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功能倾向于生产管理,难以胜任全面预算管理需要。ERP系统可以整合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将生产管理系统中物资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资产管理、存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集成到系统中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在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实时交换,即可以为会计核算自动化创造件,减少会计核算工作量;也可以将预算控制及时反馈到业务端,实现预算的实时控制,提升全面预算的管理效率。
3.ERP系统可以及时反应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决策的高效准确,取决于决策信息的及时性。传统管理系统流程长,信息系统之间、各部门之间也存在信息传递延时。比如,设备维修导致的成本变化,从设备管理部门通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维修需求开始,传递到物资采购部门,再传递到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在财务报表予以反应;而在ERP系统中,通过系统之间的接口,设备管理部门维修需求生成预算、采购部门单据输入生成成本数据,都可以即时被ERP系统采集,实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生成分析报表,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实时信息。
4.ERP系统运用,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化控制
发电集团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下属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差异以及管理方法不一,导致的预算控制难和预算考核难等诸多问题,预算控制目标难以及时传递到下属单位,不能对下属单位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通过实施ERP系统,可以从集团层面统一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实施统一预算管理方法、统计指标和考核标准,提高集团控制力,提升集团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
二、ERP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与运用可能面对的问题
1.ERP实施成本高、技术难度较大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对企业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要将生产经营涉及人、财、物的各个环节都整合进ERP系统,需要对企业管理按照ERP理念进行改造,涉及到企业标准制定、流程再造、人员培训、软件系统接口等诸多工作,系统实施和运行初期必然带来管理效率的下降和管理人员的抵触,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往往在成功之前就会让管理者失去耐心,使系统建设虎头蛇尾。
集团层面的ERP系统实施,还要考虑全集团层面的流程改造、标准统一和下属单位信息系统接口的兼容性问题。以往充分放权的管理模式下,下属单位业务系统都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了个性化开发,各家单位管理流程、职责与权限都各不相同。要统一规划管理流程,对业务系统与ERP系统接口进行统一设计,都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而系统规划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系统运用效果。
2.预算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人才缺乏
发电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提了很多年,但具体实施过程大多还停留在成本费用管理的层面,ERP的理念运用对行业来说更是新生事物,管理层对ERP管理理念了解不够,基层员工不了解ERP系统运作流程,不熟悉ERP系统的操作方法。ERP系统实施后,需要对大量管理流程进行改造,重新划分管理职责,对于已经习惯原来工作方式的员工来说,如果系统推行不能得到管理层重视,相关宣传工作、培训工作不到位,推行起来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
3.ERP软件缺乏适应性
目前行业内应用最广泛的ERP软件有SAP的R/3系统,Oracle的EBS系统等,都是国外软件巨头的成熟产品,对ERP理念有深刻理解,系统功能也很强大。但是发电企业有着行业特殊性,其生产管理流程并不能照搬系统,必须进行大量二次开发。同时这些ERP系统相对复杂的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也不能很好的和国内软件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相适应,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培训。
三、ERP系统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实施与运用的解决思路
1.实施和运用ERP系统全面预算管理,要获得企业从上到下的支持
传统体制下,发电企业管理的重点在安全生产,普遍的观点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应由财务部门来主导。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业务部门是企业经营计划的执行者,是ERP系统数据的入口;财务部门是ERP预算系统的管理者,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之成为规范、明了的会计语言;管理层是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者,也是ERP预算系统数据的使用人,需要通过系统了解企业经营计划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根据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管理决策,对企业资源进行调整,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需要动员企业所有元素共同参与,还要为预算系统运行配置足够的人力物力。
2.ERP系统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实施与运用,要重视人员培训
ERP系统的复杂性,使其实施与运用对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全面预算管理要得到企业全员的支持,也要将其理念灌输到各层面员工。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要储备全面掌握ERP系统管理理念、熟悉系统实施程序和业务流程的系统建设人员,对系统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要培养精熟系统各模块功能的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和开发;要培训能够熟练使用ERP系统的业务前端使用人员,使ERP系统运用没有障碍。
3.ERP系统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实施与运用,需要系统规划、有序推进
ERP系统建设需要进行合理规划。首先是集团层面需要围绕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根据ERP系统特点设计预算管理模式,明确组织机构职能与权限,建立标准统一的运行规则;其次要对业务系统和ERP系统二次开发进行规划,根据发电行业的特点,统一各单位业务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模块,统一业务系统与ERP系统接口方式,避免信息系统之间的不兼容;三要了解ERP系统的复杂性决定系统实施是一项长周期的工作,需要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突出重点模块与功能,分段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
4.ERP系统实施和运用,要对系统进行开放性设计
建立开放性的ERP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使企业日后管理模式的变更、管理需求的开发更加灵活,预算流程的改变、报表的设计、权限的调整等业务,授权系统管理员即可操作,不需要再找软件开放商处理,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开放的ERP系统,也可以减少业务系统与ERP系统接口的难度,使业务系统与ERP系统的接口更加顺畅,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5.利用ERP深化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
ERP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设置预算项目的审核节点,可以实现预算的事前监督;通过将预算进行分解、建立预算的预警和控制目标,可以实现预算的事中控制;通过系统对大量生产经营数据的收集,设计预算分析指标和报表,可以实时进行预算的事后分析,从而及时为预算考核和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真正实现通过预算指导企业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
参考文献:
[1]王福胜.管理会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第2版):182-186.
[2]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胡 平(1981-),男,汉族,本科学历,会计师,现任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研究方向:资本运作与预算管理。单位: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