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蕴
2018-07-13孙泽海陆卫明
孙泽海 陆卫明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包含新矛盾、新目标、新特点和新途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是简单的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既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等方面。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就需要开辟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途径: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克服发展的路径依赖,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现实问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历史方位;新矛盾;新目标;新特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5-0064-10
经过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国情的新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判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史方位的清晰认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是判断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就会带来新的发展目标,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全面地把握社会发展将呈现出的新特点,并在把握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的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矛盾、新目标、新特点、新途径不是简单的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蕴。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中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蕴,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则是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正确地把握了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这既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鸦片战争的烽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成为了近代以来“两半”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转变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党的八大基本正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后来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党对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社会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晰判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人民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也与日增长。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表述的变化,表明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过去相比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也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人民在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从矛盾的发展方面来看,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表述的变化,表明了虽然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却成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既包括地区间的不平衡、领域间的不平衡,也包括了行业间的不平衡、社会阶层间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充分两个方面:发展的深度,主要体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着较大比例;发展的广度则体现在我国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九大,正是在对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样,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能够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发展目标,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新的需求,这是中国共产党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因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要矛盾贯穿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矛盾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制定发展新目标的最基本理论依据。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
作为一个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以来就将实现社会理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对21世纪前50年应实现的第三步目标具体化,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这一目标。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奋斗目标。这个梦想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中国道路的力量源泉,是在新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奋斗,进行了新的伟大斗争实践,“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新局面。站在历史性变革的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需要制定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具体发展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目标,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表明了从2020年开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还需要分“两步走”,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之前制定的发展目标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原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前了15年,这既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治理优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赶超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释放,也体现了40年的改革开放使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迸发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更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基本具备了厚实的基础。从世界意义上来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目标的制定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人类的现代化理论宝库增加了新的内容。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自觉肩负起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制定正确的国内外政策,就需要清醒地认识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以及党情,准确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呈现的新特点,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人类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
(一)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我国已经进入从主要关注国内发展到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发展的时代。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影响力与日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另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逆全球化”思潮也在全世界暗流涌动,面对世界往哪里去这一重要的时代问题,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加期盼着听到中国的声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选择的是将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推动的道路,在和平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未来的中国将更好地承担消解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发展和强劲复苏的重要责任。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续构建,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二)从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由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转向到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的新特点。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将进一步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障碍,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治生活将呈现更具活力的新特点;在社会建设方面,无论在教育、就业,还是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人民面临的问题也将得到更好的解决。此外,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也将进一步相互协调、共同进步。
(三)从党的建设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挑战将更加严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全党的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基层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同时,党的制度建设会朝着习近平强调的“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方向发展。此外,中国共产党将着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未来的反腐败斗争中将呈现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举措更加务实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将为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
想要引领时代发展,就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想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就要清晰地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更加敏锐地判断新时代国内外发展的重大趋势,增强中国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途径。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途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交出了时代满意的答卷,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新目标,就需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矛盾,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途径。
(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能够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理论。站在历史发展新起点上,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先就需要毫不动摇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新时代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其所秉持的理念、所推动的实践,不仅为中国赢得未来,更让社会主义重新伟大”。因此,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就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目标的必然要求。
首先,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的政治前提。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与错误思潮作斗争,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正如毛泽东指出那样:“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什么时候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什么时候就能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可以顺利地推进下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符合全体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根据中国发展的变化,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苦下功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依据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变化,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丰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
最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还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比较尖锐的大环境下……文化自信问题更关乎着我们的道路安全、制度安全、政治安全。没有文化自信作为内在的支撑,我们的思想行动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与冲击,甚至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文化自信作为最深厚、最深沉、最广泛的自信,是固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内生力量。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没有足够的底气与敌对势力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就会在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面前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发生动摇。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的时代课题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克服发展的路径依赖,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不同国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已经被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所证实。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比中国要早,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方现代化理论也有值得中国消化吸收的精华。但总体来讲,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和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紧密相关,是根植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具体国情、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观察问题,在西方社会具体的历史实践中产生的。西方的现代理论所要解决的也是西方社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西方现代化理论成果对解决西方社会发展可能是“灵丹妙药”,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来解决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复杂的问题,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理论的应用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指导一个国家发展的现代化理论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具体实践,将中国问题的解答一味地寄托于西方理论,无异于缘木求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在相互比较中得到的自信。中国近代以来救国、救民的历史表明,我国发展的“大道”就是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4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正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才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设定的目标,就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克服对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否则就要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我们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问题。
(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现实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也是时代体现出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切合实际的呼声。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是在解决如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命运问题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牢牢地把握住具体国情,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充分说明了“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由于坚持了问题导向,在实践中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地回答了新的歷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的同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推进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是多样多变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思想观念是日趋多元的,社会利益分化是日益明显的。面对这些复杂的矛盾,就更需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在伟大的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而增砖添瓦。
(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指明了党的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中的战略性地位。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成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就是治国理政的政治保障。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要打好的坚硬的“铁”,要把“铁”打好,就须“自身硬”。
首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面都决不能动摇,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目标、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其次,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面对改革开放中不断涌现出的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对党员干部思想的干扰,要牢牢地掌握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些思潮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浸蚀,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
再次,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因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最基本的原理,也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拥护的前提与基础。具体来讲,无论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党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大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要有效应对“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新时代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带领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途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