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7-12苏红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苏红杏

现代的教育理论提倡的是终身学习,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在课堂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课堂上的和谐统一主要是依靠师生、生生互动来实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学生学习并不是自发,而是多数处于被动,具体表现为:在少数教师强调“师道尊严”的权威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不敢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瞎捣鼓的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错过主动参与的机会,更是违背了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许多教师除了“满堂灌”之外,也苦于找不到其他有效的途径。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个性发展都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基于以上因素,针对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自主学习信心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这要求教师都要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建立教与学的平等关系,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立足于竞争社会的必备技能。其次,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磨砺学生自主学习意志。比如通过讲述中外古今的名人自学成才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树立好榜样。

二、创造条件、提供自主学习环境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是受制于外界环境。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离不开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自主学习环境。

1.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并且渴望表达自己,教师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意识,尽量引导,课堂氛围须融入进取、和谐、民主的氛围,积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并且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长辈,绝知此事要躬行,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弯路中、在苦头中获得知识。此时教师要适当激励学生,从语言、方式上创设激励氛围,让学生“乐学”,自主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2.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数学科目比较枯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实际年龄等因素,向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创设兴趣情境。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猜谜情境、矛盾情境、悬念情境、儿歌情境、图像情境、探索情境等,形式多种多样

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要学以致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从小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来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周遭事物的认知,都离不开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组织、提供的教學情境,活用教具,让学生充当主角,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和认知世界。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备好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数一数。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明白1角=10分,10角=1元的换算关系,然后进一步创设情境,小组与小组之间开一间“小小商店”,通过买卖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付钱正好不用找零钱。这样下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发挥导学案在课堂中的作用

目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是“导学案”,即学生自学教材,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明确学习目标。因此,“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直接与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挂钩。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通过预习能提前预知学习重难点、哪些是待讨论交流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设坚实的条件。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以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相应提高。笔者认为“导学案”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及时鼓励体验探究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一方面,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享受探究求知的成功活动中带来的情感体验。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才会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争取更大的成功。教师应一视同仁,给每一位学生以机会创造成功,并对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应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求知探索带来的喜悦,从而使学习欲望得到长足的提升。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教师先让学生分别量一量长与宽,再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活动看似师生一齐参与,实质上学生只是循着教师的思维与路子一步一步走而已。流于表面的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这时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仔细观察长方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得出结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得以真正发挥。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弱,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逐渐萎缩。

教学中,我习惯口头评价学生,其评价方式是“优点+鼓励”。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并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并于适当的时机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知道“我能行”。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我告诉学生“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行”,鼓励学生调整心态,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有合作意识、新颖的、具有探究精神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