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研究

2018-07-12袁锋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融合策略

袁锋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身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广大群众熟知。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系统构建法等研究方法,从新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意义着手,对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丰富群众体育活动,使群众体验到健身的快乐等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全民健康;全民健身;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6-0029-03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对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内涵

(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涵义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指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將二者融为一个整体,使二者在思想层次、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体制管理等方面保持高度的统一,以此来促进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推动健康产业的不断提升,丰富健身和健康保障的多样性。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的一项重大决策工程,是提高全国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意义

1.提升健康生活水平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身体对各种疾病的免疫能力。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加快社会体育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保证人民群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有利于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快速推进。通过二者的结合能够提高各地区体育事业与公共医疗卫生的协调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保证,在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人民对健康生活重要性的认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健康生活氛围。

2.全民健康覆盖的需要

全民健康是我国健康事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全民健康目标的达成需要将健康服务覆盖全国,保证每一位公民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使每一位公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健康服务,通过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帮助健康人群进一步维护机体的健康,帮助身患疾病的群体能够通过医师的指导加快康复的进程。

3.促进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在不断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效的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根本需求,是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健康产业应由对疾病的治疗转变为对疾病的预防,健康产品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体育产业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盈利,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健康的需求由发生疾病后的医疗保障转为全面的非医疗性的预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正是促进健康产业向着人民预期的方向转变升级的直接手段。

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理念尚未建立

在我国全面健身和全民健康还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的概念,并未形成融合的理念。虽然国家近几年一直强调将二者深度融合作为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工作,但是传统观念认为,运动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没有意识到不科学的体育锻炼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国民的健康意识更倾向于对发生疾病后的治疗,而忽视了生病前对疾病的预防。国民对药物和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很容易形成“身体健康与医疗设备是否先进、药物是否有效有关,而与自身的健康意识无关”的错误观念。

(二)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机制尚不健全

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提倡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相融合,但是受限于各种因素,关于健身和健康相结合的政策文件还不多见。部分地区出台了关于健身和健康与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相结合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科学理论支撑不足,缺乏系统性。另外,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目标融合到相关政策之中的长期规划不够明确,对人民健身效果和健康水平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对各级政府的评价也缺少关于人民健康指标的考核。

(三)资源和服务分配不均

就全民健身来说,无论是体育场地的数量,还是器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都相对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的社会健康服务资源也大多分布在一线城市。这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较大关系。除此之外,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各组织的运动健身活动多以年轻人为主,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宣传活动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这样的配置不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

相关部门要定期深入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开展科学健身和医疗健康方面的讲座和培训,加强社会各层次居民健身和健康领域知识的培训,帮助群众科学合理地参与健身活动,给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通过专题讲座、电子媒介、专题栏目等形式宣传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相关知识,引导群众认识到其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广大群众解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自身利益的重要影响,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也可以委托专业的机构制作小视频或者微电影等,在人员密集的区域循环播放,营造二者融合的社会氛围,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的社会目标[1]。

(二)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人民健身需求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设施、器材的配备还有所欠缺,还不能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适应。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大群众健身体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握问题的根本,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为目标,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全民健身需求、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建设过程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尤其是城乡差异,不能忽略农村及边远地区的群众的健身需求,要逐步建立市、区、县、乡镇、村五级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各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带头和号召作用,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中去,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争取尽早完成15分钟健身圈的建设,保证区域内人均健身资源的基本数量和质量,满足全民健身需求,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

(三)丰富群众体育活动,使群众体验到健身的快乐

全民健身的根本在于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不仅是要人民在运动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在于让人民群众体会运动的快乐[2]。各地方政府可以结合自身的环境和地理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健身活动,比如登山节、龙舟大赛、舞龙舞狮、游泳、滑雪等,健身活动的形式要豐富、参与性要强。

(四)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两者融合的机制

鼓励各行各业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机制,完善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组织专家学者细致地研究影响人民健身和健康共同发展的因素,各地要针对自身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影响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保证两者融合推进。加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运动设施建设的力度,积极发挥社区对活动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

(五)整合各方力量,推动两者融合的快速发展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结合生命科学、运动科学理论知识和互联网大数据,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的基础研究和尖端探索,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时要与世界先进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先进经验,提升我国运动健康理论水平,从而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4]。同时要积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更新医疗技术手段,鼓励各地区大力发展康复医学,在基层开设健康服务中心。鼓励各地高校、医院与企业合作,加大健康指导、康复指导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5]。

[参考文献]

[1]胡鞍钢,方旭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学,2016(3).

[2]赵军辉,唐炎.全面健身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J].体育学刊,2015(1).

[3]王莉,孟亚珍,黄亚玲,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成与标准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

[4]刘国永.对“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

[5]刘铮,戴健,程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立法需求、供给与法治策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融合策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竞技体育娱乐节目对全民健身的影响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