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dle及微信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实践

2018-07-12杨舟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微信平台教学资源

杨舟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Moodle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推广和微信在手机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以《营养与老年膳食》网络课程建设为例,将Moodle网络课程在线教学平台与微信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数据接口进行整合,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PC终端和方便的移动终端完成在线学习,实现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带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Moodle;微信平台;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6-0013-05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网络教学和网络课程设计在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变革,并将信息技术和成熟的平台工具如Moodle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在网络课程设计、教育教学和高等人才培养广泛应用,对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制度和政策,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出了一大批网络精品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工作简报2011年第五期,到2011年6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平台共收录国家级精品课程3835门,省级精品课程8279门,校级精品课程8170门[1]。该平台还有视频、音频、图片、动画和各类文本等教学资源,截至2018年7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收录本科879637个、高职高专419240个不同资源类型和媒体类型的优质教学资源[2]。

网络课程经历多年的建设,成果丰硕,但还有一些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停留在简单的“书本搬家”和“课堂搬家”方式,照搬书本文本资源或者就直接录制和上传课堂视频资源让学生浏览和点播,没有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如课程管理、学习跟踪分析、在线测试、互评价、实时交流聊天、小组讨论和WIKI功能等丰富的实现方法和工具模块进行课程设计;需求多样性与技术支持能力难以达到平衡,制约教学改革进程;还存在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和网络教材界定模糊不清,功能模块及课程内容需求不明确,课程资料简单罗列和堆砌的问题;重视教学内容呈现,轻视网络课程环境设计,教学资源缺乏个性化和动态性,媒体呈现形式单一。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网络课程建设方法和技术的改进。为充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社会远程学习和培训需求,Moodle、Sakai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克服了传统网络学习平台在运行环境、资源标准未统一规范、交流互动性差、移动学习过程中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和处理等各种局限性[3]。2011年,腾讯推出了微信社交应用软件,2012年在微信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自媒体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可向关注用户推送相关信息,灵活进行互动,并与其他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内容推送到交互式查询和在线业务处理等功能。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建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文章在Moodle平台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独特的功能优势,实现平台优势互补,构建轻量化、方便推广、操作简单和容易接受的新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享学习资源和教学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网络课程建设基本理论及方法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网络教学兼具操作简单性、开放灵活性、教学资源共享性等优势,将引领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变革。虽然有便捷、友好的互动交流,丰富、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可以克服教育机构和教学单位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以及指定教室上课存在的困难,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师未深度参与,与学生无法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特别是开放教育学生由于存在工作、学习和照顾家庭生活等很难协调的矛盾,到课率偏低,针对单纯的网上教学学习,在没有课外辅导教学的条件下,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学习任务都是不容易的,而要求达到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就更加困难。标准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网上教学活动作为日常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既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可以方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完成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用到网络课程并不一定就能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而实际上只有合理设计并应用教学实践的网络课程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缺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客观来说,开展网络课程设计和资源建设,并不是否认传统教育理论,只是尽力找到传统教育与信息时代教育间的一个恰当的结合点。

(一)现代课程理论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而发生变化。传统教育的课程通常是指以纸质教材、不同素材为中心,信息时代倡导课程理论的观点,“鼓励摆脱教材作为唯一课程教学资源”,进而把课程教学资源扩展到整个社会、所有家庭、各学校和周边生活环境,服务广大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科研人员等主体,产生大课程教育资源观,以教学单位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力量,广大学生和社会学员则是课程资源的主体。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网络课程设计就作为课程建设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拓展了课程的范畴和含义,可以作为现代课程理论之一。

(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课程设计是所有网络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既要对学习环境中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还要对网络课程教学的应用模式进行针对性设计[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模式划分,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范畴,在實践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应用。如“微观设计”和“宏观设计”是两种不同范畴的教学设计模式,二者相互补充,“宏观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从宏观角度把社会系统中各类要素统一纳入到设计范畴进行教学设计;“微观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教育领域内从开放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方面更多的考虑系统方法,可以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也可以整合并利用教育机构和社会系统中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模式”和“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传统教学设计理论是指“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模式”,在肯定知识的层次框架结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个基本知识点、子概念子技能的教学出发逐级向上,层层学习并掌握,逐级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这种理论的教学设计需要先分析学习任务,定位教学目标,逐级挖掘需要提前学习的知识而后在分析评估学生既有的知识水平,定位合适的学习起点,设计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案。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就可以从低级简单的知识点出发,不断积累,逐级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而这些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设计者在假定正常教学和学习情境下提前设置的。“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模式”是通过分析并确定网络课程总体建设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层层细化的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各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组织网络课程的内容[5]。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认知加工学说,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构建主义主要原则是:在教学中,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协作学习,逐渐养成一种创新思想的学习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在学习活动中先做出假设,再推测关联关系,最后综合应用自身能力,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积极构建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直接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帮助和促进学生从不同方面构建新知识,并对最终知识进行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促进、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构建出新知识的方式,即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式包括随机进入教学、支架式教学及情景教学,并广泛应用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其中情境教学是在创建真实感受的情况下学生能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能自主理解知识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主要由创建情境、确定问题、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阶段组成[6]。

(四)交互式活动理论

网络课程教学中,交互性是一个重要指标,交互式活动理论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可满足人类合群倾向的需求。当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孤独感时,会影响学习效果和质量。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人性化设计和人文主义思想理念,通过多种交互活动和实时沟通交流方式解决网络课程学员存在的因缺乏人际互动与心理认同而产生学习障碍的问题。

三、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步骤

在网络课程相关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教学设计中,突出网络课程的共享、协作、交互、自主、开放和轻便等优势,本研究在传统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整合Moodle和微信平台功能设计,优势互补,从网络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建立一种使用简单、操作轻松便捷、交互性强、推广方便的新型网络课程学习环境,提供一种可扩展的学习模式,学生容易获取符合学习情景和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并与之进行交互,增强协助互动学习的理念。

《营养与老年膳食》网络课程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落实开放、公平和公益的办学思路,以网络课程建设为中心,规划教学设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建设能够体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思想,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开发可互动、自学、评价和考核等较多功能并具有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的网络教学课程。

(一)课程建设内容和课程资源

《营养与老年膳食》网络课程是以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终端平台为基础架构,遵从“建构主义在线学习理论”开发设计的在线虚拟移动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该课程以开放教育学生为培养对象,学习内容是掌握营养学知识,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课程建设,改革传统的教材模式,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在线学习辅导的深度融合。课程教学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指导老年人以及慢性疾病患者合理膳食,理论上重点是了解各种营养膳食的特性,实践上是能够设计食谱、实际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因此,教材选择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及生活实际应用,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达到学生“快乐学习、兴趣从业”的目的。

在网络课程内容建设上,首先制定网上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师简介、课程说明、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手段、教學大纲、教学过程、课程互动交流、网上教学活动、课程问卷调查等,提供学生在线学习辅助材料,包括各种媒体形式的课程教学内容、辅导资料等。其次,教学内容以学习单元(章节或模块)来进行设计,包括认识六大营养素、认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预防食品污染及中毒、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老年人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与膳食指导等,提供在线学习活动板块。每个章节首先呈现该章节简介以及学习大纲,进入章节学习后呈现章节导学、知识点分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授课教材、课程教学文档、课程教案、网上(师生、学生)交流互动平台、网上考核评价、微课视频、作业习题以及课后答疑等模块,且均能在网站上浏览,实现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1.课程教学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建设,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组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网络在线教学能力,通过网络技术应用来开展教学、反馈教学。

2.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专业课程教师要选择满足现在学生认知需求、企业用人要求、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的一体化教材,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1)教学文本资源建设:在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大纲基础上,课程责任教师通过研究国内外最新成果,逐渐形成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新的知识体系,制作相关的辅导性材料,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

(2)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能表示教学知识和教学案例的视频、图片、文字、动画、html文档、PPT、PDF以及题库等数字化资源。包括拍摄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微课视频,制作各种动态效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简化教学过程,降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难度,积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化知识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教学内容逻辑结构清晰、时效性强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在课程题库建设上,主要完成两个工作:一是在现有的试题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课后练习和期末考核的试题数量和类型;二是逐渐从传统的纸质试卷考核向在线题库考核转变,实现自动判分,合理设置题型,适应电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网络课程建设过程和评价方式

在《营养与老年膳食》网络课程平台上开展课程资源设计及网上教学活动,实现辅助教学和辅助学习,满足教师集成化个性教学方案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课程页面以清晰简洁、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前台表单和后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共包括七个课程内容项目。

教学视频:微课视频使用Camtasia Studio和Adobe Premiere等專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以微课形式和知识点详讲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规范与技术标准》共录制7个视频,约75分钟,带Logo的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视频片头和片尾,统一采用H264编码,格式是MP4,分辨率大小是640×480(4:3),音量平稳清晰、无噪音,帧率:29帧/秒;码率:600Kbps;微课视频通过程序设计可实现在课程页面上以弹出窗口模式播放。音频格式:AAC;码率:100Kbps。

教学文本及图片:包括教学辅导材料,共扫描设计制作约180页共15万字的27个课程教学PDF文档及辅导材料供学生在线浏览和阅读,同时也将txt、word等格式的教学文本统一转换成pdf格式;教学辅助图片共制作了6张gif图片,这些PDF文档及图片均可在学习平台上以弹出窗口方式在线浏览。

教学PPT:课程共设计了6个课程教案,每个PPT文档使用iSpring Suite格式转换技术,统一将PPT文本转换成Web格式、动画格式或者支持SCORM标准的LMS数据包,一次性导入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在线学习。

课程试题库:设计了150道试题,每个章节配套相应的课后练习和测试,提供试题库数据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和试题随机考核方式。

学习交流区:每个项目都设计有专门的课程教学讨论区,提供自主发帖、教师在线答疑,使用聊天室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

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通过学生完成课前调查和课后反馈等在线调查问卷形式在线形成评估,学生也可以对资源完成在线互评活动。

(三)课程建设效果和学习支持服务

网络课程管理人员合理分工协作,从课程规划、教学设计、资源制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网络课程在线运行提供可靠的学习支持服务和技术保障。

1.建设效果

(1)以项目为引导:为了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将课程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划分为7个章节。

(2)以任务为驱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个章节的入口,以标签形式明确学习的任务目标及学习大纲。

(3)以互动为核心:为了有效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网上的教学互动环节是关键。为此,每个项目都安排了以下多个互动教学环节:

?譹?訛课余社交论坛——在课程入口处,开设了便于师生彼此介绍,相互认识的实时交流空间。

?譺?訛在线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相关问题为引导,鼓励师生开展课程讨论和交流互动。教师依据学生发帖提问、回帖讨论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分,并计入形考成绩。

?譻?訛在线测试——设有章节在线测试,题型以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为主,便于学生参与,也利于教师评分,系统自动计入形考成绩。对学生学习完每个章节进行测试,随机出题,允许多次尝试,择优计分。

?譼?訛在线期末测试——设有期末考核试卷,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便于学生参与,也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系统自动计入形考成绩。

?譽?訛在线问卷调查——在课程导航结尾,设立有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平台建设、教师辅导等方面意见和建议的问卷调查,便于课程建设的改进和完善。

2.教学应用

在课程学习论坛中提供自主发帖、教师在线答疑,也可以通过聊天室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完成每个章节学习、整个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通过小测试和综合测试达到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整个课程的题库中设计了约150道试题,提供数据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和试题随机考核方式。

从2015年3月份开始建设该网络课程,到2017年4月基本完成相关内容,获得2016年全区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该课程已经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平台上正常运行,相关技术和方法已经成功推广到2017年全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大赛二等奖作品《中医药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中。目前该网络约有110名学生选学该课程,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正常开展,在教学应用中记录并监控详细的教学信息和学生学习行为数据。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工作简报[2011]第五期[EB/OL].http://news.jingpinke.com/details?uuid=25cb50f9-1309-1000-a536-f9bd00bff4d1&objectId=oid:25cc9834-1309-1000-a55a-f9bd00bff4d1.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资源库[EB/OL].http://resource.jingpinke.com/.

[3]黄建军等.移动学习应用环境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7).

[4]张丽娟.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服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5]王华英.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J].中国成人教育,2013(7).

[6]何银珊.基于Moodle管理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微信平台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